-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謝芳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脘痛是一種常見的病癥,多由外邪侵襲、惱怒過勞、飲食不節、起居失宜、情志失調等因素導致氣機阻滯,胃失和降而發病。常見癥狀包括上腹部近心窩處疼痛,還可能伴有胃脹、惡心、嘔吐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6-08-06 14:14
1.外邪侵襲:外感寒邪、暑熱等,可使胃部氣血凝滯,引發胃脘痛。比如在寒冷天氣未注意保暖,寒邪直中胃腑。
2.惱怒過勞:長期情緒激動、憤怒或過度勞累,會導致肝氣郁結,橫逆犯胃,引起胃脘部疼痛。
3.飲食不節:暴飲暴食、嗜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等,損傷脾胃,導致胃脘痛。例如經常大量飲酒或食用過多刺激性食物。
4.起居失宜:作息不規律,睡眠不足,影響脾胃功能,易引發胃脘痛。
5.情志失調:憂思過度、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影響脾胃運化,造成胃脘部疼痛。
胃脘痛的發生往往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一旦出現胃脘痛,應注意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保持心情舒暢。癥狀嚴重時,需及時就醫,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氣滯胃痛顆粒、胃蘇顆粒等藥物治療。同時,建議前往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