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亞急性甲狀腺炎是一種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對癥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藥物方面有糖皮質激素、非甾體抗炎藥等。同時,需定期復查甲狀腺功能。 1. 疾病介紹:亞急性甲狀腺炎是一種自限性疾病,通常與病毒感染有關,如流感病毒、柯薩奇病毒等。患者會出現甲狀腺疼痛、腫大,還可能伴有發熱、乏力等全身癥狀。 2. 藥物治療: 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可緩解疼痛和炎癥。 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適用于疼痛劇烈、發熱明顯或病情較重者,但需注意逐漸減量停藥。 甲狀腺激素:如左甲狀腺素鈉片,用于甲狀腺功能減退時的替代治療。 3. 對癥治療:發熱時可使用物理降溫或退熱藥物;疼痛明顯時可局部冷敷。 4. 生活方式調整: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保持良好的心態;飲食清淡,避免高碘食物。 5. 定期復查:監測甲狀腺功能、血沉等指標,以便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亞急性甲狀腺炎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病情,患者應遵醫囑進行治療,并定期復查,以促進康復。
2024-10-14 12: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治療原則 亞急性甲狀腺炎(亞甲炎)的中醫藥辨證 1.風熱犯表型 主證:惡寒發熱,熱重寒輕,頭痛身楚,咽喉腫痛,頸項強痛,轉則不利,癭腫灼痛,觸之痛甚,可想兒、枕記下頜部放射,口干咽燥,渴喜冷飲,咳嗽痰少而粘,自汗乏力,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疏風解表、清熱解毒、利咽止痛 2.肝郁化火型 主證:癭腫灼熱而痛,心煩易急,咽部梗阻感,口渴喜飲,食欲亢進,雙手細顫,失眠多夢,乏力自汗,女子則見經前乳脹,大便不調,舌質紅,苔薄 黃,脈弦而數。 治法:舒肝解郁、清肝瀉火 3.陰虛陽亢型 主證:癭腫而痛,口干咽燥,五心煩熱,頭暈目眩,失眠多夢,心悸不安, 自汗盜汗,聲音嘶啞,舌質紅少苔或黃苔,脈弦細數。 治法:滋陰潛陽 4.痰瘀互結型 主證:癭腫而堅硬,壓之疼痛,咽部不適,胸悶納呆,或咳吐痰液,舌質偏暗,或有瘀斑,苔白,脈沉澀。 治法:活血祛瘀、化痰散結 5.脾腎陽虛型 主證:癭腫,面色光百,畏寒肢冷,神疲懶動,納呆便溏,肢體虛浮,性欲減退,男子可見陽痿,女子可見經量減少或閉經,舌淡胖,苔白滑,脈沉細 治法:溫補脾腎,利水消腫。
2024-10-14 12: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一般認為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①多數患者于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②當腮腺炎流行時,亦可造成流行性甲狀腺炎;③病人血清中常有高滴度的病毒抗體,最常見的為柯薩奇病毒抗體,其次是腺病毒抗體,流感病毒抗體和腮腺炎病毒抗體等;④在受累的甲狀腺組織中曾直接培養出腮腺炎病毒。一、腎上腺皮質激素、適用于持續發熱疲乏無力,全身癥狀較重,甲狀腺明顯腫大或疼痛顯著者。常用強的松,劑量為30mg/日,用藥1~3天后發熱和疼痛往往迅速緩解,一周后甲狀腺腫常迅速縮小。病情好轉后,可根據紅細胞沉降率逐步遞減激素用量,全程約1~2個月。有甲狀腺機能減退者應加服甲狀腺片以消除癥狀。二、消炎鎮痛劑如消炎痛,阿斯匹林均可酌情應用,療程一般在二周以上。
2024-10-14 12:0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醫生建議:亞急性甲狀腺炎有多種治療措施,包括硫脲類藥、促甲狀腺激素及抑制劑量的甲狀腺激素。采用這些藥物影響疾病過程的證據尚不能令人認同。醫生回答:還有什么問題嗎
2024-10-14 12:0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又稱巨細胞性甲狀腺炎、肉芽腫性甲狀腺炎、假性結節性甲狀腺炎、DeQuervain甲狀腺炎等,系DeQuervain于1904年首先描述。 亞甲炎的典型癥狀以甲狀腺腫大、疼痛為主要特征,嚴重了可以引起全身癥狀比如發燒、頭疼、全身乏力、大便干燥、口干舌燥、心煩等。 亞甲炎急性發作時可以出現高燒、以及全身疼痛。 一、腎上腺皮質激素、適用于持續發熱疲乏無力,全身癥狀較重,甲狀腺明顯腫大或疼痛顯著者。常用強的松,劑量為30mg/日,用藥1~3天后發熱和疼痛往往迅速緩解,一周后甲狀腺腫常迅速縮小。病情好轉后,可根據紅細胞沉降率逐步遞減激素用量,全程約1~2個月。有甲狀腺機能減退者應加服甲狀腺片以消除癥狀。 二、消炎鎮痛劑如消炎痛,阿斯匹林均可酌情應用,療程一般在二周以上。 補充: 治療原則 亞急性甲狀腺炎(亞甲炎)的中醫藥辨證 1.風熱犯表型 主證:惡寒發熱,熱重寒輕,頭痛身楚,咽喉腫痛,頸項強痛,轉則不利,癭腫灼痛,觸之痛甚,可想兒、枕記下頜部放射,口干咽燥,渴喜冷飲,咳嗽痰少而粘,自汗乏力,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疏風解表、清熱解毒、利咽止痛 2.肝郁化火型 主證:癭腫灼熱而痛,心煩易急,咽部梗阻感,口渴喜飲,食欲亢進,雙手細顫,失眠多夢,乏力自汗,女子則見經前乳脹,大便不調,舌質紅,苔薄 黃,脈弦而數。 治法:舒肝解郁、清肝瀉火 3.陰虛陽亢型 主證:癭腫而痛,口干咽燥,五心煩熱,頭暈目眩,失眠多夢,心悸不安, 自汗盜汗,聲音嘶啞,舌質紅少苔或黃苔,脈弦細數。 治法:滋陰潛陽 4.痰瘀互結型 主證:癭腫而堅硬,壓之疼痛,咽部不適,胸悶納呆,或咳吐痰液,舌質偏暗,或有瘀斑,苔白,脈沉澀。 治法:活血祛瘀、化痰散結 5.脾腎陽虛型 主證:癭腫,面色光百,畏寒肢冷,神疲懶動,納呆便溏,肢體虛浮,性欲減退,男子可見陽痿,女子可見經量減少或閉經,舌淡胖,苔白滑,脈沉細 治法:溫補脾腎,利水消腫。 6.氣血虧虛型 主證:癭腫,面色光百,神倦乏力,體虛易感冒,納呆便溏,氣短懶言,口干咽燥,頭暈目眩,腰其酸軟,失眠多夢,舌淡苔薄,脈沉細。 治法:益氣養血 輔助檢查 本病主要按臨床表現診斷,尤多見于中年女性,甲狀腺部位吞咽疼及壓痛為主要特征,有時病程較長,常按框限“A”、“B”即可,有時須與慢性淋巴性甲狀腺炎鑒別。 療效評價 1.治愈:癥狀體征消失,甲狀腺功能正常。2.好轉:癥狀體征基本消失,癥程時間較長。3.未愈:一般癥狀存在。
2024-10-14 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