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腳癬)的成因、癥狀及防治方法是什么?
目前醫學上基本這樣認為:腳氣就是腳癬,主要是因為真菌感染引起,具有較 強的接觸傳染性,它還有一系列的別名,如爛腳丫,香港腳等。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永祥 主任醫師
成都博潤白癜風醫院
白斑
-
腳氣(腳癬)是常見的皮膚病,由真菌感染引起。癥狀多樣,如瘙癢、脫皮、水皰等。防治需注意個人衛生、正確用藥等。常見的治療藥物有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克霉唑乳膏等。 1.成因:主要是皮膚癬菌感染,如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等。足部多汗、穿不透氣鞋襪等易誘發。 2.癥狀:輕者出現瘙癢、脫皮,重者有水皰、糜爛、滲液,甚至并發細菌感染。 3.診斷:通常根據癥狀、皮損表現及真菌鏡檢確診。 4.治療:外用抗真菌藥物為主,如上述提到的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克霉唑乳膏。病情嚴重者需口服抗真菌藥,如伊曲康唑膠囊、特比萘芬片。 5.預防:保持足部清潔干燥,勤換鞋襪,不與他人共用鞋襪、腳盆等。 總之,腳氣(腳癬)雖常見,但只要重視預防,及時規范治療,多可治愈。患者應遵醫囑用藥,避免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
2016-08-18 20: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助理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腳氣在用藥時,應根據病變來用藥,應按照醫生囑咐用
2016-08-18 20: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實習醫生
九江泌尿科醫院
全科
-
腳氣應分型進行治療,所以切忌亂用藥,以免導致越來越嚴重,有些藥雖然能起到止癢的作用,但并不能去根,所以發生腳氣后,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2024-10-14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