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如何看待熱瘡的成因及治療?
中醫稱本病為熱瘡又名熱氣瘡。歷代醫家均認為熱瘡由風熱所致。本病多為外感風熱邪毒,客于肺胃二經 ,蘊蒸皮膚而生;或因肝膽濕熱下注 ,阻于陰部而成;或南反復發作,熱邪傷津,陰虛內熱所致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永祥 主任醫師
成都博潤白癜風醫院
白斑
-
中醫認為熱瘡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外感風熱邪毒、客于肺胃二經,蘊蒸皮膚;肝膽濕熱下注,阻于陰部;反復發作導致熱邪傷津,陰虛內熱。治療則需根據具體病因辨證論治,采用中藥、針灸等方法。 1.外感風熱邪毒:風熱之邪侵襲人體,客于肺胃二經。此時可用銀翹散疏風清熱,其中包含金銀花、連翹、薄荷等。 2.肺胃蘊熱:熱邪蘊積于肺胃,熏蒸皮膚。可選用竹葉石膏湯,藥物有竹葉、石膏、麥冬等。 3.肝膽濕熱下注:肝膽濕熱循經下注陰部。龍膽瀉肝湯較為適用,含龍膽草、黃芩、梔子等。 4.熱邪傷津:熱邪損傷津液。增液湯可滋陰清熱,有玄參、麥冬、生地等。 5.陰虛內熱:久病陰虛,內生虛熱。可用知柏地黃丸,包含知母、黃柏、熟地等。 總之,中醫治療熱瘡注重整體調理,根據不同病因和個體情況辨證用藥。同時,患者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勞累,保持心情舒暢,以促進康復。
2016-08-16 19: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助理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適用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證屬肝膽濕熱型
2016-08-16 19:2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實習醫生
九江泌尿科醫院
全科
-
龍膽瀉肝湯
2024-10-14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