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重癥肌無力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會導致肌肉無力和疲勞。中藥治療重癥肌無力有一定效果,常用的中藥包括黃芪、白術、黨參、當歸、熟地等。 1.黃芪:具有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的作用,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改善肌肉無力癥狀。 2.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有助于提高脾胃功能,為身體提供能量。 3.黨參:補中益氣,健脾益肺,可補充元氣,增強體質。 4.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能促進血液循環,為肌肉提供營養。 5.熟地:滋陰補血,益精填髓,對身體有滋養作用。 6.白芍:養血調經,斂陰止汗,柔肝止痛,可緩解肌肉痙攣和疼痛。 7.山藥: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能增強脾胃和腎臟功能。 中藥治療重癥肌無力需要在專業中醫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根據個體情況辨證論治,合理組方用藥。同時,患者還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感染,保持良好的心態。建議患者前往正規醫院就診,接受綜合治療。
2024-10-14 11:3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您好!您是重癥肌無力患者,希望中藥代替西藥治療.西醫對重癥肌無力的治療方法確實是治標不治本的.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中醫痿癥,即肌無力,其與腎的關系最為密切,先天稟賦不足,精虧血少不能營養肌肉筋骨,逐漸出現肌肉無力,萎縮.同時,脾胃為后天之本,化生氣血,營養五臟六腑,肌肉筋骨,且脾主肌肉,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肌肉無以營養導致肌營養不良,肌肉萎縮,肌無力.治療該病以脾,腎為根本,肝主筋,主人身運動,且肝腎同源,故以健脾益氣,滋補肝腎,生肌起痿,強筋壯骨為主要治則,采用人參,黃芪,全蟲,龜板,當歸等數幾十種名貴.重癥肌無力大多始于內傷虛損,出現因虛致風,復感外邪;或脾虛生痰濕,形成本虛標實之證,此時,當以祛邪為首務,兼扶正氣.補氣貫穿于各種重癥肌無力治療之始終,且劑量宜大,生黃芪至少30/.此外,要分陰陽,偏陰虛者配西洋參或太子參,偏陽虛者配紅參或黨參加桂枝.在補陰補陽時,滋腎陰或溫腎陽,但在補的過程中,不能礙脾,因胃氣一敗,百藥難治,這是非常關鍵的.
2024-10-14 11:3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醫生建議:您好, 重癥肌無重癥肌無力(MG)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神經,肌肉接頭間傳遞功能障礙所引起.本病具有緩解與復發的傾向,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多發于兒童及青少年,女性比男性多,晚年發病者又以男性多.臨床表現為受累橫紋肌易于疲勞,這種無力現象是可逆的,經過休息或給予抗膽堿脂酶藥物即可恢復,但易于復發.指導意見:根據臨床表現將肌病分為脾胃虛弱,氣血兩虛,肝腎虧虛和脾腎兩虛四個常見證型,根據“虛則補之,損者益之”的治療原則,以健脾益氣,補益氣血,滋補肝腎,溫陽補腎為基本治療方法,并輔以祛瘀活血,舒筋活絡等療法,選用黃芪,人參,白術,當歸,柴胡,升麻,枸杞子,附子,仙靈脾,仙茅等通過內服外用以及循經藥浴,按摩,針灸等綜合療法治療該病
2024-10-14 11:3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重癥肌無重癥肌無力(MG)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神經,肌肉接頭間傳遞功能障礙所引起.本病具有緩解與復發的傾向,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多發于兒童及青少年,女性比男性多,晚年發病者又以男性多.臨床表現為受累橫紋肌易于疲勞,這種無力現象是可逆的,經過休息或給予抗膽堿脂酶藥物即可恢復,但易于復發.根據臨床表現將肌病分為脾胃虛弱,氣血兩虛,肝腎虧虛和脾腎兩虛四個常見證型,根據“虛則補之,損者益之”的治療原則,以健脾益氣,補益氣血,滋補肝腎,溫陽補腎為基本治療方法,并輔以祛瘀活血,舒筋活絡等療法,選用黃芪,人參,白術,當歸,柴胡,升麻,枸杞子,附子,仙靈脾,仙茅等通過內服外用以及循經藥浴,按摩,針灸等綜合療法治療該病
2024-10-14 11:3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重癥肌無力是一種神經-肌肉接頭部位因乙酰膽堿受體減少而出現傳遞障礙的自家免疫性疾病.臨床主要特征是局部或全身橫紋肌于活動時易于疲勞無力,經休息或用抗膽堿酯酶藥物后可以緩解.也可累及心肌與平滑肌,表現出相應的內臟癥狀.重癥肌無力少數可有家族史(家族性遺傳重癥肌無力).重癥肌無力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這類疾病的特點之一就是病程呈慢性遷延性,緩解與惡化交替,大多數病人經過治療可以達到臨床痊愈(即病人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和正常人一樣能正常生活,學習,工作,并停止一切治療重癥肌無力的藥物).1.藥物治療:(1)抗膽堿脂酶類藥物:如口服吡啶斯的明,溴化新斯的明.(2)極化液加新斯的明0.5-2.0mg,地塞米松5-15mg靜滴1次/日,10-12次為一療程.(3)免疫抑制劑:根據免疫功能情況分別應用:如①口服強的松.②靜滴環磷酰胺.③硫唑嘌呤.2.胸腺治療:可考慮胸腺切除術,或鈷60作放射源行胸腺放射治療.3.血液療法:有條件時可使用血漿替換療法.現代醫學的多發性神經炎,脊髓空洞癥,肌肉萎縮,肌無力,側索硬化,運動神經元病,周期性麻痹,肌營養不良癥,癔病性癱瘓和表現為軟癱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后遺癥等,均屬于“痿證”的范圍,“痿證”是肢體筋脈弛緩軟弱廢用的病證.痿證是指筋骨痿軟,肌肉瘦削,皮膚麻木,手足不用的一類疾患.臨床上以兩足痿軟,不能隨意運動者較多見,故有“痿辟”之稱.由運動神經元病,全身營養障礙,廢用,外來損傷,內分泌異常而引起的肌肉變性,肌肉結構異常,遺傳,中毒,代謝異常,感染,變態反應等多種原因均可引起肌無力,肌肉萎縮等黃芪60五爪龍60黨參30白術15當歸10升麻10柴胡10山茱萸15甘草5陳皮5杜仲15肉蓯蓉15山慈菇15石斛151重癥肌無力的預后與臨床類型有關,單純眼肌型和單純脊髓肌型,病情始終局限于眼肌和四肢肌無力者預后好;全身型肌無力,延髓型肌無力和病情進一步發展出現危象者則預后不好.2對抗膽堿酯酶制劑,激素等藥物不敏感又不能手術者預后不好.3有合并感染(如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者預后不好.4合并有胸腺增大,或Ⅰ,ⅡA型合并胸腺瘤者,能手術切除且對抗膽堿酯酶藥物敏感者預后好.ⅡB或Ⅲ型合并胸腺瘤者手術效果差.5胸腺瘤有侵淫性生長,或有轉移者預后不好.6病程短,藥物治療敏感者療效好,預后好;病程長,藥物不敏感者預后不好.7經臨床觀察與年齡也有一定關系,患者治療時年齡<15歲療效明顯,預后好;>15歲則治療效果差,預后亦差,兩組有顯著差別.
2024-10-14 15: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