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神經性耳鳴的引發因素較為復雜,常見的有耳部疾病、全身性疾病、藥物因素、心理因素以及不良生活習慣等。 1.耳部疾病:如中耳炎、內耳損傷等,耳部的病變可能影響耳部神經功能,導致神經性耳鳴。 2.全身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貧血等全身性疾病,會影響耳部的血液循環和神經功能,引發耳鳴。 3.藥物因素:某些藥物如慶大霉素、鏈霉素、卡那霉素等具有耳毒性,使用不當可能損傷耳部神經,引起耳鳴。 4.心理因素:長期處于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中,容易導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進而誘發神經性耳鳴。 5.不良生活習慣:長期熬夜、過度勞累、長期暴露在噪音環境中、吸煙酗酒等,都可能增加神經性耳鳴的發生風險。 總之,神經性耳鳴的病因多樣,當出現耳鳴癥狀時,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有助于預防和緩解神經性耳鳴。
2024-10-14 11: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考慮你患的是神經性耳鳴耳鳴是指人們在沒有任何外界刺激條件下所產生的異常聲音感覺.如感覺耳內有蟬鳴聲,嗡嗡聲,嘶嘶聲等單調或混雜的響聲,實際上周圍環境中并無相應的聲音,也就是說耳鳴只是一種主觀感覺.耳鳴可以短暫或持續性存在.嚴重的耳鳴可以擾得人一刻不得安寧,令人十分緊張.如果是短暫性忽來忽去的耳鳴,一般是生理現象,不必過分緊張,可聽之任之.如果是持續性耳鳴,尤其是伴有耳聾,眩暈,頭痛等其他癥狀,則要提高警惕,盡早就醫.常用的偏方:1)熱鹽枕耳取大鹽適量,炒熱,裝入布袋中,以耳枕之,袋涼則換,堅持數次,即可見效.2)瓜子殼湯用葵花子殼15克,放入鍋中,加水1杯,煎服,日服2次,堅持數日,可見成效.3)三七花蒸酒釀取三七花10克,酒釀50克.同裝于碗中,隔水蒸熟.分1--2次連渣服,連服7天.4)響鈴豬耳朵用響鈴草30克,豬耳朵1對.加水共燉爛,去藥渣,加食鹽少許,分2次服.用治氣虛耳鳴.
2024-10-14 11:42
-
-
網友 匿名追問:2017-11-10 07:57
我兒子今年21歲,20歲高考那年出現耳鳴,醫生說是神經行耳鳴,現在不注意聽就聽不到耳鳴,沒有任何癥狀,請問會影響聽力嗎
-
張煥臣醫生對該追問進行回答:2017-11-10 16:50
-
張煥臣 主治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0 0 -
您好,神經性耳鳴是聽覺系統的感音神經部分發生障礙。如果沒有任何癥狀,建議注意保持樂觀心態,規律、愉悅生活,避免勞累。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神經性耳鳴是指人們在沒有任何外界刺激條件下所產生的異常聲音神經性耳鳴感覺.如感覺耳內有蟬鳴聲,嗡嗡聲,嘶嘶聲等單調或混雜的響聲,實際上周圍環境中并無相應的聲音,也就是說耳鳴只是一種主觀感覺.耳鳴可以短暫或持續性存在.嚴重的耳鳴可以擾得人一刻不得安寧,令人十分緊張.如果是短暫性忽來忽去的耳鳴,一般是生理現象,不必過分緊張,可聽之任之.如果是持續性耳鳴,尤其是伴有耳聾,眩暈,頭痛等其他癥狀,則要提高警惕,盡早就醫.該病尚沒有徹底治愈的方法和特效藥物,可在醫生指導下針對發病原因用中藥進行治療,可改善癥狀.
2024-10-14 11:42
-
-
網友 匿名追問:2017-10-17 20:55
我對象有耳鳴現象,嗡嗡的響
-
晉波醫生對該追問進行回答:2017-10-17 21:38
-
晉波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0 0 -
患者出現耳鳴,考慮為中耳炎或神經性耳鳴,可以去五官科檢查一下,要保持耳道內的清潔,多喝水,不可以吃刺激性食物的。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醫生建議:如果是神經性耳鳴,可以先口服金納多片、養血清腦顆粒。不要太擔心的。追問:沒有其它影響嗎?醫生回答:沒有其他影響。追問:恩,謝謝你醫生回答:請給予評價謝謝!
2024-10-14 11:4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神經性耳鳴主要是由耳神經受損和耳神經群(耳脈).對于診斷神經性耳鳴前要排除其他原因包括外耳,中耳疾病等導致的耳鳴,聽力檢測有聽力損害.自我治療 緩解神經性耳鳴的癥狀 搓掌法:屏息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熱時緊按雙側耳門,如此作6次,連續2~3個月.治療藥保持心情清靜. 屏氣法:安心靜坐,緊緊閉嘴,以兩指捏緊鼻孔,鼓氣使氣沖擊耳竅,至耳朵感覺到轟轟有聲為止.每日作數次. 摩耳門法:用大拇指順時針按摩耳門12下,再逆時針按摩耳門12下,每日按摩數次. 鳴天鼓耳功法:兩手分別按摩兩側耳輪18次,再用兩手魚際處(兩手靠小指側邊緣)掩住耳道,手指放在后腦部,用食指壓中指輕彈后腦部24次,可聽到“咚咚”響聲,稱鳴天鼓法. 聲音掩蔽法:打開收音機,調到一個有噪音的波段,把音量調整到稍高于耳鳴的音量,每次聽10~15分鐘,每天聽5至8次,連續數日. 聰耳法:用荷葉,苦丁茶,菊花,夏枯草,蔓荊子,石菖蒲各等分,制成枕芯,經常枕之,有消除耳 鳴,增強聽力,名目之功效. 中醫治療 針灸治療 針刺: 常規取聽宮,翳風,中渚,頰溪等穴為主,肝膽火旺者配太沖,丘虛;外感風邪配外關,合谷;腎氣虧虛配太溪,關元;痰熱郁結配豐隆,勞宮. 灸法: 將石菖蒲,郁金,半夏,冰片合生姜汁制成直徑4cm,厚0.5cm的藥餅,分別放于聽宮,聽會,完骨,天柱,其上放置艾炷,每穴各灸6壯. 穴位注射: 一般取聽宮,聽會,翳風,完骨,腎俞等,用維生素B1,維生素B12,丹參注射液,黃芪注射液,鹽酸普魯卡因等行穴位注射,每次兩側各選一穴,耳周穴可交替使用,隔日一次.穴位注射能長時間保持針感,同時發揮藥液營養和刺激作用,能很好的調整經絡的氣血運行,營養神經,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推拿按摩: 一般取耳,內耳,神門,腎,屏間,枕等,中等刺激,覆帖,埋線能持續刺激穴位,療效穩定,不易引起耳軟骨膜炎,操作簡單易行,樂為患者接受. 還有頭針,電針,針藥結合等方法. 驗方一健脾補腎方治療神經性耳鳴 [處方組成]桑寄生,枸杞子,仙鶴草,五味子,杜仲等. [用法用量]每日l劑,水煎分早,晚2次口服. [功能主治]益氣健脾補腎,通竅醒神健腦.主治:耳鳴. [處方加減]夜間耳鳴加重,加酸棗仁等;頭痛寐差,加石決明等;腎虛明顯,加女貞子等;頭昏椎動脈供血不足,加葛根等;年老有血瘀癥狀者.加路路等. [病例驗證]上方治療腎虛性耳鳴50例65耳,痊愈8耳(12.3%),顯效15耳(23.1%),有效24耳(36.9%),無效18耳(27.7%),總有效率為72.3%. 驗方二養心寧神方治療神經性耳鳴 [處方組成]磁石,酸棗仁,琥珀,珍珠母,龍骨,茯神,遠志,黃連等. [用法用量]每日l劑,水煎分早,晚2次口服,28日為1個療程. [功能主治]養心寧神,平肝鎮驚,通竅聰耳.主治:神經性耳鳴. [處方加減]索取藥方時一并寄出. [病例驗證]上方治療神經性耳鳴30例40耳,顯效14耳(35%),有效15耳(37.5%),無效11耳27.5%),總有效率為了2.5%. 驗方三補腎活血通竅方治療神經性耳鳴 [處方組成]葛根,黃芪克,黃精,熟地,山藥,山茱萸,丹皮,桃仁,紅花等. [用法用量]每日l劑,水煎分早,晚2次口服. [功能主治]補腎益氣,活血通竅.主治:耳鳴耳聾. [處方加減]失眠加酸棗仁,遠志等. [病例驗證]本方治療耳鳴耳聾36例,治愈6例(16.7%),有效27例(75%),無效3例(8.3%)總有效率(91.7%).神經性耳鳴患者的注意事項 耳鳴的原因主要是耳部的疾病,如外耳疾病:外耳道炎,耵聹栓塞,外耳異物等,中耳的急慢性炎癥,鼓膜穿孔,耳硬化癥及內耳的美尼爾氏綜合癥,聽神經瘤,都能引起耳鳴.血管性疾病也會發生耳鳴,如頸靜脈球體瘤,耳內小血管擴張,血管畸形,血管瘤等,來自靜脈的耳鳴多為嘈雜聲,來自動脈的耳鳴與脈搏的搏動相一致. 噪聲原因人們有這樣一個共同的體會,如果突然聽到鞭炮聲,耳內會有一陣很長的回響,半天才能消退,這就是外界噪聲暫時損傷了人的聽神經.那些長期工作在噪音性很強的環境,比如拖拉機和汽車司機,交警,武裝警察,軍人,迪斯科舞廳的工作人員,麻將娛樂者,長期開會者,以及各類設備的操作人員等等都是噪音的受害者,長期的噪音刺激大部分時候造成了內耳神經損傷. 神經性耳鳴有主觀性耳鳴和客觀性耳鳴兩種,后者別人在旁邊亦可以聽到.在飲食,工作方面應注意以下4點: (1)飲食方面:此類患者的膜迷路多處于積水狀態,內淋巴理化特性多呈鈉高鉀低,因此,在飲食方面應選用"兩高兩低"特點的飲食,即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低鹽飲食,如瘦肉,鮮魚,活禽等燉湯頻服,亦可多食些水果,韭菜,胡蘿卜,芹菜等高維生素的蔬菜瓜果. (2)生活起居方面:注意在發作期應臥床休息,房間光線以稍暗為宜,避免環境嘈雜吵鬧,宜安靜養息.待癥狀緩解后宜逐漸下床活動,避免長期臥床. ?。?)對久病,頻繁發作,伴神經衰弱者,要向病人多方解釋病情,解除其精神緊張和恐懼心理.注意生活規律性,禁用煙,酒,咖啡等刺激品. (4)發作期過后,癥狀緩解,原從事駕駛,體操,舞蹈等方面工作者,不宜急于恢復原來的工作和訓練,待經過一階段充分治療和休息之后,患者身心均有較好的恢復,仍可以從事原工作.但須常備安定,眩暈停等前庭抑制劑方面的藥物,以防眩暈突然發作.
2024-10-15 02:07
-
追問是開放提問,不一定是原來醫師回答
追問是開放提問,不一定是原來醫師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