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耳朵出現異常狀況,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耳部感染、外傷、耵聹栓塞、耳部神經問題、耳部腫瘤等。 1.耳部感染:常見的有中耳炎、外耳道炎等。中耳炎多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會出現耳痛、流膿、聽力下降等癥狀。外耳道炎則多因挖耳等不良習慣導致,表現為耳部疼痛、瘙癢。 2.外傷:耳部受到撞擊、抓傷等,可能導致耳部紅腫、疼痛,甚至影響聽力。 3.耵聹栓塞:耵聹分泌過多或排出受阻,會阻塞外耳道,引起耳悶、聽力減退。 4.耳部神經問題:如神經炎,可能引起耳部疼痛、耳鳴等。 5.耳部腫瘤:雖然較為罕見,但也可能導致耳部癥狀,如耳部新生物、疼痛等。 耳朵出現異常不可忽視,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的耳鼻喉科就診,進行詳細的檢查,明確病因后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14 12: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不少患者扁桃體發炎的同時耳朵也跟著痛,也有些患者在做了扁桃體摘除術后,傷口愈合過程中除了咽部創口疼痛外,耳朵里也陣陣作痛.這種耳痛并非耳朵本身的病變所造成的,而是由于耳內某一部位的神經與人體耳外其他部位有廣泛的聯系.一旦這些耳外部位有了病變,或受到刺激,通過神經反射而引起耳內疼痛的感覺.因而稱它為反射性耳痛. 分布到耳朵的神經有舌咽神經,三叉神經和迷走神經等.舌咽神經既有分支到中耳,也有分支到扁桃體,咽和舌.三叉神經則既有分布到外耳道,耳廓,又有分支到頭面部,鼻腔和口腔.吃冷飲時,牙齒,口腔受到刺激也會引起反射性耳痛.同樣牙齒或口腔的病變也都會引起耳痛.迷走神經分支分布于咽部,喉部,外耳道和鼓膜.可以想象,這些部位受刺激或有了病變,外耳道和鼓膜都會有不適之感.此外,還有些感覺神經的分支分布在耳廓和外耳道,在冬季嚴寒天氣里耳痛顯得尤其突出,都與這些神經受刺激有關,使用護耳套可以解決問題.當然上述神經本身的病變也可引起耳痛,只是這時的原因是直接的,而不是間接的.
2024-10-14 12:1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耳朵里面疼的很叫別人看說有膿有點聽不見了急啊你好,無論遇上哪種情況,只要耳朵一流膿,就要迅速趕往醫院進行治療,以免促成大患.耳內有膿腫時,耳朵就會疼痛難忍,但這種疼痛與中耳炎不同,表現為一拽耳垂就疼得特別厲害.而中耳炎的疼痛只在開始的一段時間中有,晚上躺下,疼痛才會更厲害.所以,在耳內一旦有膿腫,特別是耳朵很疼的情況下,一定要吃止疼藥.止疼之后,要用毛巾沾溫水對耳朵進行溫敷,因為耳朵在溫熱的情況下,膿很容易從中流出.如果確診為中耳炎,一定要吃止疼藥,并堅持去醫院治療,不要癥狀一消失就馬上停止用藥,治療.如果未徹底治愈就停止用藥,可能會發展成乳突炎,髓膜炎,敗血癥等可怕的病,所以治療一定要徹底.
2024-10-14 12:1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醫生建議:從圖片看是有耳廓紅腫或有囊腫的情況的,可以先涂些莫匹羅星消炎,必要時考慮手術切除的
2024-10-14 12:1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你的情況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還有就是不要使用硬東西掏耳。耳鳴是患者耳內或頭內有聲音的主觀感覺,因聽覺機能紊亂而引起。由耳部病變引起的常與耳聾或眩暈同時存在。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則可不伴有耳聾或眩暈。由耳部疾病引起的耳鳴,稱為耳源性耳鳴。它一般為低音調,如刮風、火車或機器運轉的轟鳴聲。也可能是高音調的,如蟬鳴、吹哨或汽笛聲。外耳道疾病如耳垢(耵聹)、異物、腫瘤、真菌病,或炎癥腫脹等堵塞,均可導致耳鳴,其輕重與堵塞程度有關。中耳疾病中,少數慢性中耳炎患者可有耳鳴,但程度輕微。鼓室負壓、聽骨鏈粘連或固定等,均可引起耳鳴。耳硬化癥的耳鳴較為明顯,開始為間歇性低音調,以后逐漸加重,并可轉變為持續性,這類患者甚感痛苦。內耳疾病所引起的耳鳴,多屬高音調,呈間歇性或持續性。耳鳴的程度常與病變范圍、程度有關。在藥物引起的聽覺神經的損害中,耳鳴常比耳聾早出現。在老年人的感音系統退行性變化中,耳鳴也常是耳聾開始的先兆癥狀。內耳眩暈病(美尼爾綜合征)的低頻耳鳴,常在眩暈發作前出現,但也可與眩暈、耳聾同時存在。眩暈緩解后,耳鳴也逐漸減輕或消失。噪音性耳鳴常屬高音調,病程較久者多為持續性耳鳴。除耳部疾病外,情緒激動、焦慮不安、精神緊張也可誘發耳鳴。按中醫理論,耳鳴、耳聾常為腎虛所致。且有健忘、多夢、心悸等癥,經扶正益腎的治療,可漸好轉。血液循環系統病變所引起的耳鳴并不少見,來自靜脈者為嘈雜聲。由動脈產生的耳鳴常與心跳的搏動相一致。高血壓引起的耳鳴,一般為雙側性。頸動脈體瘤的耳鳴為單側性。動脈硬化、心瓣膜病變等,也可引起搏動性耳鳴。鼓膜張肌、鐙骨肌等強烈收縮時,可產生間斷的“卡塔”聲。類似的耳鳴,也可為咽或腭部肌肉的陣攣所引起。耳鳴應與幻聽相區別。幻聽為一種精神癥狀,訴說能聽到一些復雜的聲音,如“說話聲”、“咒罵聲”或“奏樂聲”等。與單調的耳鳴完全不同。耳鳴使人心煩意亂、坐臥不安,嚴重者可影響生活和工作。呈持續性耳鳴者,多數患者日久能習以為常。耳鳴,是患者主觀上感覺到耳內或頭內有聲音存在的癥狀。耳鳴呈蜂鳴聲、鈴聲的,臨床上稱為高調耳鳴;有蒸汽機聲、嗡嗡聲的,臨床上稱為低調耳鳴。耳鳴可持續發生,也可間斷性發生。 低調耳鳴又稱鼓部耳鳴,其主要致病原因是中耳感染、耳硬化癥及迷路兩窗的增生性封閉。低調耳鳴只要及時醫治,多能徹底治愈。 高調耳鳴又稱巖部耳鳴,其強度較大,大多由美尼爾病及聽神經瘤、神經性聾、突發性聾引起,治療相對困難一些,其他如糖尿病、腦動脈血管硬化、高血壓、頸椎病等也可引起高調耳鳴。 耳鳴,是一種不可忽視的耳疾,中華醫學文獻明確指出:“耳鳴者,聾之漸;一耳聾者,未有不先鳴者”。世界衛生組織也把“耳鳴、耳聾、重聽”統稱為耳疾。國外最新醫學研究發現,耳鳴的程度與聽力減退的程度同步。可見,耳鳴和耳聾是同時發生和發展的。 在治療時,耳鳴與耳聾應同時治療,一般采用對因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及耳鳴專藥的使用等。采用中西結合和生物、基因組藥治療,再配以進口耳鳴檢蔽器和助聽器,療效更為顯著。患者忍受耳鳴的能力各異.治療應針對根本的疾病,因為根本疾病的緩解可改善耳鳴.伴發的耳聾排除,常能導致耳鳴緩解.盡管對耳鳴無特效的藥物及手術療法,不少患者發現耳鳴可在音樂環境下掩蔽,甚至在收音機音樂的陪伴下入眠.一些患者得益于使用耳鳴掩蔽器,它是一種類似助聽器裝置但能發放比耳鳴更舒適的聲音.對內耳的電刺激,如使用耳蝸植入,常能減輕耳鳴,但只適用于深度耳聾者.
2024-10-15 0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