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 69 鼻出血服藥后仍出血,怎么辦?
大夫好,我就是今早求你的鼻出血患者,今天去醫院查了血,除了血小板是69以外,其他皆正常。拿了vc和清火片吃了。可今晚又出血了,一會勉強止住了,我已不知所措了,跪求大夫百忙中指點。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鼻出血且血小板為 69,服藥后仍出血,可能與血小板減少、鼻部局部問題、服用藥物不當、生活習慣及其他全身性疾病有關。 1.血小板減少:血小板數量低于正常范圍,止血功能減弱,易導致出血。可進一步檢查明確血小板減少原因,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等。 2.鼻部局部問題:鼻部炎癥、鼻中隔偏曲、鼻部血管畸形等,也可能引起反復鼻出血。需要進行鼻部專科檢查。 3.服用藥物不當:可能未按時按量服用藥物,影響藥效。務必嚴格遵醫囑用藥。 4.生活習慣:空氣干燥、經常挖鼻、劇烈運動等,會破壞鼻部黏膜,誘發鼻出血。要保持鼻部濕潤,避免不良習慣。 5.其他全身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控制不佳,也可能導致鼻出血。需監測并控制好基礎疾病。 鼻出血原因多樣,應綜合考慮。建議及時復診,完善相關檢查,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2024-10-14 12: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鼻出血又稱鼻衄,多因鼻腔局部病變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出血部位大多數和在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區,兒童鼻出血幾乎全部發生在鼻腔前部;青年人雖以鼻腔前部出血多見,但也有少數嚴重的出血發生在鼻腔后部。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常與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有關,出血部位見于鼻腔后部。其常見的原因包括局部粘膜糜爛、鼻中隔偏曲、鼻咽癌及高血壓、動脈硬化癥、腎炎、血液系統疾病等。就診指南:1、鼻出血時不要不要驚慌,可用手指壓緊出血側和鼻翼,必要時可用干凈衛生紙放入鼻腔內再行按壓,出血不止要立刻送醫院處理。2、關健要發現出血點,可以在普通鼻鏡檢查,或經鼻內窺鏡仔細檢查,以發現隱藏的出血部位,少量反復的出血必須排除鼻咽癌及其它惡性腫瘤。3、少量的出血可以局部應用麻黃素液滴鼻液。或者應用金霉素眼膏治療粘膜糜爛。4、出血較多時可以應用微波或者激光燒灼。5、以上方法無效時可采用鼻腔堵塞,常用凡士林紗條經前鼻孔填塞,后部出血時有時要用后鼻孔填塞法,這時候病人多須住院觀察,以防止并發癥。6、對鼻中隔前下方反復出血,可考慮鼻中隔粘膜下剝離術或劃痕術,出血猛烈時,有時須做動脈結扎手術。鼻出血患者的飲食注意:1.鼻出血期間,飲食宜清淡,要十分重視補充對止血有利的維生素A、E和C等,宜多食新鮮蔬菜及水果,如薺菜、芹菜、馬蘭頭、蓮耦、柑、橙、橘、蘋果、酸棗等。2.保持大便通暢,適量多進食富含粗纖維和水分的食物,同時,要在日常餐飲中補充足夠量的植物油脂類食品,如可常服食黑芝麻、香蕉、蜂蜜等。3.要忌煙灑,做到絕對不吸煙、少沾高度白酒,辛辣和油煎炙炸之物也應少吃或不吃,以免熱毒上攻或炎癥加劇。4.在糾正隨便挖鼻孔等不良習慣的同時,加強病期與日常的藥膳、食療措施,可選用以下食品配伍調制,如藕(連節)、甘菊花、旱蓮草、鮮蠶豆花、雪梨、蘿卜汁、韭菜汁、西瓜子、馬蘭頭、仙鶴草、甘草、白茅根、鮮蘆根、夏枯草、熟地黃、山萸肉、山藥、茯苓、阿膠、龍眼肉、當歸、黃芪、茯神、白術、花生衣、紅棗、槐花、魚鱗膠、綠豆、豬膚等。
2024-10-14 12:3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鼻出血可以由鼻腔疾病引起,也可以由全身疾病引起。1.局部原因有:①鼻腔炎癥:如萎縮性鼻炎、鼻粘膜易干裂而出血。②鼻部外傷:包括挫傷、切割傷、撕裂傷以及挖鼻損傷等等。③鼻中隔偏曲,干燥空氣長期部擊鼻中隔,易致粘膜血管破裂。④腫瘤:鼻腔腫瘤不多,但如患腫瘤則易出血;鼻咽部腫瘤也會從鼻腔出血。2.全身原因有:①急性發熱性傳染病:如流感、出血熱、麻疹、瘧疾、傳染性肝炎等。②血液病。最常見的是血小板減少,使凝血功能下降,容易出血;其次還有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等。③心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壓、血管硬化。④慢性肝、腎病。肝硬化常引起凝血障礙,尿毒癥易致小血管損傷,均易引起鼻出血。⑤營養不良。維生素C、K、P及鈣缺乏,均易出血。⑥其他如磷、汞、砷、苯中毒,登山、飛行、潛水時氣壓迅速變化,婦女月經或妊娠期的內分泌失調等,均可能出現鼻出血。結合乙肝病史,考慮由于肝炎引起,建議積極乙肝治療,同時治療鼻出血:1、鼻出血時不要不要驚慌,可用手指壓緊出血側和鼻翼,必要時可用干凈衛生紙放入鼻腔內再行按壓,出血不止要立刻送醫院處理。2、關健要發現出血點,可以在普通鼻鏡檢查,或經鼻內窺鏡仔細檢查,以發現隱藏的出血部位,少量反復的出血必須排除鼻咽癌及其它惡性腫瘤。3、少量的出血可以局部應用麻黃素液滴鼻液。或者應用金霉素眼膏治療粘膜糜爛。4、出血較多時可以應用微波或者激光燒灼。5、以上方法無效時可采用鼻腔堵塞,常用凡士林紗條經前鼻孔填塞,后部出血時有時要用后鼻孔填塞法,這時候病人多須住院觀察,以防止并發癥。6、對鼻中隔前下方反復出血,可考慮鼻中隔粘膜下剝離術或劃痕術,出血猛烈時,有時須做動脈結扎手術。
2024-10-14 12:3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醫生建議:鼻出血。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多為單側,少數情況下可出現雙側鼻腔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輕者僅為涕中帶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復鼻腔出血可導致貧血。
2024-10-14 12:3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我現在給你詳細的回答,概述鼻出血(epistaxis)又稱鼻衄,是臨床常見癥狀之一,多因鼻腔病變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鄰近病變出血經鼻腔流出者。鼻出血多為單側,亦可為雙側;可間歇反復出血,亦可持續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輕者僅鼻涕中帶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復出血則可導致貧血。多數出血可自止。病因原因復雜,大致可分為兩類: (一)局部原因 1.外傷。 2.氣壓性損傷。 3.鼻中隔偏曲。鼻中隔穿孔也常有鼻衄癥狀。 4.炎癥:①非特異性炎癥:干燥性鼻炎、萎縮性鼻炎、急性鼻炎、急性上頜竇炎等,常為鼻出血的原因。②特異性感染:鼻結核、鼻白喉、鼻梅毒等,因粘膜潰爛,易致鼻出血。 5.腫瘤。 6.其他:鼻腔異物、鼻腔水蛭,可引起反復大量出血。在高原地區,因相對濕度過低、而多患干燥性鼻炎,為地區性鼻出血的重要原因。 (二)全身原因 1.血液疾病:①血小板量或質的異常。②凝血機制的異常。 2.急性傳染病。 3.心血管疾病:①動脈壓過高:如高血壓、動脈硬化癥、腎炎、伴有高血壓的子癇等。②靜脈壓增高:如二尖瓣狹窄、胸腔或縱隔和頸部巨大腫塊、肺氣腫、肺水腫及支氣管肺炎等。 4.維生素缺乏:維生素C、K、P及微量元素鈣等缺乏時,均易發生鼻出血。 5.化學藥品及藥物中毒:磷、汞、砷、苯等中毒,可破壞造血系統的功能引起鼻衄。長期服用水楊酸類藥物,可致凝血酶原減少而易出血。 6.內分泌失調:代償性月經、先兆性鼻出血常發生于青春發育期,多因血中雌激素含量減少,鼻粘膜血管擴張所致。 7.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肝、腎慢性疾病以及風濕熱等,也可伴發鼻出血。癥狀出血可發生在鼻腔的任何部位,但以鼻中隔前下區最為多見,有時可見噴射性或搏動性小動脈出血。鼻腔后部出血常迅速流入咽部,從口吐出。一般說來,局部疾患引起的鼻出血,多限于一側鼻腔,而全身疾病引起者,可能兩側鼻腔內交替或同時出血。檢查 通過前鼻鏡檢查不能發現出血部位,如出血不劇,可行后鼻鏡或光導纖維鼻咽鏡檢查。鼻竇內出血,血液常自鼻道或嗅裂流出。除了尋找出血點外,并作必要的全身檢查(測量血壓、血常規檢查、出血時間及凝血時間測定、毛細血管脆性試驗及血小板計數等)。有時尚須與有關科室共同會診,尋找病因。治療(一)一般原則 1.對患者應多方安慰。 2.嚴重鼻出血可使大腦皮層供血不足,患者常出現煩燥不安,可注射鎮定劑,一般用巴比妥類藥物,但對老年人以用安定或異丙嗪為宜。對心力衰竭及肺源性心臟病患者鼻出血時,忌用嗎啡以免抑制呼吸。 3.已出現休克癥狀者,應注意呼吸道情況,對合并有呼吸道阻塞者,應首先予以解除,同時進行有效地抗休克治療。 (二)局部止血方法:按病因和病情不同區別對待。 1.指壓法。 2.收斂法。 3.燒灼法。 4.冷凍止血法。 5.翼腭管注射法(腭大孔注射法)。 6.填塞法 (三)全身治療 1.半坐位休息。注意營養,給予高熱量易消化飲食。對老年或出血較多者,注意有無失血性貧血、休克、心臟損害等情況,并及時處理。失血嚴重者,須予輸血、輸液。 2.尋找出血病因,進行病因治療。 3.給予足夠的維生素C、K、P等,并給予適量的鎮靜劑。 4.靜脈注射50%葡萄糖、5%氯化鈣或凝血質(3~4ml,肌肉注射,每日2次),以促進凝血。適當應用止血劑,如抗血纖溶芳酸、6-氨基已酸、止血敏或云南白藥等。 5.反復鼻腔填塞時間較長者,應加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四)手術療法:手術治療可酌情采用。看完了我的回答,如果滿意請及時采納。
2024-10-15 02:41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鼻出血? 鼻出血不論何因,凡血液從鼻腔黏膜流出,均稱為鼻出血,又稱鼻衄。是臨床常見癥狀之一,鼻出血多為單側,出血量多少不一,輕者僅鼻涕中帶血,重者可致失血性休克;反復出血則可導致貧血,用手指壓迫鼻翼5~10分鐘,通常可控制出血。多因鼻腔病變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鄰近病變出血經鼻腔流出者。出血部位大多數發生于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區。兒童鼻出血幾乎全部發生在鼻腔前部;青年人雖以鼻腔前部出血多見,但也有少數嚴重的出血發生在鼻腔后部。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則多見于鼻腔后部,由于鼻后側靜脈曲張癥及在下鼻道后部近下甲后端的鼻一鼻咽靜脈叢為鼻后部較易出血之處,同時老年人常患動脈硬化及高血壓有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