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膽囊炎是膽囊發生的炎癥性疾病,多由膽囊結石、細菌感染等引起。治療膽囊炎的藥物包括抗生素、利膽藥、解痙鎮痛藥等。一般來說,治療時間因病情輕重而異,癥狀較輕者可能數周內好轉,嚴重者則需要更長時間。 1.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用于控制細菌感染。 2.利膽藥:像熊去氧膽酸,可促進膽汁排泄。 3.解痙鎮痛藥:比如山莨菪堿,能緩解膽囊痙攣引起的疼痛。 4.中藥:消炎利膽片等,有一定的清熱利膽作用。 5.調節腸道菌群藥物:如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有助于改善腸道微環境。 膽囊炎患者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同時,要注意飲食清淡,避免油膩、辛辣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治療過程中需定期復查,以評估治療效果。
2024-10-22 17: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隨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水平提高,有很多的朋友在飲食方面上存在很大的問題,暴飲暴食,盲目的去吃任何東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那么得了膽囊炎不能吃什么?膽囊炎最重要的注意飲食,這個是其他治療的基礎。也可以減少疼痛的發生的啊。首先建議要低脂肪飲食,低膽固醇飲食。建議口服熊去氧膽酸或消炎利膽片減輕癥狀,最好同時抗炎治療選擇魚、瘦肉、奶類、豆制品等含優質蛋白質且膽固醇含量相對不太高的食物,控制動物肝、腎、腦或魚子等食品攝入;保證新鮮蔬菜、水果的供給;減少動物性脂肪攝入,如肥肉及動物油脂,適量增加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攝入比例;忌食辣椒、咖喱、等具有強烈刺激性的食物,忌咖啡、濃茶。建議有規律的進食;適度營養并適當限制飲食中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保證攝入足夠量的蛋白質;講究衛生,防止腸道蛔蟲的感染;保持膽囊的收縮功能,防止膽汁長期淤滯。
2024-10-22 17:2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病情分析:1、藥物治療:口服溶石藥物,促進結石排出,具有保護腎功能并能修復損傷,改變體內環境及尿液性狀的作用,但對于0、5cm以上結石往往見效慢服藥效果不理想,有時還會反復疼痛發作,且病人多伴有膽囊炎癥,易復發。2、碎石:不用住院,損傷小,但由于膽囊特殊的位置和結構,結石不易定位,即使結石打碎了也很難排出來,并增加腹痛的次數,更有甚者可能造成膽總管結石。3、手術治療:通過手術直接切除膽囊,能快速根除病灶,是目前最好的辦法。但手術有一定的適應癥,不是所有患者都可采用(如老人、小孩等),而且傳統開腹手術對人體損傷很大,需要很長時間住院休息才能恢復,影響工作和生活。隨著科技的發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作為一種新的手術方式,能克服傳統開腹手術的缺點,損傷小,恢復快,日益受到患者的青睞。
2024-10-22 17:2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德進
南京市浦口區中醫院
二級乙等
外科
-
醫生建議:您好!根據您的情況,推薦您使用茴三硫片用于膽囊炎、膽結石及消化不適,并用于急、慢性肝炎的輔助治療。口服。一日3次,一次1片。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慎用本品,希望建議可以幫到您!
2024-10-22 17:2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膽囊炎一般都是腹痛,腹脹,急,慢性膽囊炎,目前皆以切除膽囊療效最好.(一)非手術療法亦可作為術前準備,包括:a.臥床休息,禁食,腹脹者胃管減壓;b.補液,糾正水,電解質與酸堿平衡失調;c.解痙止痛;d.靜脈聯用有效抗生素,如慶大霉素,氨芐青霉素,氯霉素,先鋒霉素等;對80%-85%的早期病例有效.(二)手術療法1.急性膽囊炎:一般主張經12~24小時積極的內科治療,待癥狀緩解再擇期手術.2.慢性膽囊炎:無論有無結石,因膽囊已喪失功能,且為感染病灶,均應擇期手術切除.膽囊炎最重要的注意飲食,這個是其他治療的基礎。也可以減少疼痛的發生的啊。首先建議要低脂肪飲食,低膽固醇飲食。建議口服熊去氧膽酸或消炎利膽片減輕癥狀,最好同時抗炎治療選擇魚、瘦肉、奶類、豆制品等含優質蛋白質且膽固醇含量相對不太高的食物,控制動物肝、腎、腦或魚子等食品攝入;保證新鮮蔬菜、水果的供給;減少動物性脂肪攝入,如肥肉及動物油脂,適量增加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攝入比例;忌食辣椒、咖喱、等具有強烈刺激性的食物,忌咖啡、濃茶。建議有規律的進食;適度營養并適當限制飲食中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保證攝入足夠量的蛋白質;講究衛生,防止腸道蛔蟲的感染;保持膽囊的收縮功能,防止膽汁長期淤滯。
2024-10-22 18: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