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方紅 副主任醫師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精神心理科
-
您好,手指麻木與頸椎病壓迫神經,末梢血液循環不好,末梢神經炎等原因有關,再就是不能排除關節炎類風濕等情況有關,還容易引起脖子疼肩膀疼,頭暈,手關節紅腫疼痛,僵硬活動受限等情況,可以到醫院拍片檢查一下看看,再就是服用腺苷鈷銨片,天麻膠囊等藥物調理,同時局部熱敷增加血液循環不好改善病情。
2019-12-05 12:15
-
-
網友 匿名追問:2018-12-17 17:40
胳膊撞了一下麻疙瘩就開始偶爾手指發麻。小手指
-
奚智博醫生對該追問進行回答:2018-12-17 18:08
-
奚智博 主治醫師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0 0 -
您說的這種情況,可能是外傷導致的疙瘩壓迫神經,從而引起的手指發麻,這種情況建議您最好來醫院拍個片子看看,還要注意多休息!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臨床上,不少病人常以手指發麻的癥狀就診,但經過檢查發現根源卻是頸椎病。 頸椎病患者的手指麻木有一定的特征性,或橈側,或尺側,或5個手指。有時不僅指尖發麻,感覺遲鈍,甚至累及前臂、上臂,同時伴有握力下降。那么此病患者手指發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由于頸椎病患者一系列病理變化如髓椎突出或脫出、椎體后外側關節突關節骨質增生、以及關節松動與移位,均可對脊神經根造成刺激、牽拉和壓迫,導致脊神經根和周圍組織的反應性水腫、根管狹窄及粘連,產生手指麻木癥狀,由于累及部位不同,產生麻木的部位也不相同。如頸6脊神經根受累時,往往是前臂橈側及拇指麻木;若頸7脊神經根受累時,則可使小指、無名指有麻木感。從解剖學觀點來看,感覺障礙。在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中,常常是二者并存,即手指麻木,合并握力下降。只是因為感覺神經纖維的敏感性較高,在癥狀上手指麻木表現較早而尤其明顯。
2016-07-28 04:3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腕關節腱鞘炎可能大,手腕用力過度,腕關節腱鞘造成損傷,在損傷基礎上引起炎癥,故常出現腕關節疼痛,提東西時感到腕關節無力.常因兩手腕用力過度,或抱小孩和洗衣服尿布等家務勞動較多而導致.現在最常見的經常上網導致的.常用的治療方法是理療,但比較快速見效而又不易復發的治療是局部封閉療法.其藥物是用百分之一普魯卡因二至三毫升加入強的松龍十二點五毫克,一般封閉一兩次即愈,兩次封閉間隔時間可三至六天左右.另外一定要注意休息腕關節.這個是最重要的啊,否則治療效果不好的啊.希望給你提供建議和參考,具體診治請在當地醫生指導下進行.
2016-07-28 04:4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考慮頸椎病引起的,建議進一步看骨外科醫生體檢+頸椎CT確診,治療建議牽引治療+推拿按摩,另外可以可選用高頻(微波,超短波),低中頻電療(如TENS,間動電療,電腦中頻),超聲波,磁療等理療.嚴重的椎間孔阻滯(硬膜外腔阻滯)和椎旁交感神經阻滯術治療.可以服用頸復康顆粒治療,并發椎動脈供血不足可以服用培他司丁片和西比靈膠囊改善,注意枕頭中央應略凹進,高度為12~16cm,頸部應枕在枕頭上,不能懸空,使頭部保持略后仰.習慣側臥位者,應將使枕頭與肩同高.睡覺時,不要躺著看書,也不要長時間將雙手放在頭上方.避免做頸部過伸過屈活動,避免過度活動頸椎的活動,祝早日康復.
2016-07-28 04:5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臨床上,不少病人常以手指發麻的癥狀就診,但經過檢查發現根源卻是頸椎病,頸椎病的治療方法:
2016-07-28 04:59
1、非手術治療1)頦枕帶牽引;適用于脊髓型以外的各型頸椎病。
2)頸托和圍領:主要用以限制頸椎過度活動,而病人行動不受影響。
3)推拿按摩:對脊髓型以外的早期頸椎病有減輕肌痙攣,改善局部血循環的作用。
4)理療:可加速炎性水腫消退和松弛肌肉的作用。
5)自我保健療法:在工作中定時改變姿勢,作頸部輕柔活動及上肢運動,有利于頸、肩肌肉弛張的調節和改善血循環。
6)藥物治療:目前尚無頸椎病的特效藥物,所用非甾體抗炎藥、肌松弛劑及鎮靜劑均屬對癥治療。
2、藥物治療無效可以手術治療,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醫生建議:手指發麻可能有關節和血液循環方面的原因,建議先去醫院做相關檢查,然后確診后在對癥治療,平時多注意飲食營養,關節處的活動,也可以用熱水泡手。
2016-07-28 05:06
-
追問是開放提問,不一定是原來醫師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