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方紅 副主任醫師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精神心理科
-
患者眼屎多數是因為眼部疾病引起的,跟糖尿病的關系不大,可以用一些消炎殺菌的滴眼液進行治療,而糖尿病的治療沒有最好的藥物,只有最規范的藥物,一般情況下會建議到正規的糖尿病醫院檢查一下胰島素釋放試驗,根據自己的本身胰島功能來確定治療用藥,如果釋放實驗題是胰島功能已經完全衰竭,那么最好的治療方案就是胰島素補充治療,如果本身功能不錯,那么可以使用口服藥物和中藥治療。
2019-12-01 14: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糖尿病飲食治療(
2016-07-27 11:23
1)控制總熱能是糖尿病飲食治療的首要原則。攝入的熱量能夠維持正常體重或略低于理想體重為宜。肥胖者必須減少熱能攝入,消瘦者可適當增加熱量達到增加體重。
(2)供給適量的碳水化合物。目前主張不要過嚴地控制碳水化合物,糖類應占總熱能的60%左右,每日進食量可在250克~300克,肥胖應在150克~200克。谷類是日常生活中熱能的主要來源,每50克的米或白面供給碳水化合物約38克。其它食物,如乳、豆、蔬菜、水果等也含有一定數量的碳水化合物。莜麥、燕麥片、蕎麥面、玉米渣、綠豆、海帶等均有降低血糖的功能。現在市場上經常可以看到“無糖食品”,“低糖食品”等,有些病人在食用這些食品后,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血糖上升。這是由于人們對“低糖”和“無糖”的誤解。認為這些食品不含糖,而放松對飲食的控制,致使部分病人無限制的攝入這類食品,使血糖升高。事實上低糖食品是指食品中蔗糖含量低,而無糖食品指的是食品中不含蔗糖,但是這些食品都是由淀粉所組成,當人們吃進淀粉食品后,可轉變成葡萄糖而被人體吸收,所以也應控制這類食品。
(3)供給充足的食物纖維。流行病學的調查提出食物纖維能夠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改善糖耐量。其機理可能是膳食纖維具有吸水性,能夠改變食物在胃腸道傳送時間,因此主張糖尿病飲食中要增加膳食纖維的量。膳食中應吃一些蔬菜、麥麩、豆及整谷。膳食纖維具有降解細菌的作用,在食用粗纖維食品后,能夠在大腸分解多糖,產生短鏈脂肪酸及細菌代謝物,并能增加大糞便容積,這類膳食纖維屬于多糖類。果膠和粘膠能夠保持水分,膨脹腸內容物,增加粘性,減速胃排空和營養素的吸收,增加膽酸的排泄,放慢小腸的消化吸收。這類食品為麥胚和豆類。以往的理論是纖維素不被吸收,因為大多數膳食纖維的基本結構是以葡萄糖為單位,但葡萄糖的連接方式與淀粉有很多不同之處,以致于人體的消化酶不能將其分解。但最近發現膳食纖維可被腸道的微生物分解和利用,分解的短鏈脂肪酸可被人體吸收一部分,而且能很快的吸收。燕麥的可溶性纖維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這就可以降低餐后血糖急劇升高,因而機體只需分泌較少的胰島素就能維持代謝。久之,可溶性纖維就可降低循環中的胰島素水平,減少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的需求。同時還可降低膽固醇,防止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及冠心病。
(4)供給充足的蛋白質。糖尿病患者膳食中蛋白質的供給應充足。有的患者怕多吃蛋白質而增加腎臟的負擔。當腎功正常時,糖尿病的膳食蛋白質應與正常人近似。當合并腎臟疾病時,應在營養醫生的指導下合理安排每日膳食的蛋白質量。乳、蛋、瘦肉、魚、蝦、豆制品含蛋白質較豐富。應適當食用優質蛋白,目前主張蛋白質應占總熱能的10%?20%。谷類含有植物蛋白,如果一天吃谷類300克,就可攝入20克~30克的蛋白質,約占全日蛋白質的1/3~1/2。植物蛋白的生理價值低于動物蛋白,所以在膳食中也應適當控制植物蛋白。尤其在合并腎病時,應控制植物蛋白的食用。
(5)控制脂肪攝入量。有的糖尿病患者誤認為糖尿病的飲食治療只是控制主食量。其實不然,現在提倡不要過多的控制碳水化合物,而要嚴格的控制脂肪是十分必要的。控制脂肪能夠延緩和防止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與發展,目前主張膳食脂肪應減少至占總熱能的25%?30%,甚至更低。應限制飽和脂肪酸的脂肪如牛油、羊油、豬油、奶油等動物性脂肪,可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但椰子油除外。花生、核桃、榛子、松子仁等脂肪含量也不低,也要適當控制。還要適當控制膽固醇,以防止并發癥的發生。應適當控制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肝、腎、腦等臟腑類食物,雞蛋含膽固醇也很豐富,應每日吃一個或隔日吃一個為宜。
(6)供給充足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凡是病情控制不好的患者,易并發感染或酮癥酸中毒,要注意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尤其是維生素B族消耗增多,應給維生素B制劑,改善神經癥狀。粗糧、干豆類、蛋、動物內臟和綠葉蔬菜含維生素B族較多。新鮮蔬菜含維生素C較多,應注意補充。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應增加鉻的含量。鉻能夠改善糖耐量,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血脂。含鉻的食物有酵母、牛肉、肝、蘑菇、啤酒等。同時要注意多吃一些含鋅和鈣的食物,防止牙齒脫落和骨質疏松。糖尿病患者不要吃的過咸,防止高血壓的發生,每日食鹽要在6克以下。
(7)糖尿病患者不宜飲酒。酒精能夠產生熱能,但是酒精代謝并不需要胰島素,因此少量飲酒是允許的。一般認為還是不飲酒為宜,因為酒精除供給熱能外,不含其它營養素,長期飲用對肝臟不利,易引起高脂血癥和脂肪肝。另外有的病人服用降糖藥后飲酒易出現心慌、氣短、甚至出現低血糖。
(8)糖尿病患者應合理安排每日三餐,每餐都應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以有利于減緩葡萄糖的吸收。
(9)應控制油炸食品,粉條薯類食品及水果。
但不是不吃薯類和水果,應學會自行掌握各種食品交換的方法,這樣才能夠達到平衡營養。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正常人在飲食以后,隨著血糖升高,胰島素分泌也增多,從而使血糖下降并維持在正常范圍,因此,不會發生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胰島素不能在飲食后隨血糖升高而增加,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于是血糖就超過正常范圍.此時,若再像正常人那樣飲食,不進行飲食控制,甚至過度飲食,就會使血糖升得過高,并且會對本來就分泌不足的胰島組織產生不利影響,使胰島功能更加減退,胰島素的分泌更加減少,從而使病情進一步加重.所以,對糖尿病人要合理地進行飲食控制..飲食療法應用要點(
2016-07-27 11:36
1)飲食治療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礎療法,是一切治療方法的前題,適用于各型糖尿病病人.輕型病例以食療為主即可收到好的效果,中,重型病人,也必須在飲食療法的基礎上,合理應用體療和藥物療法.只有飲食控制得好,口服降糖藥或胰島胰才能發揮好療效.否則,一味依賴所謂新藥良藥而忽略食療,臨床很難取得好的效果.
(2)飲食療法應根據病情隨時調整,靈活掌握.消瘦病人可適當放寬,保證總熱量.肥胖病人必須嚴格控制飲食,以低熱量脂肪飲食為主,減輕體重.對于用胰島素治療者,應注意酌情在上午9~10點,下午3~4點或睡前加餐,防止發生低血糖.體力勞動或活動多時也應注意適當增加主食或加餐.
(3)飲食療法應科學合理,不可太過與不及.即不能主觀隨意,也不能限制過嚴,一點碳水化合物也不敢吃,反而加重病情,甚至出現酮癥.應根據自己的病情,體重,身高,嚴格地進行計算,在控制總熱量的前提下科學地,合理地安排好飲食,達到既滿足人體最低需要,又能控制總熱量的目的.
(4)科學地安排好主食與副食,不可只注意主食而輕視副食.雖然主食是血糖的主要來源,應予以控制,但是副食中的蛋白質,脂肪進入體內照樣有一部分也可變成血糖,成為血糖的來源.蛋白持和脂肪在代謝中分別有58%和10%變成葡萄糖.這類副食過多,也可使體重增加,對病情不利,因此,除合理控制主食外,副食也應合理搭配,否則照樣不能取得預期效果.
(5)選擇好適宜糖尿病病人的食物,對糖尿病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應注意以下兩點:①不宜吃的食物有:Ⅰ.易于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白糖,紅糖,冰糖,葡萄糖,麥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餞,水果罐頭,汽水,果汁,甜飲料,果醬,冰淇淋,甜餅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點等.Ⅱ.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牛油,羊油,豬油,黃油,奶油,肥肉,對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更應特別注意,應該不用或少用,防止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的發生.Ⅲ.不宜飲酒.因為酒中所含的酒精不含其他營養素只供熱能,每克酒精產熱約7千卡(294焦),長期飲用對肝臟不利,而且易引起血清甘油三脂的升高.少數服磺脲類降糖藥的病人,飲酒后易出現心慌,氣短,面頰紅燥等反應.注意,胰島素的患者空腹飲酒易引起低血糖,所以,為了病人的安全還是不飲酒為佳.適宜吃的食物:主要是可延緩血糖,血脂升高的食物.Ⅰ.大豆及其制品:這類食品除富含蛋白質,無機鹽,維生素之外,在豆油中還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既能降低血膽固醇,又能降低血甘油三脂,所含的谷固醇也有降脂作用.Ⅱ.粗雜糖:如莜麥面,蕎麥面,熱麥片,玉米面含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B和食用纖維.實驗證明,它們有延緩血糖升高的作用.可用玉米面,豆面,白面按2:2:1的比例做成三合面饅頭,烙餅,面條,長期停用,既有利于降糖降脂,又能減少饑餓感.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如果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肯定能痊愈的.中醫治本可使人體增強免疫力,內臟功能恢復正常.西醫治標,暫時控制血糖,給中醫治本起到了急先鋒與養護的作用.這樣中西配合在治療過程中不使身體受損,可起到事半功倍的療效.中醫中藥奧妙無窮,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中醫可使組織更新與再生.如:腫瘤西醫切除,中藥可化解.再如:很多大醫院不能治愈的慢性病患者用單方就治愈了.上千種中藥任由醫生使用,治不好病說明醫術不精!病因:過食厚味積熱傷脾,脾就是胰腺,又稱胰島,脾傷不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胰島素不足不能充分轉化吸收食入的葡萄糖,血液中含葡萄糖過高稱高血糖.先天不足.性生活不節制.或其它原因引起腎虛不能封藏,大量蛋白質.葡萄糖等營養物質流失,使機體缺乏營養,首先心肌缺血,循環不好,內臟各組織欠養,功能減退,氣滯血瘀,心.腦.下肢血管極細部位先出現并發癥,繼而全身.......找到病的根源,辨癥施治,自然可愈:細心診斷+合理用藥+患者配合治療=健康身體.因為機體嚴重缺乏營養,所以不需嚴格忌口,只要不吃糖就可以.鍛煉要因人而宜,體質太弱的要適當活動,不可勞累!只要您有信心,勝利屬于您!祝您早日康復!
2016-07-27 11:4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醫生建議:您好根據你的情況,注意飲食習慣!使用通脈降糖膠囊養陰清熱、清熱活血。用于氣陰兩虛,脈絡瘀阻所致的消渴病(糖尿病),證見:神疲乏力,肢麻疼痛,頭暈耳鳴,自汗等。希望我的建議能給你帶來幫助。
2016-07-27 1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