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身體發癢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皮膚干燥、過敏反應、感染、內分泌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 1.皮膚干燥:當皮膚缺乏水分和油脂時,容易出現瘙癢。特別是在秋冬季節,空氣干燥,皮膚水分流失加快。 2.過敏反應:接觸或食用過敏原,如花粉、海鮮、藥物等,會引發過敏,導致皮膚發癢。 3.感染:皮膚受到細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如濕疹、股癬、帶狀皰疹等,都可能引起瘙癢。 4.內分泌疾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時,可能出現皮膚瘙癢;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也可能導致這一癥狀。 5.神經系統疾病:例如神經炎、神經官能癥等,有時也會引起皮膚瘙癢。 總之,引起身體發癢的原因較為復雜。如果瘙癢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病因,并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2024-10-22 16: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可給予 1.抗組胺藥物:主要有H1受體拮抗劑和H2受體拮抗劑,各種抗組胺藥物的抗組胺作用在程度上是彼此不同的,而且它們具有的其他藥理作用彼此也有差異;如寒冷性蕁麻疹用賽庚啶效果好,熱性蕁麻疹用安太樂療效顯著,頑固性蕁麻疹可合并應用H1和H2受體拮抗劑,以提高療效。 2.腎上腺皮質激素:對于急性嚴重或頑固的病例,如過敏性休克、血清病性蕁麻疹、壓力性蕁麻疹等可用氫化可的松100~2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或強的松30~40MG口服,此療法一般不宜長期應用。 3.抗生素:由感染引起者可選用適當的抗生素,尤其對胃腸道有明顯或隱伏性感染而引起的蕁麻疹。 4.降低血管壁通透性的藥物:如維生素C、維生素P、鈣劑。常與抗組胺藥同用。 5.擬交感神經藥:主要用于嚴重的急性蕁麻疹,尤其是有過敏性休克或喉頭水腫時。應用0.1%腎上腺素0.5~1毫升皮下注射,嚴重者可隔20~30分鐘再注射一次。 6.組胺球蛋白:是促使體內產生抗組胺抗體的藥物,對慢性蕁麻疹尤其對機械性和寒冷性蕁麻疹效果較好。每次2~4毫升肌肉注射,每周1~2次,6~8次為一療程。
2024-10-22 16:1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通常婦女月經來潮前后或值經期,出現乳頭瘙癢難忍,或疼痛不可近衣,經凈后逐漸緩解者,中醫上解釋為氣滯血瘀和氣血不足.稱為「經行乳頭癢痛」.一般來說,發癢相關的疾病往往是皮疹,特殊早期的乳腺癌,皮疹,濕疹,乳腺濕疹的時候也可以引起,還有其他的皮膚病,比如說過敏,或者是其他的炎癥,如果都沒有,有輕度的瘙癢,這應該是在發育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小的改變,一般來說沒有問題,如果有嚴重瘙癢,脫皮,建議到醫院皮膚科檢查治療.k
2024-10-22 16:1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醫生建議:你描述的這種情況從圖片上看可能是受潮、過敏導致的,可以用點酒精或白酒擦擦看看,喝點撲爾敏或息斯敏,最好是皮膚科進行檢查。勤曬被褥追問:恩,謝謝醫生回答:不客氣的,對話結束后系統會推送評價鏈接,請點擊給個評價,謝謝!
2024-10-22 16:1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應是由于過敏引起的!下面的知識請進行參考,應是可以服用撲爾敏進行治療的! 大多數人都有過皮膚搔癢,其中有些是暫時的、偶爾的、局部的皮膚搔癢;有些是長期、反復、全身性的皮膚搔癢。前者如蚊叮蟲咬、細菌或真菌在皮膚上的局部感染等,只需涂抹一些對癥的藥物,就會在短期內痊愈。后者則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因為在臨床上許多頑固性、全身性的皮膚搔癢往往是人體內部病變在皮膚上的一種表現。 膽酸濃度過高 膽酸在血中的濃度增高時,會沉積于皮膚,導致嚴重的皮膚搔癢。一些肝硬化、肝炎、良惡性腫瘤壓迫肝外膽管,可因膽汁淤積引起血液中膽酸潴留,進而刺激皮膚內的感覺神經末梢引起搔癢。 血中鈣、磷過高 血中的鈣、磷濃度過高也會出現皮膚搔癢。如果此時皮膚較干燥,并同時伴尿頻、尿急、腰痛,甚至小便如水樣,或尿少等情況,就要想到腎臟病的可能。慢性腎炎患者進入尿毒癥期,因血液中尿毒素及蛋白衍生物增高,常引起全身性皮膚搔癢。 內分泌紊亂 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由于皮膚的血液循環加快,皮膚溫度增高,導致皮膚發癢,尤以睡覺后搔癢更劇;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增高,身體防御病菌的能力降低,易受細菌和真菌感染,也會導致皮膚搔癢。 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神經衰弱、大腦動脈硬化的病人,常發生陣發性搔癢;腦瘤患者當病變浸潤到腦室底部時,也常引起劇烈而持久的搔癢,且這種搔癢僅限于鼻孔部位。 某些淋巴系統腫瘤 如蕈樣肉芽腫、何杰金氏病等,早期癥狀往往也可以表現為全身性的搔癢。 此外,類癌綜合征、慢性白血病、肝癌、胃癌、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脊柱脊髓腫瘤、干燥綜合征、血色素沉著癥、缺鐵性貧血等病癥的患者也可以發生不同程度的全身性皮膚搔癢,而且多為頑固性的劇烈搔癢,即使用抗組織胺藥如撲爾敏等,或外用止癢藥如皮炎平等也不能得到很好的緩解,故患者應高度警惕,及時到醫院就診,查清原因。尤其是中老年人,一旦有了久治不愈的全身性的劇烈皮膚搔癢,應遵照有經驗醫生的醫囑,選擇性地檢查血、尿常規,糖耐量試驗,肝腎功能,腫瘤相關抗原等指標,必要時可選做B超、CT、胃鏡、腸鏡、皮膚或淋巴結活檢、骨穿等項目。積極尋找病因,以便進行相應的治療。如何預防皮膚瘙癢?首先應去除病因,如因風寒或暑熱而致者,應調適寒溫,避免暑熱及寒冷刺激;如對食物誘發者,當忌油膩酒酪、魚蝦海味等。瘙癢處應避免過度搔抓、摩擦、熱水洗燙等方式止癢,不用堿性強的肥皂洗浴。內衣應柔軟松寬,以棉織品為好。避免羽絨、尼龍及毛織品衣服貼身穿戴。陰癢患者,應保持局部清潔衛生,切忌搔抓不潔。不濫用強刺激的外涂藥物。同時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防患于未然。平時情緒逸怡,忌憂思惱怒,精神力求欣快。
2024-10-22 2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