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的發病機制及應對措施是什么
帶狀皰疹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皮膚病,可發生于身體任何部位,但以腰背為多見.故此俗稱“串腰龍”。病人感染病毒后,往往暫不發生癥狀,病毒潛伏在脊髓后根神經節的神經元中,在機體免疫功能減遲時才引起發病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開達 主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皮膚病科
-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皮膚病。發病機制涉及病毒潛伏、免疫功能減退等。應對措施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日常護理等。 1.發病機制:病毒初次感染引起水痘,痊愈后病毒潛伏在神經節。當機體免疫功能降低,如勞累、感染、創傷、惡性腫瘤等,病毒被激活,沿神經纖維遷移至皮膚,引發帶狀皰疹。 2.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泛昔洛韋等抗病毒藥物,以及甲鈷胺、維生素 B1 等營養神經藥物,還有加巴噴丁、普瑞巴林等止痛藥物。 3.物理治療:紫外線、紅外線照射等可緩解疼痛,促進水皰干涸和結痂。 4.日常護理: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穿著寬松衣物,防止摩擦皮損。 5.飲食調整:多吃蔬菜水果,補充蛋白質,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6.心理調節:患者可能因疼痛產生焦慮、抑郁,需保持良好心態,必要時尋求心理支持。 帶狀皰疹患者應及時就醫,遵循醫囑治療,注意休息和護理,促進病情恢復。
2016-08-01 19: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助理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疼痛劇烈時,可服止痛藥
2016-08-01 19: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實習醫生
九江泌尿科醫院
全科
-
病人應臥床休息
2024-10-15 0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