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的發病機制及有效治療方法有哪些
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主要發生在顏面及胸背等多脂區。有自限性,皮損多形。如粉刺、丘疹、膿皰、結節。常伴有皮脂溢出,青春期后,大多痊愈或減輕。以往痤瘡被認為是皮脂腺疾病,實質上損害包括毛囊、皮脂腺及表皮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永祥 主任醫師
成都博潤白癜風醫院
白斑
-
痤瘡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發病機制復雜,涉及多種因素,如皮脂分泌過多、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異常、痤瘡丙酸桿菌增殖、炎癥反應、遺傳因素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等。 1. 皮脂分泌過多:青春期雄激素水平升高,導致皮脂分泌增加。 2. 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異常:角質細胞過度增生,堵塞毛囊口。 3. 痤瘡丙酸桿菌增殖:在厭氧環境中大量繁殖,引發炎癥。 4. 炎癥反應:釋放炎癥因子,加重痤瘡癥狀。 5. 遺傳因素:部分患者存在遺傳易感性。 總之,痤瘡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清淡飲食、規律作息、適度運動等。同時,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堅持治療,才能有效控制痤瘡。
2016-08-01 15: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助理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由于青春期時,體內的荷爾蒙會激發毛發生長,促進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毛發和皮脂腺因此堆積許多物質,使油脂和細菌附著,引發皮膚紅腫的反應
2016-08-01 15:1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實習醫生
九江泌尿科醫院
全科
-
毛囊皮脂腺導管的角化異常造成導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礙,形成角質栓即微粉刺
2024-10-14 17: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