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發病間隔時間長且未曾治療的情況,能否治療取決于多種因素,如疾病類型、病情嚴重程度、患者個體差異、是否存在并發癥以及既往健康狀況等。 1.疾病類型:不同疾病的治療可能性和效果差異很大。例如,某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即使發病間隔長,通過規范治療仍能控制病情;但一些惡性腫瘤,如果發現較晚,治療難度會增加。 2.病情嚴重程度:病情輕微時,治療往往更容易取得良好效果;若病情嚴重,可能需要更復雜的綜合治療方案。 3.患者個體差異:個體的身體狀況、免疫功能、遺傳因素等都會影響治療效果。 4.并發癥:若伴有其他并發癥,治療會更具挑戰性,可能需要先處理并發癥。 5.既往健康狀況:患者過去的健康問題、用藥史等也會對當前的治療產生影響。 總之,對于發病間隔久且未治療的情況,應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全面檢查和評估,由專業醫生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颊咭e極配合治療,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生活習慣。
2024-10-22 17: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膽結石的成因目前國內外尚無定論。一般認為是膽囊或膽管系統感染發生病變,在膽囊或膽管內形成一種堅硬如石的物質,即“膽結石”。總的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一、與生活習慣有關。如愛靜不愛動、肥胖癥、妊娠后期的病人,因體力活動減少,腹壁松弛,內臟下垂,長期壓迫膽管,使膽汁排泄不暢,膽囊肌張力減退,致膽汁逐漸淤積、濃縮、沉積而形成結石。據有關資料統計,體重超過正常標準15%以上者,患膽結石的可能性比正常人增加5倍。二、與膽囊的慢性炎癥有關。膽囊黏膜因受濃縮的膽汁或返流的胰液刺激而發生炎癥,其壞死脫落的黏膜和細菌、病毒等構成一個核心,促使膽固醇、膽紅素沉積,久之形成結石。三、盲目節食減肥。不食早餐,喜食甜食、高脂肪類食物及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安妥明、雌激素等,均可導致膽汁成分改變。膽汁易濃縮,膽固醇呈飽和狀態,相互沉積而形成結石。英國醫學家研究發現,90%以上的膽結石患者都有吃甜食的習慣。另有報道大量節食和不食早餐者,四個月內有1/3的人患結石。四、與某些物理因素有關。作胃手術易損傷支配膽囊運動的神經,使膽囊功能降低,膽汁淤積,久之形成結石。五、膽固醇的代謝失調。妊娠晚期或產后的婦女及高脂肪飲食或糖尿病患者,其血中膽固醇含量均增高,膽汁中膽固醇含量也增高。此時若膽汁淤積,膽鹽減少,則極易形成結石。六、有不良衛生習慣,感染腸道寄生蟲者。進入膽道或膽囊內的蛔蟲其死亡后的蟲體或蟲卵皆可形成結石。日本學者對手術取出的膽紅素鈣結石進行分析,發現55%的結石是以蛔蟲卵為核心的。我國膽結石的成分中蟲卵占20%~84%不等,高發地區占70%以上。另外,居住地區、營養條件及工作環境、情緒性格都與結石形成有關。因此,要預防膽結石的產生,日常生活中就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偏食,不盲目節食,平時應多吃新鮮蔬菜及姜蔥類食物,少食高脂肪及油膩類食物,以促使膽汁流暢,促進膽固醇代謝,減少膽結石的形成?;剂四懡Y石,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在飲食方面也要科學安排,應做到“七要”與“五忌”。七要:一要多吃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綠色蔬菜、胡蘿卜、番茄、白菜等,平時應多吃些香蕉、蘋果等水果。二要用植物油炒菜,所吃的菜以燉、燴、蒸為主。三要常吃些瘦肉、雞、魚、核桃、黑木耳、海帶、紫菜等、四要多吃些能促進膽汁分泌和松馳膽道后約肌、有利膽作用的食物如山楂、烏梅、玉米須(泡茶慢慢喝)。五要吃早餐,不可空腹的時間太長。六要經常運動,防止便秘。七要減肥。五忌:一忌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如動物心、肝、腦、腸以及蛋黃、松花蛋、魚子及巧克力等。二忌高脂肪食物,如肥肉、豬油、油炸食品,油多的糕點也不宜多吃,因為過多的脂肪引起膽囊收縮,導致疼痛。三忌節假日或親友聚會時大吃大喝。因為暴飲暴食會促使膽汁大量分泌,而膽囊強烈的收縮又會引起膽囊發炎、局部絞痛等。四忌食辛辣刺激的調味品,如辣椒、胡椒等。五忌煙、酒、咖啡等,這些帶有刺激性的食品會使胃酸過多,膽囊劇烈收繳而導致膽道口括約肌痙攣、膽汁排出困難,易誘發膽絞痛。膽結石是一種古老的疾病,在1975年湖北江陵出土的公元前167年的西漢古尸中,就發現膽囊內有膽結石200余枚。中醫中藥治療膽結石已有一二千年的歷史,有著豐富的治療經驗,主要應用中藥和針刺來治療膽結石?! ?1)中藥治療:中藥治療的原則是以“理氣開郁、清熱利濕、通里攻下”為主。國內常用的中藥方很多,都是以上述原則加以演化。最好是根據各人的具體病情,給予辨證施治,但通用的成方也有一定的效用?,F舉遵義醫學院的處方為例: 排石湯:枳殼9g,木香5g,元胡15g,梔子12g,虎杖30g,金錢草30g,大黃15g。適用于肝內外膽管結石癥病人。 一般每天服1帖,分2次服用。對青壯年病人,可每天服2帖,分4次服用。從現代醫學的觀點看,中藥治療有調節膽道功能、刺激膽汁的分泌、控制感染,并排出結石的作用。 (2)針刺療法:針刺具有解痙止痛、利膽、排石、止吐等作用,但是單純用針刺治療,療效似嫌不足,一般需同時配合中藥內服。體穴取陽陵泉、中脘、丘墟、太沖、膽俞等。每次留針半小時,每天2~3次。耳穴可取神門、交感、膽囊、胰、十二指腸等?! 每诜攀瘻陀冕槾虂泶碳つ懼置诤驼{整膽道的舒縮活動,在一部分病人中取得了排石的效果,但是中醫中藥對于較大結石,排出就較困難;膽囊中的結石由于膽囊管細小,效果也不理想。因此,膽管結石大于1.5cm或膽囊結石大于0.5cm,一般就不適合用中醫中藥來治療。
2024-10-22 17:3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主要是結石的考慮!膽結石的成因目前國內外尚無定論。一般認為是膽囊或膽管系統感染發生病變,在膽囊或膽管內形成一種堅硬如石的物質,即“膽結石”。總的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一、與生活習慣有關。如愛靜不愛動、肥胖癥、妊娠后期的病人,因體力活動減少,腹壁松弛,內臟下垂,長期壓迫膽管,使膽汁排泄不暢,膽囊肌張力減退,致膽汁逐漸淤積、濃縮、沉積而形成結石。據有關資料統計,體重超過正常標準15%以上者,患膽結石的可能性比正常人增加5倍。二、與膽囊的慢性炎癥有關。膽囊黏膜因受濃縮的膽汁或返流的胰液刺激而發生炎癥,其壞死脫落的黏膜和細菌、病毒等構成一個核心,促使膽固醇、膽紅素沉積,久之形成結石。三、盲目節食減肥。不食早餐,喜食甜食、高脂肪類食物及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安妥明、雌激素等,均可導致膽汁成分改變。膽汁易濃縮,膽固醇呈飽和狀態,相互沉積而形成結石。英國醫學家研究發現,90%以上的膽結石患者都有吃甜食的習慣。另有報道大量節食和不食早餐者,四個月內有1/3的人患結石。四、與某些物理因素有關。作胃手術易損傷支配膽囊運動的神經,使膽囊功能降低,膽汁淤積,久之形成結石。五、膽固醇的代謝失調。妊娠晚期或產后的婦女及高脂肪飲食或糖尿病患者,其血中膽固醇含量均增高,膽汁中膽固醇含量也增高。此時若膽汁淤積,膽鹽減少,則極易形成結石。六、有不良衛生習慣,感染腸道寄生蟲者。進入膽道或膽囊內的蛔蟲其死亡后的蟲體或蟲卵皆可形成結石。日本學者對手術取出的膽紅素鈣結石進行分析,發現55%的結石是以蛔蟲卵為核心的。我國膽結石的成分中蟲卵占20%~84%不等,高發地區占70%以上。另外,居住地區、營養條件及工作環境、情緒性格都與結石形成有關。因此,要預防膽結石的產生,日常生活中就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偏食,不盲目節食,平時應多吃新鮮蔬菜及姜蔥類食物,少食高脂肪及油膩類食物,以促使膽汁流暢,促進膽固醇代謝,減少膽結石的形成。膽結石患者飲食患了膽結石,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在飲食方面也要科學安排,應做到“七要”與“五忌”。七要:一要多吃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綠色蔬菜、胡蘿卜、番茄、白菜等,平時應多吃些香蕉、蘋果等水果。二要用植物油炒菜,所吃的菜以燉、燴、蒸為主。三要常吃些瘦肉、雞、魚、核桃、黑木耳、海帶、紫菜等、四要多吃些能促進膽汁分泌和松馳膽道后約肌、有利膽作用的食物如山楂、烏梅、玉米須(泡茶慢慢喝)。五要吃早餐,不可空腹的時間太長。六要經常運動,防止便秘。七要減肥。五忌:一忌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如動物心、肝、腦、腸以及蛋黃、松花蛋、魚子及巧克力等。二忌高脂肪食物,如肥肉、豬油、油炸食品,油多的糕點也不宜多吃,因為過多的脂肪引起膽囊收縮,導致疼痛。三忌節假日或親友聚會時大吃大喝。因為暴飲暴食會促使膽汁大量分泌,而膽囊強烈的收縮又會引起膽囊發炎、局部絞痛等。四忌食辛辣刺激的調味品,如辣椒、胡椒等。五忌煙、酒、咖啡等,這些帶有刺激性的食品會使胃酸過多,膽囊劇烈收繳而導致膽道口括約肌痙攣、膽汁排出困難,易誘發膽絞痛?!∧懯Y之所以列入外科疾病范疇,是因為完全適合內科治療的病例不多。有的是內科治療不能收到滿意的療效或根治,有些病例外科手術是必要的。對于非手術不可的病人,應不失時機的進行手術。主要的手術治療適應癥有:①膽管結石伴有嚴重梗阻、感染、中毒性休克,或有肝臟并發癥者。②并發急性化膿性膽囊炎經治療無效,即將危及生命者。③長期發作的感染、梗阻經非手術治療無效者,應以手術治療為宜。④X線造影發現膽道有機械性梗阻(狹窄或結石嵌頓)者。⑤膽結石伴有嚴重膽囊病變者,如較大的膽囊結石,癥狀發作頻繁,膽囊管結石造成嵌頓引起積水積膿,急性化膿性及壞疽性膽囊炎或穿孔伴有彌漫性腹膜炎等。 急性阻塞性化膿性膽管炎大多伴有中毒性休克,病情兇險,如不及時治療搶救,??捎?~2天內危及生命。鑒于阻塞因素在本病的發病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來運用急診手術,切開膽總管進行有效的引流和徹底清除阻塞因素,療效迅速,患者數小時后即可脫離休克狀態,數天內即可康復。局限性肝內膽管結石伴有肝內膽管狹窄者,可考慮做肝臟部分切除手術。
2024-10-22 17:3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醫生建議:你好,膽結石是指發生在膽囊內的結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種常見病。隨年齡增長,發病率也逐漸升高,女性明顯多于男性。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習慣的改變,衛生條件的改善,我國的膽石癥已由以膽管的膽色素結石為主逐漸轉變為以膽囊膽固醇結石為主。建議你使用利膽排石片清熱利濕,利膽排石。用于濕熱蘊毒、腑氣不通所致的脅痛、膽脹,癥見脅肋脹痛、發熱、尿黃、大便不通;膽囊炎、膽石癥見上述證候者。口服:排石:一次6-10片,一日2次。忌食辛辣、生冷、油膩食物。注意日常飲食,盡量清淡點。希望我的回復可以幫到你
2024-10-22 17:3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膽結石是膽管樹內(包括膽囊)形成的凝結物,是臨床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臨床表現主要包括發作性腹痛,急性炎癥,如果結石進入膽總管后可出現下列并發癥:黃疸,膽管炎和胰腺炎等;但大部分患者可無任何癥狀. 依據結石發生部位不同,分為膽囊結石,肝內膽管結石,膽總管結石.從我國80年代初全國調查結果看,膽囊結石發生率約為52.8%,肝內膽管結石為36.2%,膽總管結石為11%. 依據結石化學成分不同,結石通常包括膽固醇結石,膽色素結石或二者的混合物(混合型結石). 膽道是膽汁生成,儲存,排送入腸的通道,膽道是人體解剖結構最復雜的區域之一,不僅膽道本身,而且與之鄰近的血管也均有眾多的變異. 膽囊是含有平滑肌及彈力纖維的囊性器官,它具有儲存膽汁,分泌,吸收膽汁成分及通過收縮運動向腸內驅送膽汁的作用.膽囊形似梨狀,寬約3~5cm,長約7~10cm,容量約為30~60ml,膽囊內部壓力可達4kpa. 膽囊的收縮有三種形式:節律性收縮,每分鐘出現2~6次;張力性收縮,由進食或其它排膽刺激引起;蠕動性收縮,發生于膽囊頸部及膽囊管,猶如括約肌樣運動.三種形式交替作用,使膽囊內的膽汁間歇地排出. 膽囊可將肝膽汁濃縮5~10倍,濃縮時,90%的水及部分電解質被重吸收. 膽汁由肝臟及膽管持續生成.膽汁是機體的一種極重要的體液,每日的生理分泌量約800~1000ml,也即每小時約30~40ml的生成量.膽汁不僅參與脂質和脂溶性維生素的消化吸收,而且還是體內許多代謝產物的內外源性有害物資的排泄途徑.通常肝膽汁色淺,稀薄,偏堿;膽囊膽汁色深,粘稠,相對偏酸.膽汁的主要成分為水,其主要溶質除了與血漿成分相似的電解質,蛋白質外,還有大量經肝臟生物轉化等處理后的經膽排泄物,其中有些是被揚棄的代謝尾產物或有害物質.膽汁成分甚為復雜,臨床上受到重視的溶質有膽汁酸鹽,膽色素,膽固醇,磷脂,脂肪酸以及膽汁中的各種電解質和酶(如堿性磷酸酶,亮氨酸氨基轉肽酶,乳酸脫氫酶,-谷氨酰轉肽酶等). 膽汁的流動取決于膽汁分泌率,膽囊和膽道括約肌以及十二指腸第二段的舒縮狀態,其流向依存于管腔各處的壓力梯度,其流速則與驅動壓成正比,與阻力成反比.膽汁的分泌率受生活習性及肝臟功能狀態影響,依不同的種屬而異,如食草動物一般高于雜食動物.[編輯本段]成因及過程 作為結石形成的一般規律,它們具有膽汁成分的析出,沉淀,成核及積聚增長等基本過程.其發病機理包括幾種要素,首先,膽汁中的膽固醇或鈣必須過飽和;其次,溶質必須從溶液中成核并呈固體結晶狀而沉淀;第三,結晶體必須聚集和融合以形成結石,結晶物在遍布于膽囊壁的粘液,凝膠里增長和集結,膽囊排空受損害有利于膽結石形成. 膽固醇結石----膽固醇結石形成的基礎為膽汁中膽固醇,膽汁酸以及卵磷脂等成分的比例失調,導致膽汁中的膽固醇呈過飽和狀態而發生成晶,析出,結聚,成石.大部分膽汁中的膽固醇來源于肝細胞的生物合成,而不是飲食中膽固醇的分泌.膽固醇結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肝細胞合成的膽汁中膽固醇處于過飽和狀態,以及膽汁中的蛋白質促膽固醇晶體成核作用,另外的因素則應歸因于膽囊運動功能損害,它們共同作用,致使膽汁淤滯,促發膽石形成.此外,目前還有一些研究顯示,膽囊前列腺素合成的變化和膽汁中鈣離子濃度的過高也可能促發膽石形成.在部分患者中,膽石形成的前提條件是膽泥生成.所謂膽泥,是由含膽固醇晶體的粘滯的糖蛋白組成.這種膽泥在超聲下可以查見,并且可能是膽絞痛,胰腺炎或膽管炎患者進行輔助檢查所能發現的唯一異常處. 膽色素結石----包括黑色結石和棕色結石兩種.黑色結石主要在患有肝硬變或慢性溶血性疾病患者的膽囊內形成,而棕色結石則既可在膽囊,又可在膽道內形成.細菌感染是原發性膽管結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原發性膽管結石在亞洲十分常見,感染源可能歸咎于寄生蟲如華支睪吸蟲或其它不太清楚的病因. 膽結石患病隨年齡增加而增加,并且好發于女性.育齡婦女與同齡男性的患病比率超過3:1,而七十歲以后則下降到2:1.懷孕,肥胖,西化的飲食,全胃腸外營養等因素可增加膽結石的患病風險.另外,人種因素亦與發病相關,如美國西部印第安人患病率超過75%,是全球膽石最高發的人群. 1983~1985年對我國26個省市11342例膽石患者調查顯示,膽石的分布,類型與地域,飲食,職業,感染相關.在飲食習慣中,凡蛋白質,脂肪,或糖類其中任何一類吃得多者,其膽囊結石或膽固醇結石發病率較高,而普通飲食或蔬菜吃的多得則膽管結石和膽色素結石增高.城市膽管結石:膽道結石約為3~5:1,農村為15:1.職業中職員膽囊結石接近70%,膽管為20%;工人中膽囊結石接近60%,膽管為30%;農民中膽囊結石僅25%,膽管占65%.膽固醇結石73%在膽囊,17%在肝內外膽管;膽色素結石62%在肝內外膽管,27%在?搖T諉攔??加?0%~20%的男子和20%~40%的女子患膽石癥,后者每年造成約10000人死亡.因與膽石有關的疾病而每年都有50多萬人的膽囊被切除,其費用超過60億美元. 造成膽結石“重女輕男”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1.喜靜少動.許多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往往呆在家里的時間多,運動和體力勞動少,天長日久其膽囊肌的收縮力必然下降,膽汁排空延遲,容易造成膽汁淤積,膽固醇結晶析出,為形成膽結石創造了條件.另外由于女性身體中雌激素水平高,會影響肝內葡萄糖醛酸膽紅素的形成,使非結合膽紅素增高,而雌激素又影響膽囊排空,引起膽汗淤滯,促發結石形成.絕經后用雌激素者,膽結石發病率明顯增多. 2.體質肥胖.許多女性平時愛吃高脂肪,高糖類,高膽固醇的飲品或零食,這一嗜好的直接成果就是身體發福,而肥胖是患膽結石的重要基礎.研究表明,體重超過正常標準15%以上的人,膽結石發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40歲以上體胖女性,是膽結石最高發人群,此時,女性雌激素會使得膽固醇更多地聚集在膽汁中. 3.不吃早餐.現代女性中不吃早餐的恐怕要比吃早餐的多,而長期不吃早餐會使膽汁濃度增加,有利于細菌繁殖,容易促進膽結石的形成.如果堅持吃早餐,可促進部分膽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貯存膽汁的黏稠度,降低患膽結石的危險. 4.多次妊娠.女性在妊娠期間膽道功能容易出現紊亂,造成平滑肌收縮乏力,使膽囊內膽汁潴留,加之妊娠期血中膽固醇相對增高,容易發生沉淀,形成膽結石的機會則大大增加,而多產婦女發病率則更高. 5.餐后零食.現在我國很多家庭可以見到這樣的情形,一家人吃完晚飯后,悠閑地坐在沙發上,邊吃零食邊聊天邊看電視.這種餐后坐著吃零食的習慣可能是我國膽結石發病率逐高的原因之一.當人呈一種蜷曲體位時,腹腔內壓增大,胃腸道蠕動受限,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膽汁排泄,飯后久坐妨礙膽汁酸的重吸收,致膽汁中膽固醇與膽汁酸比例失調,膽固醇易沉積下來. 6.肝硬化者.這與肝硬化病人身體中對雌激素滅活功能降低有關,身體中雌激素滅活功能降低,則雌激素水平較高,加上肝硬化病膽囊收縮功能低下,膽囊排空不暢,膽道靜脈曲張,血中膽紅素升高等多種因素可造成膽結石. 7.遺傳因素.遺傳因子在明確膽結石危險性方面顯然起著重要作用.膽結石在膽固醇膽石癥患者的近親中更經常產生.美國西南部的當地美國人患膽固醇膽石癥的危險性很大(>80%),這一點似乎包含一種遺傳因素.[編輯本段]癌變 膽結石是膽囊癌發病誘因.膽囊長期受慢性炎癥和膽結石內膽酸,膽堿的刺激,容易使膽囊粘膜發生癌變.由于膽囊癌患者往往都有膽結石,因此診斷時經常誤診. 膽管內的惡性腫瘤(膽管癌)可沿著膽管樹發生在任何部位,發病高峰年齡在60-65歲,主要表現為黃疸,偶爾伴有疼痛和體重丟失.膽管癌的危險因素包括華枝睪吸蟲,先天性膽管囊性擴張癥,硬化性膽管炎,潰瘍性結腸炎.膽囊癌的臨床表現和診斷與膽囊炎相似,常常在膽囊切除時偶然發現,90%膽囊癌是腺癌.一年生存率僅14%. 80%~90%膽囊癌伴膽石,膽囊癌的危險因素大多與膽結石的相同.美洲土著的一些人群有遺傳傾向,他們在較年輕時發生膽結石的頻率就很高,膽囊癌在他們當中的發病率為普通人群的5-10倍.膽結石的持續時間及嚴重程度與膽囊癌的危險因素有關.膽囊癌尤其與大結石(直徑>3cm)或有慢性炎癥的膽囊壁的鈣化(瓷膽囊)有關,這些發現因此被許多專家認為是膽囊切除術的指征,即使是無癥狀的患者也可行膽囊切除術.然而,由于膽囊腺癌在膽結石病人中的發生率小于l/1000,因此目前對膽囊癌的預防在大多數患有無癥狀膽石的病人不被看作是膽囊切除的指征.[編輯本段]預防 飲食調控是防止膽石癥,膽囊癌發生的最理想預防方法.預防膽結石應注意飲食調節,膳食要多樣,此外,生冷,油膩,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助濕生熱,使膽汁淤積,也應該少食. 這也就從反方面提醒大家,雖然生活條件在不斷的提高,親朋好友間聚會也逐漸增多.不少人節日期間“吃大餐”機會多,吃大魚大肉的頻率也很高,暴飲與肥膩成了膽結石等結石病的主要誘因.一些經常忙應酬,過夜生活,長期出差的男性甚至會發生腎結石.專家認為,一般40歲左右的人體內都有不同程度的結石,但小結石一般可通過自身的排泄機能逐步排出,只要注意合理飲食,大多可避免結石的疼痛及手術之苦. 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魚類及海產類食物則有助于清膽利濕,溶解結石,應該多吃. 生活要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經常參加體育活動,按時吃早餐,避免發胖,減少妊娠次數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預防措施.每晚喝一杯牛奶或早餐進食一個煎雞蛋,可以使膽囊定時收縮,排空,減少膽汁在膽囊中的停留時間. 最近的研究還發現,堅果的攝取似乎能降低患膽結石的危險.健康飲食的脂肪來源,有大部分是來自于堅果類. 膽囊結石形成的原因較為復雜,但膽汁中成分的改變,特別是膽鹽與膽固醇在膽汁中含量的變化,是膽結石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正常情況下,這二者在膽汁中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膽固醇是溶解狀態,隨膽汁排出.如果膽鹽過少,或者膽固醇過多,二者失去正常的比例關系,膽固醇便處于過飽和狀態,膽汁中過多的膽固醇便沉淀下來,形成結石. 如同時膽囊還有炎癥,蛔蟲卵,壞死組織及膽色素者,結石就更易形成.而糖可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胰島素可使膽固醇增加,導致膽汁中膽固醇處于過飽和狀態,促使膽結石形成. 有人曾對267名膽石癥病人及600名健康人的飲食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吃糖越多,膽結石發生率就越高. 因此,預防膽結石的發生,必須少食糖. 以上預防膽結石總結如下: ?。?)有規律的進食(一日三餐)是預防結石的最好辦法,因為在禁食時膽囊中充滿了膽汁,膽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膽汁變濃,此時膽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膽汁的粘稠度亦增加,終于形成膽泥.如果過食,當食物進入十二指腸時,反應性地分泌膽囊收縮激素,使膽囊收縮,這時大量的粘稠和含水量有膽泥的膽汁被排出到達腸內.因此可以防止結石的形成. ?。?)選擇合理的飲食結構,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習慣.適當食用纖維素豐富的飲食,以改善膽固醇的排泄,防止結石的形成. (3)保持膽囊的收縮功能,防止膽汁長期郁滯.對長期禁食使用靜脈內營養的病人,如膽囊收縮素等. (4)積極治療能引起膽囊結石的一些原發病,如溶血性貧血和肝硬變,因為這些病易誘發膽囊膽色素類結石.[編輯本段]檢查和診斷 1.超聲檢查 2.口服或靜脈膽囊造影 3.計算機斷層掃描(CT) 4.經內鏡逆行膽胰管造影術(ERCP) 5.經皮肝穿刺膽道造影(PTC) 6.超聲內鏡(EUS) 7.核磁共振膽管成像MRCP 8.螺旋CT膽管成像 9.放射性核素掃描[編輯本段]治療 (一)膽結石的非手術療法 1.溶石療法(口服膽酸等藥物溶石):形成膽囊結石的主要機理是膽汁理化成分的改變,膽汁酸池的縮小和膽固醇濃度的升高.通過實驗發現予口服鵝去氧膽酸后,膽汁酸池便能擴大,肝臟分泌膽固醇減少,從而可使膽囊內膽汁中膽固醇轉為非飽和狀態,膽囊內膽固醇結石有可能得到溶解消失.1972年Danjinger首先應用鵝去氧膽酸成功地使4例膽囊膽固醇結石溶解消失.但此藥對肝臟有一定的毒性反應,如谷丙轉氨酶有升高等,并可刺激結腸引起腹瀉. 目前溶石治療的藥物主要是鵝去氧膽酸和其衍生物熊去氧膽酸.治療適應證:①膽囊結石直徑在2cm以下;②膽囊結石為含鈣少的X線能透過的結石;③膽囊管通暢,即口服膽囊造影片上能顯示有功能的膽囊;④病人的肝臟功能正常;⑤無明顯的慢性腹瀉史.治療劑量為每日15mg/g,療程為6~24個月.溶解結石的有效率一般為30~70%.治療期間每半年作B超或口服膽囊造影1次,以了解結石的溶解情況.由于此種溶石治療的藥物價值昂貴,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和毒性反應,又必須終生服藥,如停藥后3個月,膽汁中膽固醇又將重新變為過飽和狀態,結石便將復發,據統計3年復發率可達25%,目前此種溶石治療還有一定的限制.此外,一些新的藥物,如Rowachol,甲硝唑(metronidazole)也有一定的溶石作用.苯巴比妥與鵝去氧膽酸聯合應用常能增加溶石效果.1985年更有人報告應用經皮肝穿刺膽囊插管注入辛酸甘油單脂或甲基叔丁醚,直接在膽囊內溶石,取得一定的療效. 2.接觸溶石(經PTC注入辛酸甘油單酯等藥物溶石) 3.體外沖擊波震波碎石(ESWL):1984年Lauerbwch首先采用體外沖擊波治療膽石癥(extracorporealshockwave-lithotripsy,簡稱ESWL).常用的震波碎石機為EDAPLT-01型,該機由鑲嵌在一個拋物面圓盤上的320枚壓電晶體,同步發出震波,形成寬4mm,長75mm的聚集區,聲壓為9×107PZ.一般采用1.25~2.5次/sec的沖擊頻率,100%的治療功率,歷時60~75分鐘,膽囊內結石便可粉碎.此外,還采用B型超聲實時成象,對結石定位,并監控碎石的過程. 用震波碎石方法治療膽囊結石的主要適應證為膽囊內膽固醇結石,口服膽囊造影顯示為陰性結石,結石直徑在12~15mm者不超過3枚,直徑在15~20mm者僅1枚,并要求有一個正常的膽囊收縮功能.上海醫科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自1988年1月起已應用EDAP-LT01型震波碎石機治療687例膽囊結石病例,結石粉碎率為98%.一震波治療后1,2,3,4和6個月膽囊結石的消失率分別為27%,33%,40%,45%和50%.治療后的副作用輕微,如右上腹隱痛不適(45%),膽絞痛(16%)和乏力等,未發現肝,膽,胰和胃腸道等臟器損害的并發癥. 為提高結石粉碎后的消失率,在震波前后服用熊去氧膽酸(UDCA)8mg/kg/d,以達到碎石和溶石的協同作用.結石消失后為鞏固療效,可繼續服用半年.此法安全有效,仍有約11.2%結石復發率,治療費用昂貴,治療適應范圍嚴格,均屬不足之處. 4.體內接觸碎石(經膽道鏡置入液電碎石機,激光等能源接觸碎石) 5.經內鏡微創手術取石碎石 6.中醫藥溶石碎石促排石 (二)膽結石的手術療法 1.傳統開腹手術切除膽囊取石 2.開腹探查膽管取石 3.腹腔鏡微小切口切除膽囊 4.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探查膽管取石[編輯本段]肝膽管結石有些什么臨床特點 肝膽管結石是指肝內膽管系統產生結石,所以,又稱肝內膽管結石.常與肝外膽管結石合并存在,但也有單純的肝內膽管結石,又稱真性肝內結石癥.近年來,肝內膽管結石的病例越來越多,在國內報道的474例經手術證實的膽石病中,這種結石占15.4%.多數伴有膽總管結石.結石的分類多屬膽紅素結石. 肝膽管結石多有黃綠色塊狀或“泥沙樣”結石的成分,多為膽紅素鈣.結石中心??烧业交紫x卵,所以有的醫師認為肝膽管結石系由膽道蛔蟲,細菌感染致膽管阻塞所致. 肝膽管結石以左葉肝管居多,肝左外葉上,下段肝膽管匯合處的膽管略為膨大,結石多停留在該處,右側肝膽管結石多見于右后葉膽管內.臨床特點多表現為: (1)患者年齡較膽囊結石患者為輕,部分病人與肝內膽管先天的異常有關.患者常自幼年即有腹痛,發冷,發熱,黃疸反復發作的病史. (2)對肝功能有損害,而膽囊功能可能正常.反復發作期可出現多種肝功能異常,間歇期堿性磷酸酶上升;久病不愈可致肝葉分段發生萎縮和肝纖維化. (3)腹痛,黃疸,發熱是主癥,但很少發生典型的劇烈的絞痛. (4)并發癥多且較嚴重.較常見的有化膿性肝內膽管炎,肝膿腫,膽道出血等. (5)膽造影可顯示肝內膽管擴張而無肝外膽管擴張,肝管內有小透亮區.[編輯本段]膽結石的飲食療法 膽囊結石形成的原因較為復雜,但膽汁中成分的改變,特別是膽鹽與膽固醇在膽汁中含量的變化,是膽結石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正常情況下,這二者在膽汁中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膽固醇是溶解狀態,隨膽汁排出.如果膽鹽過少,或者膽固醇過多,二者失去正常的比例關系,膽固醇便處于過飽和狀態,膽汁中過多的膽固醇便沉淀下來,形成結石. 如同時膽囊還有炎癥,蛔蟲卵,壞死組織及膽色素者,結石就更易形成.而糖可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胰島素可使膽固醇增加,導致膽汁中膽固醇處于過飽和狀態,促使膽結石形成. 有人曾對267名膽石癥病人及600名健康人的飲食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吃糖越多,膽結石發生率就越高. 因此,預防膽結石的發生,必須少食糖. 要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寄生蟲感染. 宜進食低脂肪飲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可食豬瘦肉,雞肉,鴨肉,蛋清. 忌食油炸食物,動物脂肪及內臟,慎食蛋黃,魚,甲殼類動物. 忌煙酒及辛辣食物. 飲食調理 飲食治療的目的是達到抑制結石的生成和緩解結石梗阻引起的疼痛.飲食治療的原則是: 熱量供給要滿足生理需要,但要防止超量,一般為1500~2400千卡. 限制脂肪,避免刺激膽囊收縮以緩解疼痛.手術前后飲食中的脂肪應限制在20克左右,隨病情好轉可略為增加,以改善菜肴色香味而刺激食欲.忌用油膩,煎,炸以及脂肪多的食物,如肥豬肉,羊肉,填鴨,肥鵝,黃油,油酥點心,奶油蛋糕等.[編輯本段]膽結石飲食預防的十種方法 1多喝水,不憋尿 不要憋尿,多喝多尿有助于細菌,致癌物質和易結石物質快速排出體外,減輕腎臟和膀胱受害的機會. 2少喝啤酒 有人認為啤酒能利尿,可防止尿結石的發生.其實,釀啤酒的麥芽汁中含有鈣,草酸,烏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等酸性物質,他們相互所用,可使人體內的尿酸增加,成為腎結石的重要誘因. 3肉類,動物內臟要少吃 控制肉類和動物內臟的攝入量,因為肉類代謝產生尿酸,動物內臟是高嘌呤食物,分解代謝也會產生高血尿酸,而尿酸是形成結石的成份.因此,日常飲食應以素食為主,多食含纖維素豐富的食品. 4少吃食鹽 太咸的飲食會加重腎臟的工作負擔,而鹽和鈣在體內具有協同作用,并可以干擾預防和治療腎結石藥物的代謝過程.食鹽每天的攝入量應小于5克. 5慎食菠菜 據統計,90%以上的結石都含鈣,而草酸鈣結石者約占87.5%.如果食物中草酸鹽攝人量過多,尿液中的草酸鈣又處于過飽和狀態,多余的草酸鈣晶體就可能從尿中析出而形成結石.在食物中,含草酸鹽最高的是菠菜,而菠菜又是人們常吃的蔬菜之一? 6睡前別喝牛奶 由于牛奶中含鈣較多,而結石中大部分都含有鈣鹽.結石形成的最危險因素是鈣在尿中濃度短時間突然增高.飲牛奶后2~3小時,正是鈣通過腎臟排除的高峰,如此時正處于睡眠狀態,尿液濃縮,鈣通過腎臟較多,故易形成結石. 7不宜多吃糖 服糖后尿中的鈣離子濃度,草酸及尿的酸度均會增加,尿酸度增加,可使尿酸鈣,草酸鈣易于沉淀,促使結石形成. 8晚餐早吃 人的排鈣高峰期常在進餐后4~5小時,若晚餐過晚,當排鈣高峰期到來時,人已上床入睡,尿液便潴留在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致使尿中鈣不斷增加,容易沉積下來形成小晶體,久而久之,逐漸擴大形成結石. 9多吃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含維生素B1及維生素C,它們在體內最后代謝產物是堿性的,尿酸在堿性尿內易于溶解,故有利于治療和預防結石. 10減少蛋白質的攝入 有研究表明高蛋白飲食可增加尿結石的發病率.因此節制食物中的蛋白質,特別是動物蛋白質,對所有結石患者都是有益的.[編輯本段]哪些人容易患膽結石? 答:膽結石是一種常見病,我國人群中發病率在15%左右.醫學研究發現下列人較易患膽結石. 1,膽結石病人中女性占70%,且懷孕次數越多,發病率越高.其原因是由于女性身體中雌激素水平高,會影響肝內葡萄糖醛酸膽紅素的形成,使非結合膽紅素增高;雌激素又影響膽囊排空,引起膽汗郁滯,這樣極易形成結石.絕經后用雌激素者,膽結石發病率增多.肥胖者體重超過正常標準15%者,膽結石的發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20歲至30歲的肥胖女性膽結石發生率比正常體重的同齡人高6倍,60歲以上的肥胖女性40%有膽囊疾病和膽結石.其原因是肥胖者大多脂肪和膽固醇攝入過多,加之肥胖者大多活動少,易生膽結石. 2,飲食偏葷喜甜者,其脂肪和膽固醇攝入多,易形成膽固醇結石.甜食過多又促進胰島素分泌,會加速膽固醇沉積. 3,經常不吃早餐會使膽酸含量減少,膽汗濃縮,利于結石形成. 4,蛔蟲感染者不注意飲食衛生感染蛔蟲病者,蛔蟲逆流至膽道產卵或死亡后,就會成為結石核心,生成結石. 5,肝硬化者肝硬化病人膽結石的發生率明顯高于正常人,這與肝硬化病人身體中對雌激素滅活功能降低,身體中雌激素滅活功能降低,身體中雌激素水平較高,以及又有慢性溶血,膽囊收縮功能低下,膽囊排空不暢,膽道靜脈曲張,血中膽紅素升高等多種因素有關.[編輯本段]多發型膽結石常識 膽結石很大一部分患者是沒有癥狀的,我們把這種情況稱為“隱性結石”,“無癥狀膽囊結石”,又稱“膽囊安靜結石”,這種情況常常在健康檢查或診治其他疾病被偶然發現,而這時常常已經轉化為多發型膽結石. 膽囊多發結石的診斷: 多發型膽結石的診斷一般都是根據病史,如常有右上腹部疼痛,并向右肩部放射,伴有發熱等癥狀做出初步診斷,然后通過B超檢查進行確診,B超能夠清晰地顯示膽囊,對膽囊結石的診斷率高達95%以上;所以,對懷疑有膽囊結石的病人,一般選用B超檢查,即可明確診斷. 多發型膽結石預防: 因為結石的緣故,固然要禁嘴很多,像酒及含酒精類飲料,而且要做到飲食要規律,早餐要吃好,膽固醇攝入過多,可加重肝膽的代謝,清理負擔,并引起多余的膽固醇在膽囊壁結晶,積聚和沉淀,從而形成結石,所以,膽囊息肉患者應降低膽固醇攝入量,尤其是晚上,應避免進食高膽固醇類食品如:雞蛋(尤其是蛋黃),肥肉,海鮮,無鱗魚類,動物內臟等食品.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平時喝水時,捏少許山楂,沙棘,銀杏,絞股藍草放入水杯中當茶飲用. 多發型膽結石的治療: 多發型膽結石的碎石就是利用碎石儀器所產生的機械沖擊波(震波),此震波以聲波前進,具有較高的能量和壓力,可以擊碎人體內的結石.這主要是由于膽道系統本身的解剖因素所致,膽囊內的碎結石首先要借助膽囊收縮功能和膽汁一起通過膽囊管排入膽總管,再在膽總管的壓力及膽流作用下將碎石通過奧狄氏括約肌排入十二指腸.即使碎石很成功,如果在排石的過程中受到阻礙,就會引起一系列并發癥.一般來說,膽道不透光結石,巨大結石(直徑大于3厘米),膽囊功能不全及膽道狹窄或阻塞者不宜碎石,否則不僅達不到良好的碎石目的,反而給病人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和經濟上的損失.[編輯本段]膽結石治療方法 目前膽結石治療方法有很多:外科手術治療,體外震波碎石等.對于特定的某一類結石,以上方法雖有一定療效,但都不可以避免殘余結石和結石再生.“分娩排石法”的療效非常確切,解決了這個難題,大量臨床觀察結果表明,它具有止痛,排石,消炎,利膽四大功效;同時具有起效快,療效好,療程短,不需忌口等優點,是膽結石患者的首選. 問:何謂“分娩排石法”? 答:“分娩排石法”又名“膽管擴張法”,是王長根醫師精心研制的中藥及金錢膽通口服液排石過程的形象描述.整個過程類似于婦女分娩的過程.包括以下幾個步驟:服用中藥及金錢膽通后膽汁分泌增加,同時膽囊在藥物作用下收縮,產生壓力使結石移位,將結石逐步推向總管口,此時,膽總管口松弛,有利于結石的排出.整個過程已在動物模型中得到驗證.該療法系非創傷性治療,服藥期間不用住院,不用手術,不用忌口(雞,鴨,肉,蛋,年糕,粽子等均可享用),無毒付作用的特效療法.它不但能排石,而且能使膽囊炎癥消除,膽囊功能恢復,肝臟膽汁分泌正常,肝臟功能恢復正常. 問:“分娩排石法”的適應癥有哪些? 答: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肝內膽管結石;膽道手術后殘余結石及再生結石;結石所致的阻塞性黃疸;慢性膽囊炎等. 問:“分娩排石法”在治療方法上有什么特點? 答:“分娩排石法”具有五大特點: 1,快速止通: 膽石癥發作時會引起劇烈的絞痛,有時會向肩背部放射,可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以往常規的消炎,解痙治療往往只能暫時緩解癥狀,對反復發作的疼痛無能為力,使患者極為痛苦.而中藥及金錢膽通在口服后5-10分鐘即可發揮止痛作用,據觀察其止痛效果優于杜冷丁. 2,高效排石: 肝膽結石癥是目前現代醫學公認的難題之一.常規治療方法往往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而“分娩排石法”的中藥及金錢膽通經國內外四十余萬患者親身驗證,排石較其他進口及國產藥物具有領先性. 3,利膽消炎: 膽石癥狀往往伴有急慢性膽囊炎的發生,而結石一旦堵塞膽總管,患者將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鞏膜,皮膚黃染),使用“分娩排石法”中藥及金錢膽通后,一方面可以排出結石,暢通膽管,黃疸自然快速消退;另一方面,中藥及金錢膽通可以促使膽汁大量分泌,而對肝膽來說,膽汁本身就是最佳的“消炎藥”,同時也避免了對抗生素的過分依賴,在經濟上也為患者減輕了負擔. 4,無須忌口: 膽石癥患者必須進行嚴格的飲食控制,這幾乎是人所共知的“常識”.現在,“分娩排石法”的中藥及金錢膽通的面市將打破這一“常規”,讓眾多膽石癥患者面對美食的誘惑不再“無所適從”.無論在治療期還是恢復期,無論是雞,鴨,肉,蛋,年糕,粽子,患者都可以放心大膽地大快朵頤. 5,預防復發: 膽結石是很難完全治愈的頑疾,很多患者在經過治療(包括手術)后的一段時間后出現復發,結石增大,疾病加重等情況,使患者苦不堪言.“分娩排石法”的中藥及金錢膽通可以促進膽汁分泌,改善膽汁成分,減少結石形成機會,可有效防止膽結石進一步發展和再生. 問:“分娩排石法”對于較大的結石(直徑>1cm)是否有效? 答“有效.專家曾經斷言:直徑超出1厘米的結石將無法推出.但在使用“分娩排石法”中藥及金錢膽通成功排石的四十余萬例患者中排出直徑大于1CM結石的實例屢見不鮮.那么,“巨石”是如何排出的呢?其實,大多數結石(尤其是膽色素結石)在管內是柔軟的,膽囊收縮時,膽結石在壓力作用下被擠壓變形,通過松弛的膽管,整個過程類似“擠牙膏”.膽結石排出膽管進入腸道后,在腸道的蠕動下逐步再次形成“巨石”. 問:“分娩排石法”對肝內膽管結石是否有效? 答:有效.“分娩排石法”對肝內泥沙樣結石的排石作用主要在于促使膽汁的大量分泌,膽汁的流動就象對肝內膽管的“沖刷”,泥沙樣結石逐步匯聚后在膽囊收縮作用下得以排出. 問:如何辨認排出的膽結石? 答:膽結石一般具有以下四個特點:軟,輕,松,黃. “軟”:膽結石大多質地較軟,排出體外后表面會硬化,但里面仍然是軟的.“輕”:可以漂浮在水面.“松”:結構疏松,易碎.“黃”:將結石在白紙上粉碎后可見黃色痕跡. 問:服用“分娩排石法”排石后是否會復發? 答:根據已經進行的四十余萬例病例觀察,“分娩排石法”的療效非常確切,大部分患者服用“分娩排石法”后均不再復發.可以肯定的是:每年服用1-2個療程的“分娩排石法”有助于促進肝膽功能恢復正常,預防膽石癥的復發和控制其進一步發展. 問:服用“分娩排石法”的中藥及金錢膽通治療肝膽結石的療程應該如何控制? 答:50天為一療程.根據福建省中醫藥研究院臨床藥理基地進行的480例臨床研究顯示:“分娩排石法”一療程的有效率達98%.很多患者服用5-10分鐘后疼痛即可緩解,最快1-2天可以開始排石.當然,針對不同的患者的具體病情,最終應由醫生決定最佳治療方案. 正確判斷某些特殊檢查結果 1.關于膽囊膽管聯合造影通常認為,本檢查對膽結石發現率較高,但有的患者雖確有膽結石,而檢查結果卻是膽囊膽管不顯影或結石陰性.這是因為:(1)有嚴重肝功能障礙或高度阻塞性黃疸時,肝臟不能排泄造影劑到膽囊膽管;(2)患者過度肥胖時,造影劑如用量不足,則膽囊膽管顯影較淡,結石不易看清;(3)在患幽門梗阻,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疾病時,如用口服造影劑,則造影劑不能被很好吸收,顯影常不佳;(4)妊娠后期或哺乳期,造影劑易進入乳腺內,膽囊膽管內的造影劑可減少;(5)膽囊膽管因某種生理或病理原因,排空太快或充盈太慢,當攝像時造影劑已排空或尚未進入膽囊膽管;(6)奧狄括約肌松弛,致膽管內壓力降低,膽汁及造影劑直接自膽管流入腸道,而不進入膽囊,膽管內造影劑所存無幾;(7)長期素食者,膽汁蓄積在膽囊內不排出,新膽汁及造影劑不能進入膽囊;(8)患慢性膽囊炎時,因膽囊壁增厚可影響顯影的清晰度.鑒于以上情況,如膽囊膽管不顯影或結石陰性時,倘未能排除系上述原因所致,不要輕易放棄膽結石診斷的可能. 2.關于B超檢查此項檢查對膽結石的發現率雖可高達90%以上,但并非100%,換言之,即少數病例仍有漏診或假陰性.原因是:(1)結石較小或泥沙樣結石,光團及聲影不明顯;(2)由于結石對膽囊壁的刺激可引起炎癥,致使膽囊壁的回聲亦較強,如當聲束的投射角度恰處于炎癥較重的膽囊壁之后時,結石回聲與膽囊壁回聲發生重疊,可被誤認為是膽囊壁而漏診;(3)膽囊隱蔽或位置異常,不易探到;(4)膽囊萎縮或結石充滿膽囊,膽囊內膽汁與結石的明顯差別消失,致膽囊輪廓模糊不清,結石不易辨認;(5)肥胖者的膽囊常顯示不清;(6)儀器靈敏度過高,特別是遠場增益太大時,膽囊附近組織的回聲增強后,容易干擾結石回聲;(7)操作者經驗不足.故如B超檢查結石陰性,應充分考慮是否為上述某種原因所致,只有在排除這些原因之后,才能對結石作出否定的診斷. 3.關于CT掃描檢查本檢查法膽結石發現率不如膽囊膽管聯合造影和B超檢查高,因膽囊膽管是中空器官,內含空氣,可影響其檢查效果.故不能根據CT掃描結果陰性,便否定結石的存在. 可見,上述3種特殊檢查(也是目前對膽結石最主要的檢查方法),均有某些局限性,不能過分依賴.對其局限性要有充分認識,方可避免或減少漏診和誤診. 警惕臨床表現不典型的病例 本病有些病例臨床表現不典型,這是容易造成漏診或誤診的另一原因.這些病例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1.無癥狀和體征此種類型(又稱靜止型)的患者,主要是在健康體檢時,作常規B超檢查才被發現,平時無任何癥狀和體征,此種患者極易漏診. 2.無發作誘因通常情況下,膽絞痛發作常因吃油膩食物誘發,但我們發現有些病例并無誘因而突然發病,這種情況常易誤診為膽道蛔蟲癥. 3.無右上腹疼痛癥狀膽石癥右上腹絞痛是首發或主要癥狀,但有的患者發病時右上腹無疼痛,一開始即出現黃疸和高熱.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老年人,可能與老年人的疼痛感覺閾生理性減退有關. 4.黃疸呈進行性加重膽結石發作時引起的黃疸,一般規律是時輕時重,呈波動性.但有些本病患者的黃疸呈進行性加重,無緩解和波動現象,很易誤診是膽管系統腫瘤,這主要是結石阻塞了膽管并且嵌頓較緊所致. 5.既往無膽絞痛反復發作史診斷本病時,既往有膽絞痛反復發作史是重要診斷依據之一.但有的病例第一次膽絞痛發作即是本病,易誤診為其他急腹癥.因為反復發作總有第一次. 對上述表現不典型的病例,醫生和患者及其家屬必須充分認識,并提高警惕,臨診時如能想到本病也可能有這些不典型表現,醫患配合并進一步深入檢查,就可大大減少誤診或漏診的發生. 要區分膽結石和膽囊炎 ??急性膽囊炎,可出現右上腹撐脹疼痛,體位改變和呼吸時疼痛加劇,右肩或后背部放射性疼痛,高熱,寒顫,并可有惡心,嘔吐.慢性膽囊炎,常出現消化不良,上腹不適或鈍疼,可有惡心,腹脹及噯氣,進食油膩食物后加劇. ??膽石癥的表現很多與膽石的大小和部位有關.如果結石嵌入并阻塞膽囊管時,可引起膽絞痛,中上腹或右上腹劇烈疼痛,坐臥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蒼白,惡心,嘔吐,甚至出現黃疸和高熱.但也有癥狀不典型,不感疼痛的,稱"無疼性膽石". ??膽囊炎并發膽石癥者,結石嵌頓時,可引起穿孔,導致腹膜炎,疼痛加重,甚至出現中毒性休克或衰竭.膽囊炎膽石癥可加重或誘發冠心病,引起心肌缺血性改變.專家認為:膽囊結石是誘發膽囊癌的重要因素之一.膽囊炎膽石癥??梢鹨认傺?由膽道疾病引起的急性胰腺炎約占50%.困此,膽囊炎要及時調治.[編輯本段]體外超聲波碎石 體外超聲波碎石是一種新的治療手段. 在有選擇的病人中,平均經1-2年的治療,絕大多數病人的結石可以破碎,被排出體外,約半數病人的結石可以排凈.但停止治療之后很多病人的膽囊結石又會重新出現.而且在排石過程中,隨時有碎石掉到膽管中排不出去,從而誘發危險的膽總管結石的可能性,因此采用此種方法應該慎重,權衡利弊.
2024-10-23 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