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20 歲出現腋毛、胡須少,未變聲,陰莖短小,可能與遺傳、激素水平、營養不良、疾病影響、發育遲緩等因素有關。 1. 遺傳:遺傳因素在個體的生長發育中起著重要作用。如果家族中有類似情況,可能會遺傳給下一代。 2. 激素水平:雄激素對于第二性征的發育至關重要。若體內雄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導致上述癥狀。 3. 營養不良:長期營養不均衡,缺乏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會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 4. 疾病影響:某些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垂體疾病等,可能影響內分泌,進而影響性征發育。 5. 發育遲緩:每個人的發育速度不同,部分人可能發育較晚,但一般也有一定的限度。 出現這些情況應引起重視,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的內分泌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激素水平檢測、甲狀腺功能檢查等,以明確原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22 17:5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1.5歲女嬰的正常身高,體重標準范圍是:身高72.7-86.1CM,體重7.8-12.3KG.1歲左右的寶寶身體發育快,只要營養好,睡眠足,適當的活動,體格也會達標的.1歲此時寶寶將陸續長出十幾顆牙齒,主要食物也逐漸從以奶類為主轉向以混合食物為主,此時寶寶的消化系統尚未成熟,因此還不能給寶寶吃大人的食物,要根據寶寶的生理特點和營養需求,為他制作可口的食物,保證獲得均衡營養.應該注意的是:一,寶寶的胃容量有限,宜少吃多餐.二,多吃蔬菜,水果.寶寶每天營養的主要來源之一就是蔬菜,特別是橙綠色蔬菜,如:西紅柿,胡蘿卜,油菜等.可以把這些蔬菜加工成細碎軟爛的菜末炒熟調味,給寶寶拌在飯里喂食.要注意水果也應該給寶寶吃,但是水果不能代替蔬菜,每天應吃蔬菜,水果共150-250克.三,適量攝入動植物蛋白.在肉類,魚類,豆類和蛋類中含有大量優質蛋白,可以用這些食物飩湯,或用肉末,魚丸,豆腐,雞蛋羹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喂寶寶.每天應吃肉類40-50克,豆制品25-50克,雞蛋1個.四,每天應保證攝入250-600ML的奶量,這一時期奶仍是寶寶不可缺少的食物,可淇金鉆配方奶粉中營養豐富,特別是富含鈣,其中的CPP能更好的促進鈣,鐵,鋅吸收,特含有的乳鐵蛋白是母乳中最重要的活性物質之一,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促進鐵吸收,促進生長發育等五,粗糧細糧都要吃,可以避免維生素B1缺乏癥.主食可以吃軟米飯,粥,小饅頭,小餛飩,小餃子,小包子等,每天攝入量在150克左右即可.
2024-10-22 17:5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腦發育遲緩綜合征主要表現為智力落后.患兒可能有以下病史:父母為近親婚配;母親懷孕年齡在16歲以下或40歲以上;母親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母親在懷孕早期有病毒感染史;母親有習慣性流產,先兆流產,妊娠高血壓,羊水過多史;生產過程為早產,急產,引產,剖腹產小兒;出生后有新生兒窒息,缺氧,核黃疸等病史.這種疾病目前來說還是醫學上的難題呢,所以你所說哦的松花粉也僅僅是緩解的作用,絕對不要把疾病全部都寄托在這種藥物身上,還是應該去正規的醫院找個專科看看.按照原則上說,本病應在妊娠16~20周時用羊水作染色體及生化檢查,及時發現智力低下原因,必要時可終止妊娠.對可以治療的疾病爭取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減輕對智力的影響.對早產,窒息,缺氧,核黃疸的患兒應積極搶救.對患兒要耐心,細致地加強語言和運動訓練,使患兒能生活自理,從事簡單的勞動腦發育遲緩綜合征是造成殘廢的最大一組疾病,一旦導致腦組織嚴重損害,治療極為困難,故早期預防極為重要.做到不要近親婚配;懷孕年齡不可過大或過小;對有精神病家族史或男女一方為腦發育遲緩綜合征者,盡可能節育;對孕婦要做好產前檢查和孕期保健,預防感染,酌情處理慢性疾病;預防可能影響腦發育的產前,產時及產后的各種不良因素
2024-10-22 17:5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醫生建議:你可能是體內缺少維生素D或者是雄激素了,建議你去查一下激素六項比較好一點。可以去查下自己的體內激素,看下是不是不夠呢,或者是那里有病變了。
2024-10-22 17:5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如何科學地喂養嬰幼兒4個月之后,就要給嬰兒添加輔食了.從此,喂養嬰兒不再只是吃母乳或配方奶粉這么簡單了,媽咪要開動腦筋,變著花樣給嬰兒做飯,還有那么多成品輔食供媽咪選擇.4-12個月嬰兒還應該以吃母乳或配方食品為主,這時候的“飯”只是輔食——輔助食品;1-3歲的嬰兒才開始正式進入“吃飯”階段.嬰兒的“吃”可是件大事,吃得好,吃得營養均衡,嬰兒才能健康成長.別小看了“吃”,這里面可有大學問:幼兒在出生的最初的幾個月靠吃母乳或者配方食品就能滿足身體的需求,這段時間新媽咪在幼兒的喂哺問題上最省心,只要保證給幼兒提供足夠的奶就可以了.隨著幼兒月齡的增加,給幼兒及時添加輔食提上了日程,什么該吃,什么不能吃,什么時候開始吃……這些看似瑣碎,對幼兒卻至關重要的問題開始困擾新媽咪……應該給嬰兒添加輔食的信號:1,嬰兒的頭可以直起來,并且能夠自由轉動.2,嬰兒能夠靠著坐起來.3,當食物靠近嘴邊,嬰兒的舌頭不是總把食物頂出來.4,當媽咪吃東西的時候,嬰兒想要抓或者舔自己的嘴唇,對新食物表現出興趣.5,之前嬰兒的身高體重指標一直正常,最近卻落后于標準.什么時候開始給嬰兒添加輔食?一般來說,嬰兒在4-6個月的時候,消化系統才基本可以接受半固體或者固體的食物.過早地給嬰兒添加輔食會增加過敏的危險,也容易讓嬰兒嗆著.其實,嬰兒在準備好嘗試吃奶之外的食物時,會給媽咪一些信號,只要媽咪注意觀察一下,很容易就可以判斷是否該給嬰兒添加輔食了.怎樣給嬰兒添加輔食?選擇上午兩次喂奶之間讓嬰兒開始嘗試新食物,因為在嬰兒很餓的時候,可能沒有心思品嘗從來沒吃過的東西.或者可以在嬰兒吃奶的時候,先讓嬰兒吃一半量的奶,再接著喂一點點米粉,最后再讓嬰兒把剩下的奶吃完.不要選擇嬰兒心情不好的時候開始嘗試新食物,這樣很有可能嬰兒會不配合.為嬰兒選一個合適的勺子,最好是專門為嬰兒設計的頭比較小而平的勺子.記住不要用不銹鋼勺子,因為嬰兒不會喜歡那種硬硬的質地,而且導熱很快,塑料小勺是最理想的選擇.喂嬰兒的時候要讓嬰兒舒適地靠坐起來,或者坐在媽咪的腿上,不過最好能給嬰兒準備一套嬰兒餐椅,從一開始就訓練嬰兒在固定的地方吃東西,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千萬不要讓嬰兒躺著吃東西,雖然最初這樣嬰兒會比較容易把食物咽下去,可是躺著吃會讓嬰兒更容易嗆著.不要給嬰兒用奶瓶吃米粉,不僅會使嬰兒嗆著,而且還不容易控制嬰兒的食量,讓嬰兒吃得太多.母乳或者配方食品還是嬰兒最主要的食物,如果嬰兒吃奶量減少,或者不愿意吃奶,說明輔食添加過多,要調整輔食量,保證嬰兒喝足夠的奶.每次只給嬰兒嘗試一種食物,媽咪要注意觀察嬰兒的反應,如果出現嘔吐,腹瀉,呼吸困難,皮膚過敏等癥狀,可能是嬰兒對這種食物過敏,如果情況嚴重要及時就醫.如果嬰兒不喜歡某種食物,不要強迫喂他吃,可以等第2天再試一試,如果嬰兒還是拒絕,那就干脆過2-3個星期后再試.對這些“危險”食物說不嬰兒1歲以內,要遠離這些食物或者要格外注意:1,鮮牛奶.9個月以后可以給嬰兒吃奶酪或者酸奶.2,不要給嬰兒吃雞蛋清,因為很容易引起過敏反應.3,蜂蜜可能導致臘腸桿菌中毒,雖然并不多見,可是也不要讓嬰兒冒險.4,貝類食品.最好等嬰兒3歲以后再嘗試.5,新鮮草莓.6,各種堅果,爆米花,葡萄,糖塊,口香糖等等,這些食物都容易卡在嬰兒的喉嚨里.7,各種0星小吃,會影響嬰兒的消化功能.怎樣知道嬰兒吃飽了?1,注意力不再集中在媽咪手里的勺子上,開始玩.2,開始吐泡泡.3,用手把勺子推開.4,當媽咪把食物喂到嘴邊,將頭轉向一邊.嬰幼兒喂養中的學問輔食添加是針對4到十2個月的嬰兒而言的,目的是為嬰兒添加能量和營養素,滿足嬰兒快速生長需要,讓嬰兒逐漸適應非奶食物,為斷奶做好準備.輔食為嬰兒提供母乳中缺乏的營養物質,添加母乳中缺少的維生素D,B1和鐵等礦物質.一歲到三歲這個階段是輔食添加完成以后到幼兒可以與大人吃同樣飯菜之間的過渡階段,涉及到幼兒的合理喂養和膳食安排問題.在這段時間里,家長要為幼兒單獨制作飲食,不能與大人吃同樣的飯菜,這樣既保證幼兒正常生長發育的營養需要,又不至于進食過咸的食物.輔食怎么加輔食添加的過程是嬰兒消化道不斷適應食品的過程,完成由單純的乳類到食物的轉變.輔食的添加原則是由單一到混合,由少量到適量,由稀到稠,由細到粗.這些原則大家都不陌生,但要注意的是“由少量到適量”,而不是“由少到多”,這是要特別強調的地方.“適量”是要保持嬰兒奶的攝入量,讓嬰兒既能適應輔食又能保持充足,全面的營養.食物的添加過程:汁狀食物(1-3個月的人工喂養兒)如果汁,菜汁等泥狀食物(4-6個月)如魚泥,菜泥等顆粒狀食物(7-9個月)如肝泥,燉蛋,小餛飩等固體食物(10-12個月)如厚粥,軟飯,面條,碎菜,碎肉,餅干,面包干等.羊肉,牛肉一般不給一周歲內的孩子吃,因為牛肉的纖維粗.除了罐裝食品中的牛肉,自制的牛肉不要給孩子吃.一般來說孩子可以吃豬,雞,鴨,蝦,魚肉.現在有些家長還給孩子吃鴿子肉,但要去掉皮,因為皮不容易消化.輔食與奶的關系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奶量不要減少.4-6個月要保持原來的奶量,也就是說嬰兒在4-6個月的時候要保持輔食介入前奶的攝入量,不要因為添加輔食而減少奶量.這是因為嬰兒對輔食的消化,吸收能力遠不如奶類.嬰兒消化道對輔食的吸收率比較低,所以控制輔食的添加量和保證奶的攝入量,才能保證孩子有全面,充足的營養.吸吮是天生的,而咀嚼需要學習,需要家長的培養.有的孩子兩歲了還不會吃飯,其實就是不會咀嚼.原因有兩個:一是輔食添加不合理,習慣給孩子吃泥狀食物,孩子不必咀嚼,只要囫圇吞棗地進食就行了.2是家長在喂飯的時候一次給孩子過多的食物,孩子嘴里被食物塞得滿滿的無法咀嚼,就會養成含飯的習慣.久而久之,家長會發現孩子吃一頓飯要很長時間,飲食沒有規律,飯量也很小.家長在給孩子喂飯的時候,要一次少喂一些,吃下去再喂,讓孩子吃一口咽一口,咽一口喂一口.家長要學會科學喂養,不要出于好心讓孩多吃而給孩子帶來飲食上的不良習慣.添加輔食以后孩子瘦了怎么找原因添加輔食以后,如果孩子瘦了,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找原因,然后采取相應的對策,解決問題.1,奶量不夠.由于輔食添加不當或者其他原因,影響了孩子正常的奶量,由此造成營養吸收不足.2,輔食添加不夠.母乳喂養的孩子沒有及時添加輔食,造成發育所需的營養不足,缺鐵,缺鋅,能量不夠,所以消瘦.3,6個月以后,孩子從母體帶來的抗體逐漸消失,孩子的抵抗力變差,容易生病,影響了生長發育和食欲,所以孩子消瘦.4,輔食添加未適應孩子的消化能力,孩子吃得不少排出也多,當然生長減慢,變得消瘦了.輔食添加不當造成的影響生理上的影響:如果不及時添加輔食,母乳或配方奶中的營養成分滿足不了嬰幼兒的發育需求,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心理上的影響:1,過早添加米粉等固體食物容易造成日后的肥胖.對肥胖兒童的調查發現,如果在三4個月的時候過早地添加輔食,孩子在日后的發育過程中患肥胖的比例會大大增加.2,不及時添加輔食,會影響孩子咀嚼能力的發育,影響語言的發展.3,一歲以后的孩子最好不再用奶瓶喝奶.跟蹤調查顯示,6個月就能獨立用杯子喝奶的孩子,長大以后獨立性好,不會依賴別人.從小依賴奶瓶的孩子,長大后很可能會養成依賴的習慣.米飯與面食面食的特點是容易消化,所以北方孩子的胃口比南方孩子好.從營養的角度來說,米面沒有太大的區別,但面食的營養比米飯的營養好,容易消化,容易翻花樣.吃米還是吃面只是習慣問題.胃口不好的孩子,家長要多給孩子吃面食,因為與米飯相比面食更容易消化,米面搭配能給孩子均衡的營養.防止胡蘿卜素沉著橙色,黃色水果和深色蔬菜含胡蘿卜素較多,如橙子,桔子,胡蘿卜等.喝果汁,菜汁和吃胡蘿卜泥過多的時候要注意攝入過多會導致胡蘿卜素沉著.這里提醒家長注意,給孩子吃水果要注意控制量,不能毫無節制地給孩子吃水果,要知道過猶不及的道理.什么時候開始喝鮮牛奶:一歲以后就可以給孩子喝鮮奶,有條件的家庭最好讓孩子吃配方奶吃到3歲.因為配方奶的營養全面,添加了鐵,鋅,維生素,核甘酸等物質,尤其是消化功能較差的孩子,最好較晚吃鮮牛奶,否則大便容易干燥.調味品怎么吃鹽:幼兒的飲食以清淡為主,6個月開始添加鹽.一歲以內的幼兒要吃鹽,但是必須少吃.如果6個月以后的幼兒不吃鹽,會影響胃酸的分泌,影響食欲.特別是天熱的時候,大量出汗導致體內電解質失調,會使孩子出現虛脫,需要補充鹽.如果吃鹽過多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小孩子的腎臟尚未發育完全,所以要注意鹽的攝入量.醬油:孩子最好少吃醬油,一周歲以內的孩子最好不要吃醬油.醬油中鹽的含量占20%,與鹽相比,醬油的量更不好控制.嬰幼兒食品要注意色香味,有的家長出于習慣,喜歡在食品里加很多醬油,這樣做出來的食品黑乎乎的不好看,會影響孩子的食欲.當然有些菜可以少放一點醬油.油,花椒:嬰幼兒從植物油中攝取植物脂肪,但是要控制油的攝入量.大人每日攝入25-30克,嬰幼兒一天只要10-15克就夠了.花椒等調味品最好不要給嬰幼兒吃,因為嬰幼兒的胃很嬌嫩,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最好少吃.再者,嬰幼兒食品不要求太鮮美,孩子吃慣鮮美的食品會不喜歡吃淡而無味的食物,容易養成挑食的壞毛病.自制食品和罐裝食品的比較:罐裝食品的優勢是方便.剛開始給孩子添加菜泥等輔食,孩子吃的量非常少,如果自己做,非常麻煩,這時不妨給他吃罐裝食品.現在的罐裝食品比以前做得好,媽媽可以挑選知名度高,質量好的食品給孩子吃.家長要注意,給孩子吃罐裝食品一定要注意保質期和衛生要求.吃以前用干凈的勺子把食物從罐子里挑出來,然后把蓋子蓋上,放到冰箱冷藏室保存,減少食物暴露在空氣里的時間.如果罐裝食品超過使用日期,寧可把它扔掉,也不要給孩子吃.孩子吃輔食的量增加以后,有耐心的家長就可以用粉碎機自制菜泥,果汁等食物,這樣能給孩子吃最新鮮的食物.嬰幼兒每日奶攝入量:4足月的嬰兒,每天吃奶量要達到1000毫升,添加輔食的時候也要保持到800-900毫升.6個月以前,每天吃6次奶,每次150-180毫升.7-9個月,每天的奶量為600-700毫升.10-12月,每天的奶量為500-600毫升.如果多于800毫升會影響正餐的攝入.1-2歲,每天維持400-500毫升.3歲以后,每天可以在250-500毫升.嬰幼兒鹽攝入量的參考值:6-12個月,0.7-1.5克/天;1歲-3歲,1.5-3.0克/天.大人鹽的攝入量是10克/天.建議:4-6個月,菜葉放入開水里煮一刻鐘,用攪拌機打碎,把得到的菜泥放入少許植物油翻炒一下.吃菜泥能讓孩子攝入一定量的植物脂肪.孩子原來只是吃奶,如果菜泥做得過粗,里面的纖維會讓孩子感到不適應,容易嘔吐食物,或者哽在喉嚨里.10個月以后,事先不必水煮,直接把生菜剁碎,然后把碎菜放在植物油中翻炒即可.如何給嬰幼兒添加輔食嬰兒在出生4-6個月以后,隨著嬰兒月齡的增大,體重的增加,母乳的量以及其中所含的營養素就顯得不夠了,應及時,合理添加母乳以外的食物來滿足其營養需要.這樣逐步使嬰兒由單純的母乳喂養,逐步過渡到完全母乳以外的食物來滿足其全部營養需要.▲添加斷乳食品有如下作用:1,補充母乳中營養素的不足:隨著嬰兒的生長發育對營養素需要量的增加,僅靠母乳或牛奶不能供給這么多的營養素.2,增強消化機能:添加輔食可增加唾液及其它消化液的分泌量.增強消化酶的活性促進牙齒的發育和增強消化機能.3,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斷乳期是嬰兒對食物形成第一印象的重要時期;在添加輔食的選擇以及制作方法方面,要注意營養豐富,易消化和衛生.4,促進神經系統的發育:及時添加輔食將有助于精神發育,刺激味覺,嗅覺,觸覺和視覺.▲添加斷乳食品的原則:1,開始添加的食物應遵循從一種到多種的原則:開始時要一種一種地逐一添加,當嬰兒適應一種食物后再開始添加另一種新食物.2,由少量到適量:副食添加要根據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道的成熟程度,按一定順序進行.開始添加的食品可先每天一次,以后逐漸增加次數.3,給予的食物應從稀逐漸到稠:從流質開始,逐漸過度到半流質,再到軟固體的食物,最后喂固體食物.4,注意觀察嬰幼兒的消化能力:添加一種新的食物,如有嘔吐,腹瀉等消化不良反應時,可以暫緩添加,待癥狀消失后再從小量開始添加,但是不能認為是孩子不適應此種食物而不再添加輔食.5,當嬰兒不愿吃某種新食品時,切勿強迫,多采取一些方式,逐步引導.6,嬰兒的輔食應單獨制作,應少用鹽和避免用調味品.添加的食物應新鮮,制作過程要衛生.嬰幼兒喂養的三大誤區一,雞蛋代替主食:有的年輕母親為了使孩子長得健壯,幾乎每餐都給孩子吃雞蛋類食品,結果孩子出現消化不良性腹瀉.因為嬰幼兒胃腸道消化功能尚未成熟,各種消化酶分泌較少,過多地吃雞蛋,會增加孩子胃腸負擔,甚至引起消化不良性腹瀉.根據有關資料報告,嬰兒最好只喂蛋黃,每天不超過1個蛋黃,1至2歲的幼兒每天或隔天吃1個雞蛋,2歲以上的幼兒可每天吃1至2個雞蛋.2,果汁代替水果:有些父母圖省事,經常買橙汁,果味露或桔子汁等制品沖給孩子喝,這種做法也不妥.因為新鮮水果不僅含有完善的營養成分,而且在孩子吃水果時,還可鍛煉嘴嚼肌或牙齒的功能,刺激唾液分泌,促進孩子的食欲,而各類果汁制品都是經過加工制成的,不僅會損失一些營養素,而且還要添加食用香精,色素等食品添加劑,嬰幼兒長期過多地飲用會給健康帶來危害.三,葡萄糖代替白糖:只要嬰幼兒食欲正常,就不會缺乏葡萄糖.這是因為,各種食物中的淀粉和所含的糖分,在體內均可轉化為葡萄糖,所以不宜多用葡萄糖,更不可用它來代替白糖.如果常用葡萄糖代替其他糖類,腸道中的雙糖酶和消化酶就會失去作用,使胃腸懶惰起來,時間長了就會造成消化酶分泌功能低下,消化功能減退,影響嬰幼兒的生長發育.
2024-10-23 0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