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脊髓后動脈缺血癥候群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疾病,其發病機制復雜,癥狀多樣。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康復治療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6-07-02 15:16
1.發病機制:脊髓后動脈供血不足,導致脊髓后索、后角等部位受損,引起感覺障礙。
2.癥狀表現:進行性的感覺異常,如麻木、疼痛、溫度覺和觸覺減退等。
3.檢查方法:常用的有磁共振血管造影、脊髓造影等,以明確血管病變情況。
4.手術治療:在局麻或全麻下進行椎板切除減壓術,去除硬膜囊致壓物。
5.藥物治療:使用改善微循環的藥物如前列地爾、銀杏葉提取物;營養神經的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但藥物使用需遵醫囑。
6.康復治療:包括物理治療、針灸等,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脊髓后動脈缺血癥候群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患者應到正規醫院就診,遵循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以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