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毛囊炎的引發通常與細菌感染、真菌感染、皮膚損傷、免疫力下降、皮脂腺分泌旺盛等有關。 1.細菌感染:常見的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當皮膚表面有微小破損時,細菌容易侵入毛囊引發炎癥。 2.真菌感染:如馬拉色菌感染,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易發病。 3.皮膚損傷:包括刮毛、搔抓、摩擦等導致毛囊受損,為病原體入侵創造條件。 4.免疫力下降:長期疲勞、營養不良、患有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時,身體抵抗力減弱,易患毛囊炎。 5.皮脂腺分泌旺盛:油脂分泌過多,堵塞毛囊口,利于細菌滋生。 總之,多種因素都可能導致毛囊炎的發生。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皮膚清潔,避免損傷,增強免疫力。一旦出現毛囊炎,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常用的治療藥物有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酮康唑乳膏等。
2024-10-22 17: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蘇國水
金水膚康皮膚專科門診部
皮膚科
-
本癥為整個毛囊細菌感染發生化膿性炎癥。初起為紅色丘疹,逐漸演變成丘疹性膿皰,孤立散在,自覺輕度疼痛。在成人主要發生于多毛的部位,在小兒則好發于頭部,其皮疹有時可毛囊炎是怎么引起的互相融合,愈后可留有小片狀禿發斑。初起為與毛囊口一致的紅色充實性丘疹或由毛囊性膿皰瘡開始,以后迅速發展演變成丘疹性膿皰,中間貫穿毛發,四周紅暈有炎癥,繼而干燥結痂,約經1周痂脫而愈,但也有反復發作,多年不愈,有的也可發展為深在的感染,形成癤、癰等,一般不留瘢痕。皮疹數目較多,孤立散在,自覺輕度疼痛。在成人主要發生于多毛的部位,在小兒則好發于頭部,其皮疹有時可互相融合,愈后可留有小片狀禿發斑。可酌情選用抗生素,局部可用1%新霉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軟膏或2%碘酊外毛囊炎是怎么引起的涂,也可試用紫外線照射。對反復發作的患者可試用自家菌苗或多價葡萄球菌菌苗。患了毛囊炎之后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一些紅色的小丘疹,在丘疹的頂端會有膿點,在丘疹的周圍會有紅腫的現象,有些則會感覺到瘙癢,一般丘疹都會在幾日之后消下去,如果恢復的好的話一般是不會留下疤痕的。
2024-10-22 17:5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從龍巖第一種發病原因就是某些病原,我想平時有一些皮炎的激素性皮炎或過敏性皮炎,時間久了都會造成毛囊炎的大量生成,這么熊呢身上也會激發地出現一些濕疹哪頭重了,而且很不好治療。比如說經常皮膚上有汗毛拽掉或者頭發用力過度都會導致傷的皮膚毛囊以及,頭發毛囊都會有相應的出現毛囊炎,而且這兩個地方都是比較容易感染的夏天很多女生都喜歡用脫毛蠟紙對皮膚傷害是很大的。一些人皮膚分泌的毛囊炎是怎么引起的油脂過多經常會造成毛孔堵塞有一些地方的食品也比較多沒有很好的,讓毛孔有一個透氣的性能,雖說時間久了就會造成毛囊炎里面不能發言之后就會化膿然后會有比較嚴重的皮膚感染。預防毛囊炎最主要的是定期定時的清潔皮膚,以防毛孔堵塞如果毛孔發炎之后周圍的皮膚都會受損,有的甚至會產生大量的膿胞,也會產生異味,所以說夏天一定要護理好自己的皮膚。毛囊炎的成病原因是因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把毛囊處感染了,導致患處發炎,從而形成了小丘疹或者是紅腫的現象,毛囊炎主要在患者的頭部、頸部等,如果患者不及時的進行治療,毛囊炎則會蔓延開來。
2024-10-22 17:5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醫生建議:你好,毛囊炎主要是葡萄球菌,有時也可分離出表皮葡萄球菌。不清潔、搔抓及機體抵抗力低下可為本病的誘因。可以使用鹽酸左氧氟沙星軟膏(聯邦左福康)用于治療膿皰瘡、疥瘡、毛囊炎等化膿性皮膚病。外用,涂擦于患處。膿皰瘡:每天涂藥3次,療程5天;疥瘡、毛囊炎和其它化膿性皮膚病,每天涂藥1次,療程7天。平時要多注意清潔衛生,勤洗澡,勤換衣服。
2024-10-22 17:5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基本損害呈與毛囊一致的紅色丘疹,其中心有毛發貫穿,頂端迅速化膿形成膿點,周圍繞以紅暈。以后排出少量膿液,干燥結痂。愈后不留痕跡或有淺表疤痕,自覺瘙癢。好發于有毛發及易受摩探部位,特別是頭皮、后頸及背部,經常接觸油脂或瀝青的工人,則四肢常受累。反覆發作者,稱復發性毛囊炎。易發生在瘙癢性皮膚病基礎上。 毛囊炎系化膿性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圍,局限于毛囊上部的炎癥,分為化膿性與非化膿性兩種,多見于免疫力低下者或糖尿病患者,好發于頭部、項部。毛囊炎初起為紅色充實性丘疹,以后迅速發展成丘疹性膿瘡,繼而干燥、結痂,痂脫不留痕跡。皮疹數目多,但不融合,自覺瘙癢或輕度疼痛。毛囊炎好發于成人的多毛部位;小兒則多發于頭發部位,愈后可留下小片禿發。患者要避免物理性刺激,飲食上要注意少吃酒類及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反復發作者平時應少吃油膩之物,多食蔬菜、水果,增加維生素,保持大便暢通。同時注意個人清潔衛生,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抗病能力。 中醫學認為,毛囊炎的病因多是濕熱內蘊,外受熱邪,熏蒸肺系,蘊結肌膚,郁久化熱,熱盛肉腐成膿,膿毒流竄,相互貫通,發為本病。或素體虛弱,衛外不固,外感熱毒;或因皮膚不潔,復遭風毒侵襲,風外搏結所致。 現代醫學認為,病原菌為葡萄球菌,主要發生于免疫力低下或糖尿病患者,多因抓搔,皮膚受損,病原菌乘機入侵毛囊,而引起炎癥。或與職業,或與某些治療因素有關。經常接觸焦油類物質,或長期應用焦油類物質或皮質類固醇激素藥物,以及皮膚經常接受磨擦等刺激,均為本病的誘發因素。
2024-10-23 0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