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立寧 主治醫師
聊城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科
-
你好,慢性乙肝是有可能反復發作的,因為乙肝病毒感染后可以分為靜止期,或是活動期的,一旦肝功能和乙肝病毒DNA異常的話,是需要及時的抗病毒,保肝,降酶等規范治療的,不然容易形成肝硬化,或是誘發癌變的,建議你還是到傳染科就診,醫生會根據具體的情況來處理的。
2018-07-02 17:4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rsaqympg,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我來給你談談“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在其發生、發展過程中,尤其病程日久,遷延難愈者,常常累及于腎,這是因為在生理上,肝屬木而主疏泄,腎屬水而主藏精,兩者相互依存,而為水木相生關系。病則肝氣疏泄失常,首當其沖。疏泄不及,則腎之氣化失職,而為之壅滯;疏泄太過,則子盜母氣,或為肝實腎虛,或為肝腎俱虛,各隨其病程而見。又因乙葵同源關系,腎水涵養肝木,榮則俱榮,枯則俱枯,有肝病在先,木郁化火,或本來肝火趾盛,以致肝之陰血虧乏,必下汲真陰,則腎水隨之虛弱。有素來腎陰不足之體,但逢木火之旺,必少滋榮,均屬水不涵木之狀態。乙型肝炎特別是慢性乙型肝炎,在疾病后期,病變深沉,正氣較虛,抗邪無力,可出現正邪相博或正不勝邪的局面,肝經證候,前已論及,而腎虛者多見面色晦暗,黧黑,齒衄而不腫痛或牙齒搖,脫發,腰酸困痛,下肢浮腫,小便夜多晝少等。病者肋痛乃陰虧而肝絡失和所致,肝腎俱虧,“作強不能”,故精神疲倦,肝開竅于目,陰不上承,故眼目干澀,其頭昏、耳鳴(耳聾)、面赤者,一律腎陰不足,無以上充髓海,再者肝風有上僭之勢。水虧火旺,煩擾不寧,則骨蒸潮熱,五心煩熱夜寐不安,其制法有扶正與祛邪同施,腎水與肝木兼治,清化與溫潤互用,滋補不忘排“毒”,養正須防戀邪,補益陰陽氣血,調整臟腑功能等,各依病情,相機而投。處方配伍尤須注意,其病邪未除者慎補,蓋濕熱疫毒,粘滯難去,當毒盛時尤慎補法,慢性乙性肝炎雖舊病多虛,但大多數虛實相兼,與純虛者有別。雖可補而不宜漫投補法,故于補中透邪,須時時注意。補分陰陽,補陰不宜過于滯膩,補陽不宜過于剛燥。解毒須分性質,屬濕熱者,法為清泄清化,以展氣機;屬燥熱者,苦寒直折,兼顧陰液;濕盛熱微者,淡滲而佐芳香,濕邪得法,則熱勢必孤;濕與寒合者,或溫化寒濕,或化濕助陽。一貫煎合四物湯加味生地15克、沙參15克、枸杞15克、麥冬10克、當歸12克、川楝子10克、赤芍10克、川芎6克、鱉甲20克(先煎)、丹參15克、郁金10克、茜草10克。本方適應慢性乙性肝炎,肝腎陰虛而兼淤血者,見兩肋時時灼痛,夜間為甚,頭目眩暈,久視昏暗,耳鳴,口干口苦,咽燥,面色黧黑,腰酸膝軟,體倦無力,五心煩熱,少寐易驚,潮熱盜汗,骨蒸勞熱,鼻衄,齒齦常出血,皮膚有淤點,皮膚枯燥,形體消瘦,食欲欠佳,精神萎靡,大便秘結,舌質暗紅或微紫,少津、邊有淤斑或淤點,苔薄黃膩,脈細數或細澀,肝脾腫大,手可觸及,肝質地硬,或有蜘蛛痣、朱沙掌。肋痛腹脹加柴胡10克,香附10克、山楂10克、以疏肝理氣;ALT升高加五味子10克降酶;呆納食少加雞內金10克、山楂10克、消食助運;肋痛甚加延胡索10克、白芍30克以柔肝化淤止痛;口干舌燥甚加黃精10克、石斛10克以滋陰生津;大便干燥加柏子仁10克潤腸通便;失眠加五味子12克、酸棗仁12克以安陰養神。因肝陰虧損日久,血行不暢,常伴血淤。若出現五心煩熱,頭目眩暈,久視昏暗,口干口苦,咽燥,為肝腎陰液不足,虛火上炎之象,鼻衄,齒衄,蜘蛛痣、朱沙掌,舌質暗紅或微紫,邊有淤斑或淤點等為血淤絡損之證。方中生地滋養陰血為主;枸杞子養肝腎之陰;沙參、麥冬養肺胃之陰;促使胃液充,肺陰足,金水相生,滋水涵木;當歸養肝活血;赤芍、郁金、丹參、茜草涼血活血;川芎辛散行血;鱉甲滋腎養肝,搜剔血絡,軟堅散結,,為治療陰傷要藥;川楝子苦寒清熱,行氣止痛,與養陰藥同用,則行氣而無耗傷之弊,與活血藥為伍,則增強活血化淤之力。因淤血有輕重,故選藥有和血、活血、破血之別。和血者如香附、當歸之內;活血者如丹參、郁金之內;破血者如紅化、三棱、莪術等;又,陰傷固宜補益,而用藥有滋補、平補、雙補(陰陽)之別。滋補者如熟地、阿膠之內;平補者如女貞子、旱蓮草之內;雙補者如山茱萸、枸杞等;慢性活動性肝炎地治療重點在于滋養肝腎,因肝藏血,腎藏精,肝腎同源,精血相生。多年來體會,對慢性活動性肝炎患者來說,有一份陰存在,便有一份生機。陰虧發展快者易致耗血動血,陽損發展慢,多發水腫水臌。因此,在治療全過程中更應隨時注意滋陰、養陰、護陰、存陰。慢性遷延性和慢性活動性乙性肝炎地全部病機如果可以用“濕熱毒邪殘未盡,肝郁脾腎氣血虛”者14個子來概括地話,那么,前7子應以“濕”為重點,后7子應以“腎”為重點。解決好濕困和陰虛的矛盾。做到“利濕不傷陰,養陰不助濕”。治療慢性乙性肝炎應立足于扶正,而以祛邪為輔,扶正又以腎陰為本,祛邪則應化濕為先。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16-07-15 21: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我來給你談談“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在其發生、發展過程中,尤其病程日久,遷延難愈者,常常累及于腎,這是因為在生理上,肝屬木而主疏泄,腎屬水而主藏精,兩者相互依存,而為水木相生關系。病則肝氣疏泄失常,首當其沖。疏泄不及,則腎之氣化失職,而為之壅滯;疏泄太過,則子盜母氣,或為肝實腎虛,或為肝腎俱虛,各隨其病程而見。又因乙葵同源關系,腎水涵養肝木,榮則俱榮,枯則俱枯,有肝病在先,木郁化火,或本來肝火趾盛,以致肝之陰血虧乏,必下汲真陰,則腎水隨之虛弱。有素來腎陰不足之體,但逢木火之旺,必少滋榮,均屬水不涵木之狀態。乙型肝炎特別是慢性乙型肝炎,在疾病后期,病變深沉,正氣較虛,抗邪無力,可出現正邪相博或正不勝邪的局面,肝經證候,前已論及,而腎虛者多見面色晦暗,黧黑,齒衄而不腫痛或牙齒搖,脫發,腰酸困痛,下肢浮腫,小便夜多晝少等。病者肋痛乃陰虧而肝絡失和所致,肝腎俱虧,“作強不能”,故精神疲倦,肝開竅于目,陰不上承,故眼目干澀,其頭昏、耳鳴(耳聾)、面赤者,一律腎陰不足,無以上充髓海,再者肝風有上僭之勢。水虧火旺,煩擾不寧,則骨蒸潮熱,五心煩熱夜寐不安,其制法有扶正與祛邪同施,腎水與肝木兼治,清化與溫潤互用,滋補不忘排“毒”,養正須防戀邪,補益陰陽氣血,調整臟腑功能等,各依病情,相機而投。處方配伍尤須注意,其病邪未除者慎補,蓋濕熱疫毒,粘滯難去,當毒盛時尤慎補法,慢性乙性肝炎雖舊病多虛,但大多數虛實相兼,與純虛者有別。雖可補而不宜漫投補法,故于補中透邪,須時時注意。補分陰陽,補陰不宜過于滯膩,補陽不宜過于剛燥。解毒須分性質,屬濕熱者,法為清泄清化,以展氣機;屬燥熱者,苦寒直折,兼顧陰液;濕盛熱微者,淡滲而佐芳香,濕邪得法,則熱勢必孤;濕與寒合者,或溫化寒濕,或化濕助陽。一貫煎合四物湯加味生地15克、沙參15克、枸杞15克、麥冬10克、當歸12克、川楝子10克、赤芍10克、川芎6克、鱉甲20克(先煎)、丹參15克、郁金10克、茜草10克。本方適應慢性乙性肝炎,肝腎陰虛而兼淤血者,見兩肋時時灼痛,夜間為甚,頭目眩暈,久視昏暗,耳鳴,口干口苦,咽燥,面色黧黑,腰酸膝軟,體倦無力,五心煩熱,少寐易驚,潮熱盜汗,骨蒸勞熱,鼻衄,齒齦常出血,皮膚有淤點,皮膚枯燥,形體消瘦,食欲欠佳,精神萎靡,大便秘結,舌質暗紅或微紫,少津、邊有淤斑或淤點,苔薄黃膩,脈細數或細澀,肝脾腫大,手可觸及,肝質地硬,或有蜘蛛痣、朱沙掌。肋痛腹脹加柴胡10克,香附10克、山楂10克、以疏肝理氣;ALT升高加五味子10克降酶;呆納食少加雞內金10克、山楂10克、消食助運;肋痛甚加延胡索10克、白芍30克以柔肝化淤止痛;口干舌燥甚加黃精10克、石斛10克以滋陰生津;大便干燥加柏子仁10克潤腸通便;失眠加五味子12克、酸棗仁12克以安陰養神。因肝陰虧損日久,血行不暢,常伴血淤。若出現五心煩熱,頭目眩暈,久視昏暗,口干口苦,咽燥,為肝腎陰液不足,虛火上炎之象,鼻衄,齒衄,蜘蛛痣、朱沙掌,舌質暗紅或微紫,邊有淤斑或淤點等為血淤絡損之證。方中生地滋養陰血為主;枸杞子養肝腎之陰;沙參、麥冬養肺胃之陰;促使胃液充,肺陰足,金水相生,滋水涵木;當歸養肝活血;赤芍、郁金、丹參、茜草涼血活血;川芎辛散行血;鱉甲滋腎養肝,搜剔血絡,軟堅散結,,為治療陰傷要藥;川楝子苦寒清熱,行氣止痛,與養陰藥同用,則行氣而無耗傷之弊,與活血藥為伍,則增強活血化淤之力。因淤血有輕重,故選藥有和血、活血、破血之別。和血者如香附、當歸之內;活血者如丹參、郁金之內;破血者如紅化、三棱、莪術等;又,陰傷固宜補益,而用藥有滋補、平補、雙補(陰陽)之別。滋補者如熟地、阿膠之內;平補者如女貞子、旱蓮草之內;雙補者如山茱萸、枸杞等;慢性活動性肝炎地治療重點在于滋養肝腎,因肝藏血,腎藏精,肝腎同源,精血相生。多年來體會,對慢性活動性肝炎患者來說,有一份陰存在,便有一份生機。陰虧發展快者易致耗血動血,陽損發展慢,多發水腫水臌。因此,在治療全過程中更應隨時注意滋陰、養陰、護陰、存陰。慢性遷延性和慢性活動性乙性肝炎地全部病機如果可以用“濕熱毒邪殘未盡,肝郁脾腎氣血虛”者14個子來概括地話,那么,前7子應以“濕”為重點,后7子應以“腎”為重點。解決好濕困和陰虛的矛盾。做到“利濕不傷陰,養陰不助濕”。治療慢性乙性肝炎應立足于扶正,而以祛邪為輔,扶正又以腎陰為本,祛邪則應化濕為先。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16-07-15 22:0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高慧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全科
-
第一個新的觀念:是首次明確了抗病毒治療是慢性乙肝治療的關鍵。根據乙肝的進展途徑,我國2005年制訂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提出慢性乙肝治療原則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調節、抗炎保肝、抗纖維化和對癥治療,其中抗病毒治療是關鍵,只要有適應證,且條件允許,就應進行規范的抗病毒治療。改變了抗病毒、免疫調節、抗炎保肝、抗纖維化和對癥治療四大治療原則并重的觀念。幾年來的大量的臨床事實證明:把抗病毒治療是慢性乙肝治療的關鍵以后,經過系統正規的抗病毒治療,乙肝病毒復制停止后,肝功能迅速恢復正常,可以成功的阻止慢性乙肝進展到肝硬化,可以使出現腹水和消化道出血等嚴重的合并癥的晚期肝硬化,因肝功能好轉和肝纖維化減輕而擺脫嚴重合并癥,脫離死亡威脅,可以極大地降低乙肝病人惡變成原發性肝癌的風險,極大限度的改善了慢性乙肝的預后。來自覆蓋臺灣,香港,中國大陸,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新西蘭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的41所醫院實驗結果已經證實:應用拉米夫定進行規范的抗病毒治療,使病人HBV-DNA載量降至陰性后,可以延緩乙肝相關肝硬化患者的臨床進展及降低肝癌發生率。 第二個新的觀念:是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療目標的提高。在九十年代最初研究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療時的目標僅僅是乙肝病毒復制停止和肝功能恢復正常,但這種結果經常出現停藥后又回復到原來狀態;2009年的美國肝病年會提出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療停藥標準除了乙肝病毒復制停止和肝功能恢復正常外,還要出現e系統的轉換,這種結果停藥后療效一般不反彈;2009年的歐洲肝病年會明確提出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療要追求HBsAg的陰轉,HBsAg的陰轉雖然不完全意味著乙肝病毒從體內清除,但HBsAg的陰轉一定會帶來慢性乙肝的更長期穩定。
2016-07-15 22:0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關于治療乙肝目前有幾個不正確的錯誤觀點:1.
2016-07-15 22:16
第一個錯誤觀點:乙肝是世界什么醫學難題,不能治愈,持這樣觀點的很多,包括許多醫生在內,這種觀點是非常錯誤的。事實上,有很多乙肝患者已經治愈或者自愈,這是不用爭辯的,1992-1995進行的全國性調查顯示,當時,我國有6.9億人曾經感染過乙肝病毒,其中絕大多數人都已自愈或者治愈,這說明乙肝并不可怕,只要積極正確治療,是完全可以治愈或者自愈的;2.
第二個錯誤觀點:乙肝病毒攜帶者,沒有癥狀不需要治療,等出現癥狀或者嚴重的時候再去治療;乙肝肝功能正常沒有出現癥狀是治療的最佳時機,恢復的會比較快,一旦出現肝功能異常,有的甚至直接轉化成為肝癌,這樣為時已晚,有可能誤人生命;3.
第三個錯誤觀點:沒有特效藥,治也治不好,不用治療,治療也是白花錢,持這樣觀點患者,就聽之任之,任由乙肝逐步發展;4.
第四個錯誤觀點:盲目忌口,不吃牛肉、羊肉、雞肉、魚肉、大肉、海鮮、雞蛋、蔥、姜、蒜、辣椒、韭菜、油膩食物等等,這些都沒有科學依據,是錯誤的;由于盲目忌口,導致患者營養不足,免疫功能下降,會加速乙肝的發展速度;相反乙肝患者需要加強營養,只有營養平衡,才能使免疫功能進一步增強,有利于乙肝患者盡快康復;5.
第五個錯誤觀點:目前認為只有抗乙肝病毒藥物是治療乙肝的唯一手段,這是一個誤區!因此廣告宣傳,甚至一些正規的醫學雜志,都在介紹某某藥物等具有抗乙肝病毒的作用,大家都想擠向所謂抗乙肝病毒藥物的,這是十分錯誤和有害的。
以上錯誤的說法流傳甚廣,誤人不淺,一定要加以糾正,正確認識,正確治療,才能盡快康復。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建議: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原則:強調三分藥治,七分調理。要做到有克敵制勝的堅強斗爭意志,精神要愉快,生活有規律,注意合理安排飲食,反對過度營養引起肥胖,除出現黃疸或轉氨酶顯著上升時要臥床休息外,一般癥狀不多,轉氨酶輕度升高時應適當注意動靜結合。用藥切忌過多過雜,切勿有病亂投醫濫用藥,換藥不宜太勤。選用抗病毒藥、調整免疫藥、活血化淤藥、抗纖維化和促進肝細胞再生藥物時,一定要有醫生指導?;颊呔貌〕舍t,可注意學習肝病自我療養的知識,配合醫生選用適宜于自己的調理方法,讓身體逐步增加抵抗力,最后戰而勝之。
2016-07-15 2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