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病情隔幾天復發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治療不徹底、未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抵抗力弱、未按時用藥、存在其他誘發因素等。 1.治療不徹底:部分疾病在癥狀緩解后,若未完成整個療程的治療,病原體可能未被完全清除,從而導致病情復發。例如,肺炎患者在癥狀減輕后過早停藥,肺部炎癥可能未完全消除。 2.未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如長期熬夜、吸煙、酗酒、過度勞累等,會使身體機能下降,影響病情恢復,增加復發風險。 3.抵抗力弱:自身免疫力差,難以抵御病原體的侵襲。像營養不良、缺乏鍛煉的人群,就容易出現病情反復。 4.未按時用藥:不按照醫囑規定的時間和劑量用藥,藥物不能發揮最佳療效,導致病情控制不佳而復發。 5.存在其他誘發因素:環境中的過敏原、氣候變化、精神壓力大等,都可能成為病情復發的導火索。 總之,要預防病情復發,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自身抵抗力,按時用藥,并注意避免誘發因素。一旦病情復發,應及時就醫,調整治療方案。
2024-10-22 16:5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外陰瘙癢是一種癥狀,可由各種原因引起。局部原因有特殊感染(如霉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陰虱、疥瘡、蟯蟲病)、慢性外陰營養不良、藥物過敏或化學品刺激、不良衛生習慣、皮膚病等。糖尿病、黃疸、白血病、維生素A缺乏、維生素B缺乏等慢性病患者也常有外陰瘙癢。部分患者無明顯的局部或全身原因,可能與精神或心理因素有關。患有此病者應查明病因,對癥下藥。1.注意經期衛生,行經期間勤換月經墊,勤清洗。2.保持外陰清潔干燥,不用熱水燙洗,不用肥皂擦洗。3.忌亂用、濫用藥物,忌抓搔及局部摩擦。4.忌酒及辛辣食物,不吃海鮮等及易引起過敏的藥物。5.不穿緊身兜襠褲,內褲更須寬松、透氣,并以棉制品為宜。6.局部如有破損、感染,可用l∶5000高錳酸鉀液(在溫開水內加入微量高錳酸鉀粉末,使呈淡紅色即可,不可過濃)浸洗,每日2次,每次20~30分鐘。7.就醫檢查是否有霉菌或滴蟲,如有應及時治療,而不要自己應用“止癢水”治療。8.久治不愈者應作血糖檢查。
2024-10-22 16:5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您好,冬季皮膚發癢,直到來年春暖才逐漸減輕、消失,這就是冬季皮膚瘙癢癥。 中醫學認為,這種病是血虛不足,陰津虧損,因而生風發癢。現代醫學則認為,由于冬季氣候寒冷干燥,人體皮膚也變得干澀粗糙,甚至表皮脫落,使皮內神經末梢更容易受刺激而發癢。特別是老年人,由于皮膚分泌機能減退,所以一到冬季就容易發病。 一旦發病,可以試服養血滋陰的方藥;何首烏、生地黃、胡麻仁各15克,當歸、白芍、玉竹、白鮮皮、地膚子、秦艽、苦參各10克煎水,分3次服。另外分配合針刺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 在服藥的同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最好穿著柔軟寬松的棉織品內衣內褲,減少對皮膚的刺激。 2、經常在皮膚上搽一些甘油、冷霜之類,以滋潤皮膚。 3、有人以為皮膚癢是身上臟的緣故,于是天天洗澡,用肥皂使勁擦洗,甚至用燙水去"止癢"。其實,洗澡太勤只會使皮脂更加減少而加劇病情;用堿性強的肥皂和燙水擦洗,也必然刺激皮膚而更加瘙癢。
2024-10-22 16:5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建議:你好,可以詳細的說一下你的情況嗎?你指的是陰道炎癥嗎?如果陰道炎癥引起的癢,可以用按確診的病因用藥治療的,平時,多注意衛生。
2024-10-22 16:5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建議您到醫院檢查。痱子是夏天的常見皮膚病,其中以小孩最為多見。 痱子的形成是由于夏季氣溫高,濕度大,出汗過多,不易蒸發,汗液使表皮角質層浸漬,致汗腺導管口閉塞,汗腺導管內汗液潴留后,因內壓增高而發生破裂,汗液滲入周圍組織引起刺激,于汗孔處發生皰疹和丘疹,發生痱子。 也有醫家認為:汗孔的閉塞是一種汗孔的原發性葡萄球菌感染,此種感染與熱和濕的環境有關。 臨床上,痱子分為三種類型: (一)紅痱(紅色粟粒疹) 因汗液在表皮內稍深處溢出而成。臨床上最常見,任何年齡均可發生。好發于手背、肘窩、頸、胸、背、腹部、婦女乳房下以及小兒頭面部、臀部,為圓而尖形的針頭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皰疹,有輕度紅暈。皮疹常成批出現,自覺輕微燒灼及刺癢感。皮疹消退后有輕度脫屑。 (二)白痱(晶形粟粒疹) 汗液在角質層內或角質層下溢出而成。常見于高溫,并有大量出汗、長期臥床、過度衰弱的患者。在頸、軀干發生多數針尖至針頭大淺表性小水皰,壁極薄,微亮,內容清,無紅暈。無自覺癥狀,輕擦之后易破,干后有極薄的細小鱗屑。 (三)膿痱(膿疤性粟粒疹) 痱子頂端有針頭大淺表性小膿皰。臨床上較為少見,常發生于皺褶部位,如四肢屈側和陰部,小兒頭頸部也常見。膿皰內容常無菌,或為非致病性球菌,但潰破后可繼發感染。 一般來說,痱子最容易長在兒童身上,但有些皮膚嬌嫩、肥胖多汗或體質虛弱的成年人也會長痱子。孩子生痱子,吵鬧不停,白天晚上都不得安寧,如果抓破了,還會感染細菌,變成膿皰瘡和小癤子。少數患者還會并發急性腎炎,偶爾還有引起敗血癥而死亡的。 對白痱子患兒一般不須特殊處理。紅痱子患兒應注意保持皮膚清潔,搽用痱子水等藥物。膿痱子的患兒,除了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外,應給予有效的抗感染治療。如果出現皮膚感染伴有發熱,要及時送醫院就診。
2024-10-22 1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