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發現脂肪肝等多種問題,病情如何及注意事項?
前幾天,我剛做完健康體檢,查出患有脂肪肝、脾腫大、輕微膽結石。血檢顯示:谷丙轉氨酶83.5;谷草轉氨酶79.2;γ谷氨酰轉肽酶94.5;甘油三酯3.51,這些指標都超出正常范圍不少。我想知道,按照這樣的情況,我患的脂肪肝有多嚴重,今后要注意點什么?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脂肪肝的嚴重程度需要綜合多種因素判斷,包括癥狀、影像學檢查等。對于您目前的情況,需要關注飲食、運動、作息、治療和復查。 1.飲食:減少高熱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攝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優質蛋白的比例。避免飲酒。 2.運動:每周至少進行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作息:保持規律的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4.治療:遵醫囑使用保肝藥物,如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水飛薊賓膠囊、復方甘草酸苷片等。 5.復查:定期復查肝功能、血脂、腹部超聲等,監測病情變化。 總之,只要積極調整生活方式,并配合適當的治療和復查,脂肪肝等問題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的。
2024-10-22 17:0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治療:乙肝現在還沒有什么特效藥,要想根治達到徹底轉陰是很困難的。乙肝目前的治療主要是抗病毒、保肝,改善肝臟炎癥情況,防止發生肝纖維化。目前對脂肪肝的治療仍以去除病因為主,在調整飲食的同時,可選擇適當的保肝、降脂藥物,并輔以對癥治療。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能有效地控制脂肪肝的進一步發展,并可使脂肪肝逆轉。目前脂肪肝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幾點:(1)去除病因,治療原發?。喝コ∫?,控制原發病對脂肪肝的防治至關重要。(2)調整飲食,糾正營養失衡:調整飲食是脂肪肝治療的重要環節。原則上應攝入新鮮蔬菜、瘦肉(以牛肉、羊肉為主)和富含親脂性物質的膳食,以使體重接近正常。需要注意的是,脂肪肝病人的飲食中仍要含適量的脂肪,并注意控制糖類的攝入。因為攝入不含脂肪食物時,機體仍可從糖類及氨基酸前身物質合成脂肪,而攝入過多的糖類(特別是甜食)又可增加胰島素分泌,促使糖轉化為脂肪。此外還應根據不同病因、不同病情確定飲食構成。(3)增加運動:糾正不良行為及自我保健意識的教育,以維持理想體重及相對正常的血脂和血糖水平。運動治療對于肥胖病、糖尿病、高脂血癥等所致脂肪肝的消退尤為重要。(4)藥物治療:以促進肝內脂肪消退,防止肝細胞壞死、炎癥及肝纖維化。膽堿、蛋氨酸及維生素B族和一些血脂調整藥常被用來治療脂肪肝,但大多療效尚不確切,副作用較大,如應用不當反可加劇肝內脂肪沉積,甚至導致病人肝功能不全或惡化,故脂肪肝的治療重在去除病因、控制飲食、增加運動、降低體重,藥物治療僅起輔助作用,切勿本末倒置。
2024-10-22 17:0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anne120,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我來給你談談“脂肪肝”的飲食:1)控制熱量攝入,以便把肝細胞內的脂肪氧化消耗。肥胖者應逐步減肥,使體重降至標準體重范圍內。以標準體重計算,每公斤體重可給熱能84--105千焦(20--25千卡)。標準體重(公斤)身長(厘米)-105(或100),男性165厘米以上減105,而女性和男性165厘米以下者減100。2)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攝入,按標準體重計算每公斤體重每天可給脂肪0.5--0.8克,宜選用植物油或含長鏈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魚類等;碳水化合物每天每公斤體重可給2--4克,食用糖的攝入不宜過多。3)高蛋白飲食,每天每公斤體重可給1.2--1.5克,高蛋白可保護肝細胞,并能促進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蛋白質供給,優質蛋白質應占適當比例,例如豆腐、腐竹等豆制品,瘦肉、魚、蝦、脫脂奶等。4)保證新鮮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供應,以滿足機體對維生素的需要。但含糖多的蔬菜及水果不可進食過多。5)限制食鹽,每天以6克為宜。6)適量飲水,以促進機體代謝及代謝廢物的排泄。7)含有甲硫氨基酸豐富的食物,如小米、莜麥面、芝麻、油菜、菠菜、菜花、甜菜頭、海米、干貝、淡菜等食品可促進體內磷脂合成,協助肝細胞內脂肪的轉變。8)忌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如洋蔥、蒜、姜、辣椒、胡椒、咖喱和酒類等:少用肉湯、雞湯、魚湯等含氮浸出物高的食物。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24-10-22 17:0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建議:要治療到肝功能正常,更需要保養,目前還沒有根治手段。建議用藥:丹田降脂丸。不要勞累,不要酗酒,改掉不好生活習慣。
2024-10-22 17:0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脂肪肝的中西醫結合防治來源: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脂肪肝診治中心范建高脂肪性肝病(fattyliverdisease,FLD)簡稱脂肪肝,病理上包括單純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臨床上則有酒精性和非酒精性之分。鑒于FLD的病理診斷通常難以獲得,目前主要根據肝臟B超并結合病史和相關實驗室檢查來明確脂肪肝的有無及其可能病因,但這些措施通常難以區分單純性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當前酒精性肝病(ALD)患病率居高不下,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發病率不斷攀高并已成為發達地區慢性肝病首要病因。NAFLD除了與ALD一樣可致肝病殘疾和死亡外,還可促進糖尿病和動脈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為此,即使是健康查體發現的無癥狀性脂肪肝也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綜合防治。盡管大多數脂肪肝患者通過節制飲食、增加運動以及戒酒等非藥物治療就可有效控制,然而改變生活方式并非萬能,部分患者往往還需加用各種中西藥物以促進疾病康復。1針對代謝紊亂的藥物治療對于充分的改變生活方式治療6個月后仍不足以使代謝綜合征各組分恢復正?;蚝喜⑿难芗膊〉母呶H巳海瑒t需采用相關藥物進行二級干預。具體措施:(1)對于體重超重/內臟性肥胖患者,如果基礎治療6個月體重下降和腰圍減少不明顯,或體重指數>27kg/m2合并血脂、血糖、血壓等兩項以上指標異常者,可用西布曲明、奧利司他或具有減肥作用的中藥驗方,力爭6個月內體重下降7%以上,腰圍控制在90cm(女性80cm)左右。(2)經基礎治療和(或)應用減肥降糖藥物3個月以上,仍呈混合性高脂血癥或高脂血癥合并2個以上危險因素者,需常規使用他汀或貝特類等藥物降脂,一般無需加強肝酶監測。(3)對于合并2型糖尿病、糖耐量損害、空腹血糖增高以及內臟性肥胖的脂肪肝患者,可用二甲雙胍、羅格列酮等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控制血糖。(4)動脈血壓≥140/90mmHg應接受降血壓藥物治療,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則當血壓≥130/80mmHg時即應開始藥物降壓治療。(5)其他:例如應用相關藥物抗炎、抗血小板,以減少高黏血癥和血栓形成傾向?,F存問題:肥胖患者單純控制糖脂紊亂很少能使脂肪肝逆轉,且需警惕噻唑烷二酮類的增重問題。不伴有體重增加的隱源性脂肪肝,節食、運動無助于脂肪肝的消退。盡管肥胖是脂肪肝肯定的危險因素,但是減肥對NAFLD的改善并不總是有效,減肥方法不當、減肥速度過快可導致肝組織學惡化。此外,治療代謝紊亂的相關藥物可導致肝臟毒性損傷。2針對肝病的藥物治療針對肝病的藥物治療旨在提高單純性脂肪肝防范“二次打擊”能力,減輕脂肪性肝炎患者肝細胞損傷及炎癥壞死纖維化程度,以阻止肝病進展。作用機制涉及修復生物膜、拮抗氧應激/月旨質過氧化、消炎利膽、抗凋亡、抗纖維化等方面,然而現有藥物單獨使用難以起效。保肝藥物作為輔助治療主要用于以下類型的脂肪肝患者:(1)伴有肝功能異常;(2)合并代謝綜合征;(3)肝活檢確診的脂肪性肝炎,特別是有進展性肝纖維化;(4)基礎治療6個月仍無效或所用的藥物可能會誘發和導致肝病惡化;(5)存在慢性肝病相關癥狀的隱源性脂肪肝;(6)酒精性脂肪肝戒酒1個月后仍有肝區不適和肝功能損害。迄今還未找到治療脂肪肝的特效中西藥物,當然這也為我們提供了發展的余地,目前主要根據脂肪肝的病因、分型、分期及其合并癥合理使用有關藥物。例如,合并糖尿病和高脂血癥的脂肪肝可試用多烯磷脂酰膽堿(易善復)、水飛薊(水林佳)、血脂康;合并膽囊炎、膽石癥、膽囊膽固醇結晶以及膽汁淤積的脂肪肝,可試用熊去氧膽酸(優思弗)、膽寧片(便秘者尤宜);不能完全戒酒的酒精性脂肪肝宜用多烯磷脂酰膽堿、美他多辛、還原性谷胱甘肽(阿托莫蘭)、甘利欣;合并進展性肝纖維化的脂肪肝,可考慮加用扶正化瘀膠囊、復方鱉甲軟肝片等。一般選用1~2種保肝藥物治療6個月以上,或用至肝功能生化指標復常和(或)影像學檢查顯示脂肪肝消退為止。原則上不用或不單純使用五味子類僅僅只能降低血清轉氨酶的各種中西藥物,因有可能隱蓋病情及放松實施基礎治療從而導致肝病惡化。3治療目標和注意事項就廣大NAFLD患者而言,治療的首要目標為控制代謝紊亂,防治2型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次要目標為逆轉肝細胞脂肪變,減少膽囊膽固醇結石和膽道事件的發生;附加要求才是防治脂肪性肝炎,阻止肝病進展,減少肝病殘疾和死亡。而對ALD則為嚴格禁酒至少1年以上,防治戒斷綜合征,以及保肝抗炎阻止肝病進展。注意事項:(1)強調去除病因和綜合治療的重要性;(2)強調辨證論治以及整體的觀點和個體化的診療方案;(3)客觀和全面評估療效,考核指標除包括肝功能和肝臟影像學甚至肝活檢外,還應動態監測體重、腰圍、血壓、血糖、血脂,而癥狀積分的變化僅供參考;(4)警惕藥源性疾病,“是藥三分毒”,切忌多種中西藥物大劑量長期聯合使用。
2024-10-22 2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