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疾病,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運動康復以及生活方式調整等。 1.藥物治療: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等,能減輕疼痛和炎癥。軟骨保護劑如氨基葡萄糖、硫酸軟骨素,有助于延緩關節軟骨的退變。 2.物理治療:熱敷、冷敷、按摩、針灸、電療等,可以緩解肌肉緊張和疼痛。 3.手術治療:對于嚴重的關節炎患者,關節置換術是一種有效的治療選擇。 4.運動康復:適當的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散步等,能增強關節周圍肌肉力量,改善關節活動度。 5.生活方式調整:控制體重,避免過度勞累和關節損傷,注意關節保暖。 關節炎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病情和患者個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以減輕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2024-10-22 12:3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骨關節炎的手術治療目前,骨關節炎常用的手術治療方法包括關節鏡手術,截骨術和人工關節置換術.軟骨碎片脫落到關節腔內,形成游離體,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關節鼠”,可采用關節鏡手術清除.關節鏡手術可以很好地鑒別和估計關節的病變程度,對關節腔進行灌洗和清理,能清除關節腔內的游離體,使患者的活動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各種矯形截骨術是用以改善關節力線平衡的.脛骨截骨術主要用于膝關節內外翻畸形(即“O”型或“X”型腿)的患者,通過手術使彎曲的腿盡量恢復到正常狀態.如果患者病情發展到嚴重階段,關節軟骨丟失嚴重,關節間隙過小,關節功能喪失,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經保守治療無效,應考慮人工關節置換,主要是人工膝關節和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通過關節置換能比較好的恢復關節的活動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但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創傷較大,置換的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也有一定限度,并且手術費用較高.骨關節炎的輔助治療輔助治療是患者的關節疾病處在早,中期時,配合藥物治療使用的一種方法.輔助治療,就是平時我們說的理療和體療,比如烤電,推拿,按摩,針灸等一系列方法.雖然輔助治療對骨關節炎沒有根本性的療效,但可以減輕患者局部的不適,對患者有鎮靜,松弛和止痛的作用.同時病人應當積極自我保健,注意減肥,適當鍛煉,如進行游泳,騎自行車等運動.避免不正確的姿勢以及有害關節的動作,如登山,長時間伏案等.保護關節,減少負重,如在膝關節使用護膝,久坐站起時借助支持物等.在活動時,可利用拐杖,步行器協助活動或行走等.骨關節炎的藥物治療一般情況下治療疾病時,在采用外科手術以前,藥物治療是醫生和患者多選用的一種比較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對骨關節炎來說,治療藥物可以分為兩大類:非特異性治療藥物和特異性治療藥物,即“對癥治療”藥物和“對因治療“藥物.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對癥治療”和“對因治療”這兩個概念的區別,我們先來看看它們的含義:這里說的“對癥治療”和我們平時說的含義有所區別,我們平時說只有“對癥下藥”才能治好疾病,“對癥”是說要正確地認識疾病,得什么病就用什么藥;而這里對癥治療中的“癥”則指的是疾病的表面癥狀,比如牙齒被蛀壞了產生牙痛,牙痛就是表面癥狀.“對癥治療”是指消除或改善疾病的表面癥狀,也叫治標.就像牙痛時使用止痛藥來止痛,牙痛止住了,就是消除了表面癥狀,但是不把牙齒補好,過一段時間又會疼痛.這種治療方法用我們平時的話形容就是“治標不治本”.凡是能針對疾病原因進行的治療叫做“對因治療”,也叫治本.還用剛才牙痛的例子,把蛀牙補好,牙就不痛了,這便是對因治療.所以,對因治療較為徹底,一般不易復發.非特異性藥物治療骨關節炎(對癥治療)骨關節炎的非特異性藥物治療,也就是對癥治療,常用的是非甾體類抗炎藥,它們通常被稱為止痛藥.止痛藥,顧名思義,即具有止痛的作用,能緩解頭痛,肌肉痛,包括骨關節炎伴隨的關節疼痛,這類藥物不專門針對骨關節炎進行治療,所以我們也把這種藥物稱作“對癥治療”藥物.這類藥物起效快,對于各種原因引起的疼痛,其止疼效果比較好,緩解骨關節炎病人的關節疼痛效果也不錯.這類藥物在體內代謝較快,一旦代謝完畢疼痛馬上又開始了,維持時間很短.重要的是,止痛控制了疾病的表面癥狀現象,卻掩蓋了病情仍在繼續發展的本質.另外還有一種對癥治療藥物——激素類藥物,該類藥物必須進行關節腔內注射,也能達到迅速消炎止疼的目的,但每年不能超過3——4次,若長期使用,可加劇關節軟骨的損害以及骨關節炎的癥狀.非特異性藥物治療骨關節炎,只能暫時緩解疾病癥狀,而不能真正對骨關節炎的病因——關節軟骨起作用,也不能阻止骨關節炎病情的發展.
2024-10-22 12:3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最常見的是骨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兩種,我國目前關節炎患者估計有1億以上,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另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人群中半數患骨關節炎;65歲以上人群中90%的女性和80%的男性患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在我國的患病率為0.34%~0.36%,據介紹,類風濕關節炎病情嚴重者壽命約縮短10~15年.關節炎怎么治:根據病情發展程度不同,骨關節炎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輔助治療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對于疾病已經發展到晚期的病人,不失為一種好的治療手段;對于早中期的病人,一般采取藥物治療并配合其他方法輔助治療.要積極采取正確,有效的手段,盡早治療疾病,盡早控制病情.如果患者病情發展到嚴重階段,關節軟骨丟失嚴重,關節間隙過小,關節功能喪失,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經保守治療無效,應考慮人工關節置換,主要是人工膝關節和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通過關節置換能比較好的恢復關節的活動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但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創傷較大,置換的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也有一定限度,并且手術費用較高.骨關節炎的輔助治療輔助治療是患者的關節疾病處在早,中期時,配合藥物治療使用的一種方法.輔助治療,就是平時我們說的理療和體療,比如烤電,推拿,按摩,針灸等一系列方法.同時病人應當積極自我保健,注意減肥,適當鍛煉,如進行游泳,騎自行車等運動.避免不正確的姿勢以及有害關節的動作,如登山,長時間伏案等.保護關節,減少負重,如在膝關節使用護膝,久坐站起時借助支持物等.在活動時,可利用拐杖,步行器協助活動或行走等.骨關節炎的藥物治療一般情況下治療疾病時,在采用外科手術以前,藥物治療是醫生和患者多選用的一種比較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中醫中藥是傳統醫學的組成部分,博大精深,歷史悠久,是中國的國粹,幾千年來不知道治好了多少疑難雜癥,一直以來被國人引以為驕傲.對于關節疾病的治療,很多人也比較信賴中醫的推拿,按摩和中藥的治療.關節的推拿按摩,是物理治療手法,只要在正規醫療機構治療,患者一般是可以放心的.中醫對于關節炎治療的傳統理論認為“風寒濕邪,痹阻經脈,致使經脈不通,不通則痛”,所以中藥治療一般是以祛風散寒,解痙通絡,活血化淤為目的的.像藏藥--立正消痛貼,純中藥成份,外敷,藥物從皮膚滲透骨質,效果比較好,并且無副作用.是藥物治療中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另外關節炎的預防和治療最有效的方法還有以下幾種:第一,控制自身飲食結構,避免酸性物質攝入過量,加劇酸性體質.飲食的酸堿平衡對于關節炎的治療及并發癥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飲食方面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機活性堿的食品,少吃肉類,多吃蔬菜.恰瑪古富含植物有機活性堿,能迅速排除體內酸性物質,達到體液的酸堿平衡,從而預防和保養關節炎.第二,要經常進行戶外運動,在陽光下多做運動多出汗,可幫助排除體內多余的酸性物質,從而預防關節炎的發生.第三,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過大的心理壓力,壓力過重會導致酸性物質的沉積,影響代謝的正常進行.適當的調節心情和自身壓力可以保持弱堿性體質,從而預防關節炎的發生.
2024-10-22 12:3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關節炎主要是由于局部炎癥導致新陳代謝受阻,造成肌肉萎縮粘連等疼痛治療上應該從消除炎癥入手,進行全面調理,增強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消除疼痛、緩解肌肉痙攣、消退增生組織的目的。
2024-10-22 12:3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關節炎是指由炎癥,感染,創傷或其他因素引起的關節炎性病變,屬風濕學科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關節紅腫,熱,痛和功關節炎關節變化能障礙.很多疾病均可引起關節炎性病變,以下幾種在臨床中較為常見. 骨關節炎 又稱退行性關節病,骨關節病.骨質增生與人體衰老密切相關,多數老人都可能伴有骨質[2]增生,自然容易得骨關節炎.臨床數據顯示,45歲以下人群骨關節炎患病率僅為2%,而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高達68%.在醫生看來,人到老年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骨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 該病常表現為小關節(手指關節,腕關節等)疼痛,且發病關節呈對稱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80%在35~50歲之間,但老人,幼兒同樣可發病.因其病因與遺傳,感染,環境,免疫有著復雜關系,臨床尚無法徹底根治,只能通過藥物治療控制病情,維持關節功能. 強直性脊柱炎 多表現為脊柱,骶髂關節等中軸關節病變.病因不清,一般認為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該病男性多見,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前,嚴重者可導致脊柱和關節畸形而影響日常生活. 反應性關節炎 因腸道系統,泌尿系統等關節外感染因子觸發的炎癥性關節病變.降低感染率,提高免疫力有一定防治作用. 痛風性關節炎 因尿酸鹽結晶,沉積引起的關節炎.發病多為急性單側關節炎,以腳部大腳趾突然紅腫,疼痛為主要癥狀,病程持續一周左右可緩解,但易復發.預防方法是改變生活飲食習慣,少吃內臟,海鮮等誘發高尿酸的食物.關節炎的飲食療法: 骨性關節炎是指主要關節如膝,脊柱和胯等軟骨退化.軟骨本身沒有神經,但當某一部分磨沒了,關節的邊緣就出現了問題,骨頭和骨頭之間產生摩擦,因此就產生了疼痛,同時關節出現間隙狹窄,比如羅圈腿,X形腿或腿部受傷使受力不均勻,關節的壓力增大,必然磨損就嚴重,一旦軟骨脫落,就會造成疼痛,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很大的痛苦.在這里,我們介紹一些關于關節炎的飲食療法,患者朋友可以試試. 鯊魚軟骨粉:以純天然鯊魚軟骨粉為宜,盡可能每天攝取7.5克. 川烏粥 原料:制川烏2克,姜汁10滴,粳米30克,蜂蜜適量. 烹制方法:將川烏研末,粳米洗凈,同放入瓦鍋,加適量水,沸后加入川烏,用文火煮2~3小時,待米熟爛后加入生姜汁和蜂蜜,攪勻,再煮1~2沸即可. 食用方法:佐餐食用,隨量服食. 牛藤桂心散 原料:山茱萸100克,懷牛膝100克,桂心60克. 烹制方法:將以上原料洗凈,曬干或晾千,共研成細末,備用. 食用方法:每日1次,每次3克,以黃酒送服. 牛膝酒糟 原料:牛膝500克,糯米1000克,甜酒曲適量. 烹制方法:先將牛膝洗凈,同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水煮2~3次,取部分藥汁浸糯米,另一部分藥汁于糯米煮熟后,拌和甜酒曲,于溫暖處發酵為酒槽. 食用方法:每日1次,每次取酒槽30克煮食. 桑葚桑枝酒 原料:新鮮桑葚500克,新鮮桑枝100克,紅糖500克,白酒1000克. 烹制方法:將桑枝洗凈,切斷,與桑葚,紅糖同入酒中浸泡,l個月后可飲. 食用方法:隨量飲用,以不醉為度. 茶療法 (1)川芎茶:川芎3克,茶葉6克,共研細末,和勻,開水沖泡,代茶頻飲.每日1次,常服. (2)金銀菊花茶:茶葉5克研末,金銀花5克,菊花6克,開水沖泡,每日多次飲用.用于患者關節疼痛,發熱,發紅者. (3)玄參麥冬茶:玄參8克,麥冬8克,與茶葉少許和勻,開水泡10分鐘后,飲用.可用于老年性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口干,心煩者. (4)芪參茶:黃芪5克,西洋參5克,切成薄片,與茶葉混勻后,開水沖泡10分鐘,即可飲用.1天1劑,可飲6--8次.用于風濕性關節炎老年患者由于氣陰兩虛而夜寐不安,多汗者特別提醒:根據統計,穿著高跟鞋且經常爬樓梯的女性,膝關節負荷壓力是體重的三倍;穿著高跟鞋下樓梯時,更可增加七至九倍,可見高跟鞋對身體健康的危害.如因出席正式場合,不得不穿上高跟鞋時,專家建議女性朋友盡量避免蹲跪或爬樓梯,也不要選擇對膝關節沖擊力較大的活動,只要把握這些小小的細節,都能有效避免退化性膝關節炎提前發生;一雙低跟或平跟鞋,更有助于保護膝部軟骨,遠離疼痛的折磨.
2024-10-22 2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