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恥骨聯合分離癥是指骨盆前方兩側恥骨纖維軟骨聯合處發生的分離移位,多由外傷、妊娠、激素變化等引起,表現為疼痛、活動受限等。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等。 1.病因:外傷,如骨盆受到直接撞擊;妊娠分娩,孕期激素變化使韌帶松弛;長期重體力勞動,導致骨盆結構損傷;骨質疏松,骨密度降低影響骨盆穩定性;先天性骨盆結構異常。 2.癥狀:恥骨聯合處疼痛,尤其在行走、翻身時加重;下肢活動受限,步態異常;部分患者會出現腰骶部疼痛。 3.診斷:通過體格檢查,觀察恥骨聯合處壓痛、腫脹等;X 線、CT 等影像學檢查明確分離程度。 4.保守治療:臥床休息,使用骨盆帶固定;物理治療,如熱敷、超短波;藥物治療,如口服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等緩解疼痛。 5.手術治療:對于分離嚴重、保守治療無效者,可行手術復位內固定。 恥骨聯合分離癥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患者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如出現相關癥狀,應到正規醫院骨科就診。
2024-10-22 13: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此病的主要治療方法是: 1.針刺恥骨聯合兩段針刺加電針。 2.推拿推拿手法是本病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常能達到立見功效的效果,再配合適當的臥床休息,病情很快即能恢復。 (1)按揉腰骶:患者取俯臥位,醫者先用拇指按揉八髎、白環俞、秩邊、環跳等穴位后,再揉、按、滾等手法與骶髂部治療3~5分鐘,并推揉拍打腰骶部組織,以透熱為度。 (2)按揉放松:患者取俯臥位,醫者先用拇指揉按中級、曲骨等穴位后,再揉按恥骨聯合部1~2分鐘,肌內收肌群起點處1~2分鐘,然后再拿捏股四頭肌及推擦股內側肌群,使局部軟組織充分放松。 (3)牽引復位 1.患者取仰臥位,醫者用一足蹬住健側的恥骨下部,雙手握住患側下肢裸部,手足同時協調突然用力做上蹬下牽動作,即可復位。 2.患者取仰臥位,醫者雙手握住患者雙裸部,使患者呈雙腿髖屈膝并外旋外展狀后,兩手突然用力將雙腿內旋收拉直,即可復位。 (4)按壓復位 1.患者取仰臥位,醫者雙手掌重疊按壓在恥骨聯合部,在患者呼吸狀態下突然向下用力按住,即可復位。 2.患者取俯臥位,醫者雙手掌重疊按壓于骶尾部正中,在進行旋轉按揉的情況下,雙手突然用力向下按壓,從而使其復位。 3.患者取側臥位,患側在上,健側腿伸直而患側腿屈髖屈膝,醫者面對患者,用一手及前臂拖住患者側大腿內側,另一手按壓于髖部,線將髖部環轉幾圈,然后用手同時協調用力,外展下壓使恥骨聯合逐漸靠近而達復位。 (5)斜板復位:患者取側臥位,患側在上,做腰部斜板法,參加急性腰扭傷推拿手法部分。或一手向下按壓其骶髂關節處,另一手托起裸上部,雙手相反方向用力推板使其復位。 總之,不管用那一種方法復位,其復位后患部疼痛應是明顯減輕或消失,下肢屈伸活動功能也即得到恢復。本癥為慢性損傷,可能反復疼痛,必要時可戴骨盆帶保護。
2024-10-22 13:1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此病的主要治療方法是: 1.針刺恥骨聯合兩段針刺加電針。 2.推拿推拿手法是本病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常能達到立見功效的效果,再配合適當的臥床休息,病情很快即能恢復。 (1)按揉腰骶:患者取俯臥位,醫者先用拇指按揉八髎、白環俞、秩邊、環跳等穴位后,再揉、按、滾等手法與骶髂部治療3~5分鐘,并推揉拍打腰骶部組織,以透熱為度。 (2)按揉放松:患者取俯臥位,醫者先用拇指揉按中級、曲骨等穴位后,再揉按恥骨聯合部1~2分鐘,肌內收肌群起點處1~2分鐘,然后再拿捏股四頭肌及推擦股內側肌群,使局部軟組織充分放松。 (3)牽引復位 1.患者取仰臥位,醫者用一足蹬住健側的恥骨下部,雙手握住患側下肢裸部,手足同時協調突然用力做上蹬下牽動作,即可復位。 2.患者取仰臥位,醫者雙手握住患者雙裸部,使患者呈雙腿髖屈膝并外旋外展狀后,兩手突然用力將雙腿內旋收拉直,即可復位。 (4)按壓復位 1.患者取仰臥位,醫者雙手掌重疊按壓在恥骨聯合部,在患者呼吸狀態下突然向下用力按住,即可復位。 2.患者取俯臥位,醫者雙手掌重疊按壓于骶尾部正中,在進行旋轉按揉的情況下,雙手突然用力向下按壓,從而使其復位。 3.患者取側臥位,患側在上,健側腿伸直而患側腿屈髖屈膝,醫者面對患者,用一手及前臂拖住患者側大腿內側,另一手按壓于髖部,線將髖部環轉幾圈,然后用手同時協調用力,外展下壓使恥骨聯合逐漸靠近而達復位。 (5)斜板復位:患者取側臥位,患側在上,做腰部斜板法,參加急性腰扭傷推拿手法部分。或一手向下按壓其骶髂關節處,另一手托起裸上部,雙手相反方向用力推板使其復位。 總之,不管用那一種方法復位,其復位后患部疼痛應是明顯減輕或消失,下肢屈伸活動功能也即得到恢復。
2024-10-22 13:1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我是39周左右開始恥骨疼的,疼的路都沒辦法走,上下床非常疼的。這個沒什么好的辦法的,盡量臥床休息,動作輕點。
2024-10-22 13:1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根據您的癥狀,很有可能是恥骨聯合分離癥。當婦女在懷孕期,尤其是在將分娩前,由于內分泌因素的影響,使骶髂關節和恥骨聯合軟骨及韌帶變松軟。在分娩時恥骨聯合及兩側骶髂關節均出現輕度分離,使骨盆發生短暫性擴大,有利于胎兒的娩出。產婦大都在分娩后黃體素分泌恢復正常,松弛的韌帶及軟骨也隨之恢復正常。可在0.05%-0.1%的產婦中,因內分泌(黃體素)分泌過多,致使韌帶過度松弛,產時兩側骶髂關節及恥骨聯合易發生分離。產程過長,胎兒過大,產時用力不當或姿勢不正,以及腰骶部受寒等多種因素,造成產時或產后骨盆收縮力平衡失調,有可能使骶髂關節軟骨面發生錯位。因骶髂關節的關節面粗糙,在形態上變化較多,易發生關節細微錯位。由于上述因素,造成產后骶髂關節錯位,致使恥骨聯合面不能恢復到正常位置,經過一段時間未能自行回復,癥狀加劇者,就形成了產后恥骨聯合分離癥。患者俯臥,術者站于患側,在骶髂及腰臀部用袞法治療,配合按、揉八髎、環跳、大腸俞、關元俞等穴,以及下肢后伸的被動運動,手法宜輕柔。繼而患者取仰臥位,術者立于患側(以右側為例);用右腋夾住患者右足踝部,右肘屈曲位,以前臂背側托住患者小腿后面,左手搭于患肢膝關節的前側,以右手搭于左側前臂中1/3處,此時用力夾持患肢,向下牽引1-2分鐘。患者再取健側臥位,健側下肢伸直,患側屈髖屈膝;術者站于前面,一手按住患者肩前部向后固定其軀體,另一手按住患側髖部,向前推動至最大限度,使扭轉的作用力集中在骶髂部,然后兩手同時對稱用力斜扳。患者再取仰臥位,術者站于患側,一手托住患肢小腿后側;另一手扶住患側髖部,使髖膝屈曲至最大限度,然后在屈髖位作快速伸膝和下肢拔伸的動作。患者再取健側臥位,健側下肢伸直,患肢膝部置于90°屈曲位。術者站于身后,一手向前抵住患者骶髂關節,一手握住患肢踝上部,向后拉至最大限度,然后兩手作相反方向推拉。患者再俯臥,術者站于患側,一手向下壓住患側骶髂部,一手托住患肢膝前部,兩手對向用力,使下肢后伸至最大限度,然后兩手同時作相反方向的驟然扳動,常可聽到關節復位的彈響聲;再在骶髂部用按、揉、彈、撥等手法理筋,然后擦患側骶髂部。
2024-10-23 06: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