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細中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小兒神經內科
-
肌張力高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神經系統疾病、腦部損傷等。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治療方法多樣,中醫治療有一定作用。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8-07-18 19:35
1.疾病原因:外周神經損傷、大腦損傷、遺傳因素、代謝性疾病、藥物副作用都可能導致肌張力高。
2.中醫治療原理:針灸可刺激穴位,調節經絡氣血;按摩能放松肌肉,改善局部循環;中藥熏蒸通過藥物蒸汽作用于身體,促進康復。
3.常用中藥:如白芍、當歸等,有養血柔筋的作用,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4.中醫治療優勢:副作用相對較小,能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5.綜合治療:中醫治療常作為輔助手段,與西醫的康復訓練、藥物治療等相結合效果更佳。
總之,肌張力高的治療需綜合考慮,中醫治療有其特色,但不能替代其他治療方法。患者應遵醫囑,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痙攣性高位截癱是脊髓受損后治不當遲發的缺血性神經變性病理改變,西醫手術只是恢復了椎管口徑免使神經再度受損已完成了他們的治療使命,但受損的神經仍出于麻痹休克狀態他們束手無策,只好讓你自等恢復。其神經功能的恢復除自身修復外,可以此方案進行治療,若受損神經因時間過長繼發缺血變性則本病恢復無望。治療方案1、采用中藥增強改善脊髓血液循環,使受損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2、中西醫結合營養神經。3、采用神經再生之藥奮激活受損后麻痹休克的神經使受損神經獲得再生修復才能獲得最佳恢復。提示,治療不當延誤治療受累神經會繼發缺血壞死,本病恢復無望。需幫助請發磁共震為你指導。
2016-07-11 04:1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在正常情況下,出生不久的嬰兒,肌張力多偏高,身體或四肢較硬,隨著月齡的增長、神經系統的發育,肌張力就應該下降,恢復正常。如果出生1月后嬰兒肌肉仍然發硬,特別是受到刺激和哭鬧時發硬明顯,就要引起注意了。如小兒腦癱,但腦癱除了肌張力異常增高外,往往還有異常動作或姿勢,比如上肢固定于屈曲狀態或下肢固定于伸直狀態、身體痙攣性扭轉、上肢后旋等等。在家平時多觀察,如果您家寶寶達不到上述要求,您可以帶他到醫院進行一下檢查。因為肌張力高會與腦神經發育不全有關系。三個月到六個月為早期干預,對小兒恢復健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6-07-11 04:2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肌張力是維持身本各種姿勢以及正常運動的基礎,并表現為多種形式。如人在靜臥休息時,身體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張力稱靜止性肌張力。軀體站立時,雖不見肌肉顯著收縮,但軀體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張力,以維持站立姿勢和身體穩定,稱為姿勢性肌張力。肌肉在運動過程中的張力,稱為運動性肌張力,是保證肌肉運動連續、平滑(無顫抖、抽搐、痙攣)的重要因素。而肌張力高則表現為:下肢伸直、內收交叉、呈剪刀狀。建議你謹遵遺囑,盡快去醫院進行治療。祝您早日康復。
2016-07-11 04:3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肌張力偏高主要是病理性神經系統異常的表現,也有些嬰兒是由于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出現肌張力高,如果不見好轉要定期復查。平時可以讓寶寶練習翻身、坐、爬等動作,或者給寶寶經常按摩,做一些被動操;還有和寶寶常說話交流,聽些音樂,也能使寶寶放松。你好,肌張力亢進可致姿勢異常,往往是嬰兒肌張力高的典型表現,如交叉腿即是兩下肢內收肌肌張力亢進所致。 建議去正規醫院檢查確定病情及時治療。
2016-07-11 04:40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沒帶寶寶檢查這個項目其實有時候媽媽可以給寶寶目測一下一般寶寶都不會出現這個方面的問題的
2016-07-11 04: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