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脂溢性皮炎是一種常見于頭皮、面部、胸背等皮脂腺豐富部位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其發病與皮脂腺分泌旺盛、馬拉色菌感染、免疫因素、飲食作息、精神因素等有關。 1.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脂分泌過多,為馬拉色菌等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 2.馬拉色菌感染:馬拉色菌過度增殖,破壞皮膚屏障,引發炎癥。 3.免疫因素:機體免疫失衡,導致皮膚炎癥反應。 4.飲食作息:長期高糖、高脂肪飲食,熬夜、作息不規律等,可誘發或加重病情。 5.精神因素:精神緊張、焦慮、壓力大等,影響內分泌,進而影響皮膚狀態。 脂溢性皮炎雖然常見,但通過合理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多數患者癥狀可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應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注意皮膚清潔和保濕,避免搔抓和刺激皮膚。
2024-10-22 11:4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脂溢性皮炎的病因不甚清楚,目前一些研究者認為脂溢性皮炎是在皮脂溢出基礎上,皮膚表面正常菌群失調,卵圓形糠秕孢子菌生長增多所致。其它因素諸如遺傳、精神緊張、飲食結構、化學性刺激、洗頭過勤、生活無規律、B族維生素缺乏、嗜酒等均與本病的發生和發展有一定關系。脂溢性皮炎是多發生于皮脂腺分布較豐富部位的一種慢性皮膚炎癥,常自頭部開始向下蔓延,典型損害為暗黃紅丘疹或斑片,邊緣清楚,表面被覆油膩性鱗屑或痂皮,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
2024-10-22 11:4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脂溢性皮炎是真菌感染性皮膚病,大部分是通過理發傳染上的。主要表現為油膩性白色皮屑,好發于頭面部和胸背部,大部分人有瘙癢的感覺。皮膚皮脂腺分泌皮脂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但如果皮脂腺分泌功能亢進,皮脂排出過多,在皮膚上堆積,在堆積處出現慢性皮膚炎癥,則稱為脂溢性皮炎
2024-10-22 11:4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建議還是根據醫生的指導和間接治療千萬別當了閱讀寓言。
2024-10-22 11:4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脂溢性皮炎是指皮脂腺分泌功能亢進,表現為頭皮多脂、油膩發亮、脫屑較多,在皮脂發達部位較易發生,是發生在皮脂溢出基礎上的一種慢性炎癥,損害為鮮紅或黃紅色斑片,表面附有油膩性鱗屑或痂皮,常伴有不同程度瘙癢,成年人多見,亦可見于新生兒。主要是去脂、殺菌、消炎和止癢。(一)復方硫磺洗劑(庫氏洗劑),每晚1次外用,5%硫磺軟膏外用;硫化硒香波(希爾生)或硫磺軟皂,每周1-2次洗頭。(二)抗真菌制劑,如2%酮康唑洗劑(商品名采樂)或1%聯苯芐唑香波洗發、洗澡,3%克霉唑乳膏,2%咪康唑乳膏,聯苯芐唑乳膏等均可選用,但應注意此類藥物可能對皮膚有刺激性和致敏作用。(三)維生素B6乳膏、護膚乳膏、維生素E乳膏等,可輪換選用,每日1-3次。限制多糖、多脂飲食、忌食刺激性食物,避免搔抓,生活起居規律。
2024-10-22 15: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