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曉紅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科
-
來月經時乳房疼痛不適可能是和乳腺增生有關系,如果脹痛不適嚴重就需要用藥治療,建議不吃辛辣的飲食,不能擠壓乳房,可以局部熱敷按摩或是可以服用逍遙丸,乳癖消等藥物調理緩解癥狀,乳腺增生和內分泌失調有關系,平時注意不要吃含有雌激素的食物,以免加重癥狀
2019-12-02 10: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很多女性出現痛經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廣大女性的工作和學習,降低了生活的質量。疼痛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常伴有全身癥狀:乳房脹痛、肛門墜脹、胸悶煩躁、悲傷易怒、心驚失眠、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胃痛腹瀉、倦怠乏力、面色蒼白、四肢冰涼、冷汗淋漓、虛脫昏厥等癥狀。痛經患者在月經來潮前3-5天內飲食宜以清淡易消化為主。應進食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吃得過飽,尤其應避免進食生冷之食品,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宮、輸卵管收縮,從而誘發或加重痛經。月經已來潮,則更應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蔥、生蒜、胡椒、烈性酒等。此期間病人可適當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緩解疼痛作用。此外,痛經者無論在經前或經后,都應保持大便通暢。盡可能多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白薯等。還可以使用針灸,理療等多種方法治療.中醫:滋養卵巢、補氣養血、固腎調經、散寒通絡。是調理月經、調理內分泌、調理氣血的中藥。月經期間應避免進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蔥、蒜、胡椒、烈性酒等,因生冷辛辣食物能刺激子宮、輸卵管收縮,從而誘發或加重病情。如有什么不明白的,歡迎你再次提問,我們會對你的問題密切關注.如果回復較慢,你也可以直接點擊在線咨詢或者在線交流,我會及時和您溝通。
2016-07-05 17:5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轉載乳房疼痛一般有以下幾種表現:
2016-07-05 17:57
1)經前乳痛:經前乳房痛,是體內雌激素水平增高、乳腺增生、細胞增大、乳腺細胞水腫所致,這種乳房痛一般無需治療,在月經來潮之前注意飲食清淡即可。
2)孕期乳痛:懷孕后乳房脹痛,這是胎盤、絨毛分泌大量的雌激素、孕激素和催乳素,使乳腺增生、乳房增大所致。這是一種生理痛,是在為產后哺乳作準備,只要及時更換寬大的胸罩,托起日益增大的乳房就可以了。
3)產后乳痛:產后乳房痛大多為乳腺炎,除乳房脹痛外,還會發燒和出現乳房局部硬塊,這主要是乳腺管阻塞、乳汁淤積所致。所以,產后應盡早哺乳,使乳汁不在乳房內過多積聚。
4)乳腺增生性乳痛:乳腺增生性乳痛可向腋下、肩背部放射,手觸乳房可觸及大小不等、邊緣不清的活動硬塊,還會受月經、情緒的影響。此種乳痛是由體內代謝紊亂、代謝廢物堆積、氣滯血淤而成,可服用一些活血化淤、調節內分泌的藥物。
5)乳痛病:乳痛病表現為隱痛、脹痛或刺痛,疼痛可放射到腋下、肩部及上肢。檢查時只有觸痛,并無腫塊。治療以舒肝利氣、解郁、活血化淤、調節內分泌的中藥為首選。
6)癌性乳痛:當乳痛持續性存在,疼痛部位固定并放射到肩背部,肩部有負重感時,則有乳癌的可能,須引起高度重視,及早去醫院檢查。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這個病是因為情志不遂,肝氣郁結,憂思傷脾,痰濁內生,久而導致痰淤互結于乳而發,之所以最終形成痼疾,多由于患者心急求成,盲目用藥,最終導致反復發作,.纏綿難愈.個人建議應當遵循在加強鍛煉,提高自身免疫抵抗機能的前提條件下,正確認識,精神樂觀,心情舒暢,合理采用針對性中成藥辨證施治綜合治療,這樣才可以達到徹底痊愈,我處可以為你義務提供合理的治療建議和意見,歡迎聯系咨詢如需咨詢請點擊我的圖標查看聯系資料
2016-07-05 18:0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乳房痛在月經前或月經期這個情況很常見.很多女性都有這個情況.主要與體內激素水平有關系的,當然心情和情緒也有很大的影響.
2016-07-05 18:11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乳房疾病? 乳房疾病是指發生于乳房部的各種疾病的總稱。男女均可發病,但由于女性乳房的特殊生理,乳房疾病多見于女性,是中醫外科疾病中的常見病、多發病。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關于乳房的經絡和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記載。漢《中藏經》即載有乳癖病名。此后,歷代文獻均有所記載,如晉《肘后備急方》、《劉涓子鬼遺方》載有“乳癰”、“乳發”,隋《諸病源候論》載有“乳石癰”、“乳疽”、“乳漏”,宋《婦人大全良方》載有“乳巖”,明《外科理例》載有“乳衄”等,且對各種乳房疾病的病因、證候、治法多有論述。《婦科玉尺》說:“婦人之疾,關系最鉅者,則莫如乳。”可見前人對乳房疾病十分重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