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永濤 主治醫師
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
-
您好,腦癱一般常見的臨床癥狀是肢體活動障礙為主,例如肢體軟癱無力,行動不能。有一部分人會伴有思維能力,智力能力障礙,早期一般主要以行動能力障礙為主。例如動作不靈活,或者動作笨拙,雙腿不能行走,甚至不能翻身,不能坐起。這吃東西不會正常咀嚼。才有維持自身穩定性差,祝您健康
2018-07-15 14: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小兒腦癱的早期癥狀是指一般在一周歲半之前,腦癱患兒的發育都是比較慢,落后于同齡的正常孩子。運動發育落后主要是指粗大運動和(或)精細運動兩方面。判斷運動發育是否落后的指標很多,每個動作在不同年(月)齡中表現又不一樣,但一些主要指標在臨床應用時應熟練掌握。正常小兒3個月時能抬頭;4~5個月時能主動伸手觸物,兩手能在胸前相握,安靜時能在眼前玩弄雙手;6~7個月時會獨自坐在較硬的床面不跌倒,8~10個月時會爬,爬時雙上肢或下肢交替向移動;1歲時能獨自站立;l歲~l歲半時能行走。
2016-07-03 16: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您好: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這是肌張力低下的癥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則可診斷為重癥腦損傷,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統疾病。身體發硬:這是肌張力高的癥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可診斷為腦癱。反應遲鈍及叫名無反應: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現,一般認為4個月時反應遲鈍,6個月時叫名無反應,可診斷為智力低下。頭圍異常:頭圍是腦的形態發育的客觀指標,腦損傷兒往往有頭圍異常。
2016-07-03 16:4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腦癱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由于類型、受損部位的不同而表現不同;一般有四種典型的表現;一、運動發育落后、主動運動減少,腦癱小兒與同年齡階段的兒童相比一般都不能達到正常小兒水平;二、肌張力異常;三、姿勢異常;腦癱患兒異常姿勢多種多樣,與肌張力異常及原始反射延遲消失有關。四,痙攣型腦癱小兒深反射(膝反射、二頭肌反射、跟腱反射等)活躍或亢進,有時還可引出踝陣攣及Babinski征。
2016-07-03 16:5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根據您的描述,這兩種病的大的區別就是發病原因不同,相同之處就是都是神經的損傷,造成的后果就是肢體活動受限,運動肌肉萎縮,患側肢體血運不好。培養性格和思維能力:腦癱患兒常易有挫敗感、自卑感,且情緒抑郁,加之運動不便、在接受教育和社會交往方面有局限,使腦癱患兒的性格和思維能力受到影響。如果對患兒進行早期治療,減少或減輕腦癱癥狀的發生,有利于腦癱患兒的性格和思維能力發展。
2016-07-03 17:03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嬰兒3個月不會抬頭,4個月不會笑,兩只手仍然是緊緊地握著拳,5個月還是不會拿東西,8個月不會獨坐,10個月不會爬,一歲仍然不會爬,如果出現這些狀況,就需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了
2016-07-03 17:09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