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判斷寶寶是否腦癱,需綜合觀察運動發育、姿勢異常、反射異常、智力發育、語言能力等。 1.運動發育:腦癱寶寶可能出現抬頭、翻身、坐立、行走等大運動發育明顯滯后,手部精細動作也可能不靈活。 2.姿勢異常:常表現為肢體僵硬或過度松軟,比如雙腿交叉、尖足、頭后仰等。 3.反射異常:原始反射持續不消失,如握持反射、擁抱反射等,正常的平衡反射難以建立。 4.智力發育:存在理解、認知能力差,學習困難等表現。 5.語言能力:說話晚、發音不清、語言表達困難等。 總之,如果家長懷疑寶寶有腦癱的可能,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兒科|小兒神經內科就診,進行全面評估和診斷,以便盡早開展治療和康復訓練。
2024-10-22 12:2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他的腳掌能全著地還是腳尖著地?如只能腳尖就要小心了,有疑問最好去醫院排查一下,有什么問題早發現早解決,我的一個朋友的孩子就是在5,6個月的時候發現老是腳尖著地,檢查是腦癱,是因為出生時腦部缺氧造成的,幸好發現的早,做了幾個月的治療,現在小孩5歲了,一切正常。你最好帶寶寶去趟醫院,沒問題最好!
2024-10-22 12:2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我暈的,按照你的說法,那么我寶寶也是腦癱了,我家寶寶八個多月才會翻身,快9個月才長了一顆牙,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都不一樣的,而且小孩子都是很容易受驚嚇的,太正常了。親不要胡思亂想自己嚇自己啦!
2024-10-22 12:2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大致上看,小孩的腦功能是有明顯的滯后,但是具體是什么情況,需要面診,同時小孩還太小,腦的可塑性還比較強,無論是什么情況,現在都需要做康復訓練。這種癥狀出現會持續一個小時,不像是癲癇。
2024-10-22 12:2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小兒腦性癱瘓(infantilecerebralparalysis)簡稱小兒腦癱,與腦癱基本同義。是指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中樞性運動功能障礙,可伴有智力低下、驚厥、聽覺與視覺障礙及學習困難等,是多種原因引起腦損傷而致的后遺癥。本病屬中醫兒科的“五軟”、“五遲”、“胎弱”、“胎怯”等范疇。--------------------------------------------------------------------------------主要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養,或病后失調,致使精血不足,腦髓失充,五臟六腑、筋骨肌肉、四肢百骸失養,形成虧損之證。腦為元神之府,腦髓不充,神失其聰,導致智力低下,反應遲鈍,語言不清,咀嚼無力,時流涎水,四肢無力,手軟不能握持,足軟不能站立。或感受熱毒,損傷腦絡,后期耗氣傷陰,腦髓及四肢百骸、筋肉失養,導致本病。--------------------------------------------------------------------------------主癥肢體癱瘓,手足不自主運動,智力差,語言不清。兼見筋骨痿弱,發育遲緩,站立、行走或長齒遲緩,目無神采,面色不華,疲倦喜臥,智力遲鈍,舌質淡嫩,脈細弱者,為肝腎不足;筋肉痿軟,頭項無力,精神倦怠,智力不全,神情呆滯,語言發育遲緩,流涎不禁,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細弱,為心脾兩虛;反應遲鈍,失語,癡呆,手足軟而不用,肢體麻木,舌淡紫或邊有瘀點,苔黃膩,脈弦滑或澀者,為痰瘀阻絡。--------------------------------------------------------------------------------1)綜合康復醫療:如運動(體育)療法,包括粗大運動、精細運動、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訓練;如爬行、有目的的指認(鼻、耳等)、訓練抓物、持物、起坐、搖擺、扶行(背靠墻、面朝墻)、原地運動(彎腰拾物、抬腳訓練、單腳獨立、原地起跳)、行、跑;再如物理療法,包括神經電刺激療法、溫熱療法、水療法;還有作業療法即能力訓練,現在這種專門化的醫院或診所在城市也有了,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可以選擇,但療效一般。 2)藥物療法:口服或注射有關藥物:腦神經營養藥、肌肉松弛藥、活血藥等。包括構筑和修復腦組織(細胞)的藥物,如卵磷脂(包含磷脂酰膽堿、腦磷脂、鞘磷脂等),每次0.1g/1片,每日三次,能修復因外傷、出血、缺氧造成的腦細胞膜損害,保護神經細胞,加快神經興奮傳導,改善學習與記憶功能。還可以選擇能促進腦細胞DNA合成,促進腦細胞對氧的利用率,改善腦細胞能量代謝,增強腦功能,供給腦組織修復再生所需的各種氨基酸,調節腦神經活動的藥物;如古立西(腦酶水解片),每次1-2片,每日三次;螺旋藻片(膠囊)每次1-2片每日三次。再就是積極補充多種維生素,如21-金維他,每次1片,每日1-2次。有條件的醫院的可交替選擇如下注射針劑(作用與片劑一樣):腦活素,腦多肽,乙酰谷酰胺,胞二磷膽堿等。 3)選擇性脊神經后根切斷術(簡稱SPR手術)是治療痙攣性腦癱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1978年由意大利一名外科醫生創立并很快在全世界推廣。因為大腦皮質的上運動神經元損傷后,不能控制下運動神經元的活動,某些神經纖維是造成肌張力增高的主要原因,因而作SPR手術就是運用現代電生理技術和顯微外科技術尋找出并切除這些神經纖維,令過分活躍的反射弧回復穩定,改善痙攣。成功率大約在50-80%。手術后還要進行康復訓練和肌力平衡協調訓練。該手術的適應癥是年齡5-7歲,單純性痙攣性腦癱,智力基本正常,肌張力3級以上,有一定的控制運動能力,同時沒有肌張力低下、手足徐動、共濟失調、肌肉攣縮等情況。 4)中醫藥療法:包括針刺療法(肌張力高的腦癱慎用);按摩療法;中藥療法。 5)堅持家庭康復訓練。--------------------------------------------------------------------------------1.針灸治療本病的輕型有一定效果,可以改善癥狀,并應重視早期治療。2.針刺治療的同時要加強功能訓練和智力培訓。現代醫學治療方法如下:1.手術2.矯形器3.水、電、光、聲療法4.語言、交流的治療5.運動功能的治療6.ADL訓練
2024-10-23 01:43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