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日光性皮炎是由于皮膚過度暴露在陽光下,受到紫外線照射引起的炎癥反應。治療方法包括避免日曬、局部冷敷、外用藥物、口服藥物和注意皮膚護理等。 1.避免日曬:盡量減少在紫外線強烈的時段外出,外出時使用遮陽傘、寬邊帽、太陽鏡等進行防護,涂抹防曬霜。 2.局部冷敷: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患處,減輕紅腫和疼痛。 3.外用藥物:如爐甘石洗劑可緩解瘙癢,糖皮質激素軟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有助于減輕炎癥。 4.口服藥物: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能減輕瘙癢癥狀,嚴重時可口服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 5.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使用溫和的護膚品。 總之,日光性皮炎患者應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并注意預防,避免病情加重。若癥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
2024-10-21 20: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日光性皮炎,是由于皮膚暴露部位因日光過度照射后,在暴露部位引起的皮膚急性光毒反應。日光性皮炎多發生在炎熱的夏天,中醫學根據日曬后皮膚成皰的特點,稱之為“日曬瘡”。西醫學根據其發病機制及臨床表現的不同,又分為日曬傷和多形性日光性皮炎。所謂日曬傷,是由日光中的中波紫外線過度照射后,引起皮膚被照射的部位出現急性炎癥反應。由于中波紫外線作用淺表,僅表現在皮膚的表皮。且日光強烈照射后會很快造成皮膚表皮角朊細胞壞死,并釋放介質導致真皮血管擴張,從而引起組織水腫。隨后黑素細胞在日光的強烈照射下,加速合成黑素,從而使被曬皮膚變黑。所以日曬傷多在日光強烈照射后4—6小時,在被照射皮膚出現邊界明顯的紅斑,嚴重者可出現水腫,12—24小時達到高峰。并伴有局部灼痛或刺痛,有的可能會出現局部瘙癢。更嚴重者可能會引起全身癥狀,如發熱、頭痛、惡心、嘔吐等。而多形性日光性皮炎,表現為暴露部位,如顏面、頸部、前臂伸側、手背等,出現不同形狀的紅斑、丘疹、風團或水皰。這種表現最具特點的是,日曬加重,避光則減輕。
2024-10-21 20: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日光性皮炎,是由于皮膚暴露部位因日光過度照射后,在暴露部位引起的皮膚急性光毒反應。日光性皮炎多發生在炎熱的夏天,中醫學根據日曬后皮膚成皰的特點,稱之為“日曬瘡”。西醫學根據其發病機制及臨床表現的不同,又分為日曬傷和多形性日光性皮炎。所謂日曬傷,是由日光中的中波紫外線過度照射后,引起皮膚被照射的部位出現急性炎癥反應。由于中波紫外線作用淺表,僅表現在皮膚的表皮。且日光強烈照射后會很快造成皮膚表皮角朊細胞壞死,并釋放介質導致真皮血管擴張,從而引起組織水腫。隨后黑素細胞在日光的強烈照射下,加速合成黑素,從而使被曬皮膚變黑。所以日曬傷多在日光強烈照射后4—6小時,在被照射皮膚出現邊界明顯的紅斑,嚴重者可出現水腫,12—24小時達到高峰。并伴有局部灼痛或刺痛,有的可能會出現局部瘙癢。更嚴重者可能會引起全身癥狀,如發熱、頭痛、惡心、嘔吐等。而多形性日光性皮炎,表現為暴露部位,如顏面、頸部、前臂伸側、手背等,出現不同形狀的紅斑、丘疹、風團或水皰。這種表現最具特點的是,日曬加重,避光則減輕。
2024-10-21 20:2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取苦參、川椒、白礬、地膚子、蛇床子各30克,水煎取汁,先熏后洗患處,每天1劑,熏洗3次,每次約20分鐘。適用于輕度日光性皮炎。2.使用中藥膏參膚霜治療,樸安堂的用溫水清洗患處,然后在涂抹
2024-10-21 20:2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全身治療1.維生素類:如維生素500μg,肌注,每日1次;維生素C0.2g,3次/日,口服;或煙酰胺,每次100mg,3次/日,口服等,均可阻抑或減弱光敏作用.2.利尿劑:有顯著消腫作用,常選雙氫克尿噻25g,每日3次,口服,或25%硫酸鎂10ml,加10%的葡萄糖500ml靜滴,每日1次.3.皮質類固醇激素:用于較嚴重者,常用強的松30~40mg/日,口服;氫化可的松100~200mg加入5%~10%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二,局部治療1.氯磺水楊酸和Euthrin為潤漬劑,以減輕脫水.2.搽2.5%消炎痛溶液(純乙烯醇,丙二醇,二甲基乙酰胺,其比例為19:19:12).3.蘆薈凝膠:于日曬后數小時內外用.這種物質有緩激肽阻釋作用和抗前列腺素作用,增加皮膚水分.4.濕敷:用于大皰疹出多時,常用牛奶液(牛奶和水50:5)或生理鹽水(或一茶匙食鹽溶于500~600ml水中)等溶液濕敷,每次15~20分鐘,日2~3次,治療持續到水皰干涸.大部分水皰不必處理,或用消毒針刺破皰壁放液后涂2%龍膽紫.三,預防及治療1.經常參加戶外活動,使皮色逐漸加深,以增強皮膚對日曬的耐受能力.對日光感受性較強的病人,應避免烈日曝曬.在外出時應撐傘,戴寬邊帽,著長袖衫,手套等.2.外用避光劑,如反射性遮光劑,15%氧化鋅軟膏,5%二氧化鈦軟膏,4%苯甲酮霜或洗劑,5%對氨基苯甲酸酒精,乳劑或酊劑.此外,強烈日光下工作時間不要太長,最好避免日光照射最強的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3時)在戶外工作.
2024-10-22 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