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彭福華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肌肉萎縮是指橫紋肌營養障礙,肌肉纖維變細甚至消失等導致的肌肉體積縮小。引起肌肉萎縮的原因較多,如神經源性、肌源性、廢用性等。治療需根據具體病因和病情選擇合適的方法。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6-06-02 16:04
1.明確病因:通過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測定、血液檢查等明確病因。
2.神經源性萎縮:若是周圍神經病變,可使用維生素B1、甲鈷胺等營養神經藥物,同時配合康復鍛煉。
3.肌源性萎縮:針對肌肉本身的疾病,如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可能需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等,但需嚴格遵醫囑。
4.廢用性萎縮:加強肌肉鍛煉,逐漸增加活動量和運動強度。
5.飲食調理:保證營養均衡,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
6.中醫治療:如針灸、按摩等,輔助促進血液循環和肌肉恢復。
肌肉萎縮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且治療過程可能較長,患者應保持積極心態,配合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