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2 個月純母乳喂養的寶寶大便次數多,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也可能與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腸道感染、過敏等因素有關。 1. 正常生理現象:寶寶胃腸功能尚未發育完善,母乳容易消化吸收,可能會出現大便次數較多的情況。只要寶寶精神狀態好,體重增長正常,無需特殊處理。 2. 消化不良:寶寶消化系統弱,可能因進食過多、腹部著涼等導致消化不良,引起大便次數增多,大便中可能有奶瓣。可適當減少喂奶量,注意腹部保暖。 3. 乳糖不耐受:寶寶腸道內乳糖酶不足,無法完全消化母乳中的乳糖,會出現腹瀉、大便次數多。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乳糖酶制劑。 4. 腸道感染:如病毒或細菌感染,寶寶除大便次數多外,還可能有發熱、嘔吐等癥狀。需就醫進行抗感染治療,常用藥物有蒙脫石散、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阿莫西林等。 5. 過敏:寶寶可能對母乳中的某些成分過敏,導致大便次數增多、有血絲等。母親要注意飲食,必要時更換喂養方式。 總之,如果寶寶大便次數多且伴有其他異常癥狀,建議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處理。同時,家長要注意寶寶的護理,保持臀部清潔干燥。
2024-10-21 20:0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只要沒吃藥就可以喂,而且喂的時候最好帶口罩,不然很容易傳染寶寶
2024-10-21 20:0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這是正常的,不用擔心!
2024-10-21 20:0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小寶的身體摸起來熱熱的,是不是發燒了?”媽媽們,當你們驚覺小朋友的體溫稍為有點高時,千萬別胡亂退燒,急著帶寶寶去醫院,或是要求醫師施打退燒針哦!看看我們給你的建議再行動吧!寶寶體溫好象有點高,看樣子寶寶是發燒了!小朋友發燒時只要精神及活動力尚佳,其實并不需要立即送醫,家長只需隨時幫寶寶量體溫,觀察體溫變化即可。之后再找兒科醫師檢查,針對引起發燒,咳嗽、鼻水、腹瀉或嘔吐的原因來治療。臉紅紅寶寶發燒了?小寶寶臉紅紅的、活力、食欲都差,是發燒了嗎?當身體體溫大于38℃時(肛溫、耳溫),可稱為發燒。它是人類身體的一種正常生理反應,也是一種身體的警訊,提醒我們“寶寶可能生病了。”許多家長會誤以為發燒都是有害的,燒太久可能會把小寶寶的腦子燒壞掉。但一般來說,41℃以下的發燒,并不會對腦神經組織直接造成傷害,因此,家長不必過分緊張。民間有一種說法叫“燒壞腦袋”,其實燒壞腦袋的并不是單純的發燒,而是由于小寶寶罹患了腦炎、腦膜炎等疾病所引起。一般而言,發燒只是這些疾病的一種癥狀,真正影響腦部的是腦部嚴重感染病癥。發燒是孩子生病的警訊,也是身體要提高抵抗力的一種自動反應,發燒處理的重點是:先探討是什幺疾病引起的,再來治療,而不是馬上退燒到正常體溫。雖然適度地給予退燒藥,可以減輕發燒生病的不舒服,但無法縮減病程,輕度的發燒反而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因此,發燒不完全是壞事!找一找發燒癥狀有哪些?小寶寶如果發燒,可能會有很多不舒服的癥狀,如:臉紅、咳嗽、全身倦怠無力、酸痛、頭暈、頭痛、嘔吐、腹痛、嗜睡、活動力差、食欲不振、吵鬧、不安、哭泣等,讓媽咪感到很心疼。不過,也有些寶寶發燒時并無任何異狀,有的寶寶發燒會被長輩誤認為是在長牙,而遭到忽略。遇到寶寶體溫偏高,建議媽咪不妨先做客觀的評估,如小寶寶是否剛洗完熱水澡,或是天氣太熱、穿太多、室內通風不良、剛喝完熱的飲料等,約待半個小時后再幫孩子量一次體溫,通常會有1~1.5℃的落差。排除上述的原因之后,再來考慮是否需要送醫院的問題。通常來說,如果小朋友體溫在38~38.5℃左右,且沒有特別不舒服、精神狀態良好,也就是說照樣吃、照樣睡及照樣玩,就不必著急地送孩子就醫,或是使用退燒藥。但若有熱性痙攣病史的寶寶(4%幼童)則需積極的治療。大部份兒科醫師認為,發燒在38.5~39°C以上時,可適度地使用退燒藥,以減輕小孩的不舒服及減輕父母親的焦慮,并防止小孩熱痙攣發生。但如果出現40.1℃以上的高溫,就得緊急治療才行。生病了,來量量體溫吧!當家長懷疑小朋友發燒時,就應該替寶寶量量體溫。此外,當寶寶出現下列情況時,媽咪也得考慮是否該給寶寶測量體溫了。*過度流汗。*皮膚干熱。*臉色非常蒼白,或不尋常的潮紅。*呼吸異常過快、過慢或暫停。*感冒癥狀:流鼻涕、鼻塞、咳嗽、聲音沙啞,或喉嚨痛。*情緒改變:焦躁不安或注意力不集中、無精打采。*寶寶自己抱怨身體的任何部位不舒服或疼痛。如寶寶自己說“媽媽,我覺得我生病了”。*小朋友嘔吐或拉肚子。Baby發燒照顧指南Baby發燒了,先不必急著退燒。由于發燒是一種抵抗病毒的自然現象,所以如果家長硬要替孩子退燒,反而削弱了孩子的抵抗力。一般來說體溫在38℃~38.5℃以下,且精神不錯,都是可以接受的。不過,為了減少寶寶的不舒服感,家長在照顧上要特別留心。*不建議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退燒藥。*一天使用退燒藥不要超過五次以上。*不宜在半夜叫醒小孩服用退燒藥,除非可能因發燒導致抽筋時。*不要給小朋友覆蓋濕毛巾,應盡量保持干爽。*盡量給予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飯等。*注意水份及電解質的補充,以免小便過于濃黃。*要多休息,避免過度活動。*在適當的處置后,應觀察小朋友的精神狀態及食欲等,并于就醫前記錄發燒的天數(需精準計算發燒滿幾日)、間隔時間、溫度變化及其它不適癥狀,以供醫師參考。40.1℃緊急就醫指針由于發燒是一種癥狀,不是一種疾病,因此找出產生發燒的原因,才是首要的目的,如果確定孩子是感冒,且高燒至40.1℃則建議緊急就醫。其它需緊急就醫的情況還包括:*小于兩個月以下的嬰兒。*寶寶哭得很慘,且無法安慰的哭,不斷嗚咽。*移動或父母接觸時會哭。*幼兒不易叫醒且脖子僵硬。*出現皮膚紫斑。*排除鼻口影響呼吸之障礙物后仍感覺呼吸困難。*幼兒流口水且無法吞咽任何東西。*痙攣發生,而且感覺很疲倦。除此之外,如果寶寶發燒超過40℃(尤其是三歲以下幼兒),而且是2~4個月大的寶寶,不是由于三合一疫苗引起發燒;小便有燒灼感;燒退超過24小時,又反復燒起來;且發燒超過72小時,則建議在24小時內立刻就醫,以確保孩子的安全。發燒小常識Q1:寶寶假日發燒,無法就醫,可以購買市售的成人感冒糖漿給寶寶喝嗎?市售的感冒糖漿多含有抗組織胺,有些含咖啡因,大多不適合幼兒使用。而且不同廠家生產的產品,所用的劑量也不盡相同,如果不能確定藥品成份,還是建議詢問過醫師后,再決定是否讓孩子服用。其次,由于發燒只是一種癥狀,所以最好待確定原因之后再給予退燒。如果只是一般輕微感冒癥狀,可以給予小朋友專用的小兒退燒藥。但6個月以下小嬰兒仍不建議服用成藥,須經醫師診斷后再使用。Q2:使用冰枕及退燒貼替寶寶寶退燒,是否適當呢?當小孩發燒不舒服時,是否需要適時地運用一些工具來減輕發燒所帶來的不適,如:冰枕、退熱貼等。一般若幼兒的肛溫及耳溫介于38℃~38.5℃時,僅需多補充水分即可,不需要著急地給予退燒藥(曾有熱性痙攣病史者例外)。當肛溫及耳溫大于38.5℃,且小孩出現寒顫或手腳冰冷的狀況時,應先給予適度的衣服或添加蓋被,待手腳溫暖后,再依情況給予冰枕。此外,雖然不少家長會選用傳統的冰枕來替寶寶退燒,但有不少幼兒不喜歡睡冰枕,因為無法適應長時間使用帶來的冰涼感,且退燒效果也不好,因此,不必一定要使用。此時,建議不妨讓寶寶洗溫水澡(水溫約28℃~32℃),達到退燒散熱的效果。其次,要提醒父母,使用凝膠狀退燒用貼布,感覺上可以舒緩一些高燒所帶來的不適,但并無明顯的退燒效果,且使用時需注意,應避免滑落至嬰幼兒口鼻部位,以免造成嬰幼兒窒息。Q3:我家寶寶發燒三天,還是沒有好轉,怎幺辦?可以使用塞劑退燒嗎?塞劑是什么?簡單說就是形狀像子彈,內含藥物或甘油或是遇熱會融化的油脂、臘的藥物。由于有些小孩很難喂藥,因此就會使用退燒塞劑來退燒,使用塞劑時,要讓小朋友側身彎曲躺好,并將塞劑輕輕推進肛門至一節手指的深度,它就會融化并經由肛門黏膜吸收。但提醒家長,六個月以下的幼兒不宜使用退燒塞劑,且一歲以下幼兒建議少用。醫學上很多退燒藥都有做成口服劑與塞劑兩種劑型,如果一樣的劑量,無論口服或塞劑其效果是完全相同的。在使用時需注意:*由于塞劑退燒效果十分快速,因此,要避免過量,以免小朋友體溫急速下降。*若用塞劑,一日不宜超過三次以上,否則容易過度刺激肛門內的腸粘膜而造成拉肚子。如果小朋友已經有腹瀉癥狀也不宜再選用塞劑退燒。*容易造成肛門疼痛,大便時亦會疼痛,甚至于引起腹瀉及反射性肚子痛。*若使用于小女生身上,應注意避免塞錯至陰道。
2024-10-22 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