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人乳頭瘤病毒(HPV)是一種常見的病毒,其感染可能導致多種疾病。感染途徑多樣,包括性傳播、密切接觸等。HPV 有多種亞型,不同亞型致病性不同。部分可自愈,部分可能引發嚴重病變。預防和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 1.感染途徑:HPV 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也可通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皮膚、黏膜或物品傳播,還可能通過母嬰傳播。 2.亞型分類:分為高危型(如 HPV16、18 型)和低危型(如 HPV6、11 型)。高危型與宮頸癌等惡性腫瘤相關,低危型常引起生殖器疣等良性病變。 3.癥狀表現:低危型可能導致生殖器疣,表現為生殖器部位的贅生物。高危型持續感染可能無明顯癥狀,但長期可能引發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 4.自然轉歸:部分低危型感染可在數月至兩年內自行清除。高危型感染若機體免疫力強,也可能被清除,但持續感染則風險增加。 5.預防措施:接種 HPV 疫苗(二價、四價、九價)是重要預防手段,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固定性伴侶、使用安全套、增強免疫力等。 6.治療方法:對于生殖器疣,可采用物理治療(激光、冷凍)、藥物治療(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對于高危型感染導致的病變,根據病情可能采取手術(宮頸錐切)、放療、化療等。 總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較為常見,但通過預防和早期干預,可有效降低其危害。一旦發現感染,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和隨訪。
2024-10-21 18: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需要做復查的.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是一種嗜上皮性病毒,在人和動物中分布廣泛,有高度的特異性,長期以來,已知HPV可引起人類良性的腫瘤和疣,如生長在生殖器官附近皮膚和粘膜上的人類尋常疣,尖銳濕疣以及生長在粘膜上的乳頭狀瘤.HPV是一組病毒的總稱,組成一個科,其病毒形態類似,但DNA限制性內切酶圖譜各異,核殼體蛋白質的抗原性不同,其電鏡下的結果如圖1所示.目前已經確定的HPV型別大約有80余種,依其感染的上皮所在部位分為皮膚型HPV和生殖道上皮HPV,大約35種型別可感染婦女生殖道..HPV感染的流行因素 由于HPV感染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其檢出率因各種方法而異,對于HPV感染流行因素的分析就很難確定.但HPV感染是一種性傳播疾病,與性行為因素有關,這一點已經明確.而個體的衛生狀況好,注意經期衛生,同房前后衛生,使用宮內避孕環等均可以使感染HPV的幾率降低. 總之,生殖道HPV感染是一種常見的性傳播疾病.性活躍婦女可能有50%感染過至少一種型別的HPV.由于HPV感染是宮頸癌的病因,因此必須重視這種感染,加強HPV病毒疫苗的研制,消除其對人類的危害.
2024-10-21 18: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可以治愈請不必過于擔心.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治療主要以抗病毒治療為主.一旦出現疣需要行切除.大多數生殖器疣可自行消退但不進行治療,病程可遷延,反復,少數還可能惡變.有效預防方法最重要的是:1.不接觸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病損處.2.防止帶有HPV的滲出物污染公共環境,做好浴盆,浴巾,馬桶的清潔,消毒.3.有肛門及外生殖器疣者應先進行診斷及治療性交時男性應使用避孕套,以防止生殖器HPV相互感染.4.加強全民衛生知識宣傳和性教育,重點對性紊亂者加強性道德教育,潔身自好.5.疫苗有關HPV疫苗正在研制中,認為有希望的疫苗有:多價結構蛋白疫苗,非構蛋白疫苗,E6,E7蛋白疫苗以及多肽疫苗等.總之,生殖道HPV感染是一種常見的性傳播疾病.性活躍婦女可能有50%感染過至少一種型別的HPV.由于HPV感染是宮頸癌的病因,因此必須重視這種感染,加強HPV病毒疫苗的研制,消除其對人類的危害.
2024-10-21 18:3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你這個單子,看的不是很清楚,我知道你還是讓專業的醫生給你看一下更好一些的,這樣是可以根據你的具體情況給你處理下來了,
2024-10-21 18:3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1.流行特點對HPV感染的流行病學至今仍未全面了解。廣泛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資料不足,根據已知的流行病學資料已明確有數種HPV感染在人群中普遍存在,主要引起多種皮膚及黏膜表面感染,這種感染有年齡差異,但無性別差異。最常見為皮膚尋常疣,占HPV感染總數50%,在兒童中發生較多。尖銳濕疣又名生殖器疣是一種性傳播疾病,在英美中國發病率顯著增加。2002年美國完成的一項研究顯示,女性性病門診患者中HPVDNA的檢出率達49.2%2.傳染源臨床型和亞臨床型感染患者為其主要傳染源。潛伏感染者(帶毒者)不僅是HPV的儲存宿主,亦可作為傳染源。3.傳播途徑HPV的傳播主要通過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被HPV污染的物品。(1)直接接觸是主要傳播途徑,如性接觸,生殖器濕疣估計一次性交感染的危險度為50%~60%。患病期3個月內傳染性最強。(2)間接(非性)接觸,通過帶有病毒的污染物(內褲、浴盆、便器、毛巾等),或在家庭中通過非性行為的接觸受染,而皮膚和黏膜損傷是其重要誘因。(3)母嬰傳播,在分娩過程中經產道,或產后的密切接觸,使母親的HPV感染傳給嬰兒。(4)自身接種而傳播至其他部位。4.易感者普遍易感,尋常疣常見于學齡兒童。尖銳濕疣多發生于16~25歲(平均男性22歲,女性19歲),高峰發病年齡20~24歲發病率高低與性紊亂有關外,也與性伴侶數、吸煙、長期使用避孕藥或免疫抑制劑(如器官移植,長期應用激素等)治療有關使用免疫抑制劑者可引起疣的泛發妊娠婦女HPV感染危險性增加。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病因皮膚疣(乳頭狀瘤)示意圖人乳頭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屬于乳頭瘤病毒科的乳頭瘤病毒屬,為球形無包膜的雙鏈DNA病毒,直徑為52~55nm(圖1)。病毒基因組為雙鏈環狀DNA,約7.8~8.0kb,分為早期區、晚期區和調節區早期區編碼與病毒復制、轉錄調控和細胞轉化有關的蛋白(如E5,E6,E7),晚期區編碼主要殼體蛋白L1和次要殼體蛋白L2。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毒不能在體外培養。100多個型,型間DNA的同源性低于50%HPV對皮膚和黏膜上皮細胞有高度親嗜性,核酸原位雜交方法在皮膚基底層細胞可以檢測到病毒早期基因;晚期基因僅在分化的角質細胞中檢測到。病毒復制能誘導上皮增生,表皮變厚,伴有棘層增生和某些程度表皮角化,在顆粒層常出現嗜堿性核內包涵體,上皮增生形成乳頭狀瘤,也稱為疣。致病性與免疫性:HPV主要通過接觸感染部位或污染的物品傳播,生殖器感染主要由性交傳播,新生乳頭瘤病毒的生活周期與表皮細胞分化密切相關。新生兒可在產道感染。病毒感染常為局部的,不經血流擴散。不同型的HPV可引起不同部位的乳頭瘤皮膚疣一般是良性的HPV的DNA是游離的,有些疣能自行消退。高危型的人乳頭瘤病毒與生殖道癌前病變及惡性腫瘤密切相關,HPV的DNA往往整合在宿主細胞的染色體上。
2024-10-22 05: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