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腦癱治療方法多樣,包括康復訓練、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中醫治療、心理治療等。 1.康復訓練:通過運動療法、作業療法、語言訓練等,幫助患者提高運動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語言交流能力。 2.藥物治療:如巴氯芬可緩解肌肉痙攣;腦蛋白水解物有助于改善腦代謝;甲鈷胺能營養神經。但藥物治療需遵醫囑。 3.手術治療:對于痙攣型腦癱,選擇性脊神經后根切斷術可有效改善肌肉痙攣。 4.中醫治療:包括針灸、推拿按摩等,能促進血液循環,調節身體機能。 5.心理治療:幫助患者及其家屬應對疾病帶來的心理壓力,增強治療信心。 腦癱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患者應盡早在正規醫院接受專業治療,以提高生活質量。
2024-10-21 18:5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這是肌張力低下的癥狀表現,而身體發硬,這是肌張力亢進的癥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則可診斷為重癥腦損傷,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統疾病。:飲食要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纖維素,還多種維生素、多種微量元素的平衡膳食。專家建議用NCR神經元再生療法進行治療!:小兒腦癱的康復是個長期的過程,短期住院治療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024-10-21 18:5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腦癱臨床上以姿勢與肌張力異常、肌無力、不自主運動和共濟失調等為特征,常伴有感覺、認知、交流、行為等障礙和繼發性骨骼肌肉異常,并可有癲癇發作。通過增加關節活動度,調整肌張力,提高運動控制能力、協調能力、力量和耐力等來改善運動功能,增強生活自理能力。常用的技術包括:體位性治療、軟組織牽伸、調整肌張力技術、功能性主動活動強化訓練、肌力和耐力訓練、平衡和協調控制、物理因子輔助治療(理療)等等。
2024-10-21 18:5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0歲就可以開始的,0到3歲是屬于早教的黃金時期。
2024-10-21 18:5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根據你說的情況,很可能是輕度的痙攣型腦癱。在靜止狀態下或作簡單運動時,肌張力可呈正常或輕度增高;當作復雜運動時,肌張力會相對增高;做精細動作時會顯得笨拙,協調性稍差;能發展有效的自動反應,病理性原始反射常較早消失,不易發現。這類患兒一般較少發生攣縮和畸形。針對你提出的“腦癱治療的最佳方法”這個問題給出了以下建議:一定要培養好的姿勢,叫孩子在鏡子前看自己走的樣子,矯正異常姿勢。如痙攣型腦癱兒童有兩膝相撞情況,可叫他練習在中間有裂縫的板子。邁大步走者,讓他練習走放倒的梯子,準確的一步步邁,橫棒可以做成活的,來調整寬度。為了應付日常生活,要慢慢訓練走的距離和速度。訓練跨門檻兒,慢慢加高和增長寬度,以后上矮臺階,再在真臺階上把著扶手上下練習。一般有痙攣性的兒童,母親拉手走時,硬拉或提的過度都不利孩子步行。
2024-10-22 05:23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