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新生兒腦積水是指由于多種原因導致腦脊液在腦室系統內過多積聚,引起腦室擴大和顱內壓增高的一種疾病。常見原因包括先天性畸形、感染、出血、腫瘤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先天性畸形:如中腦導水管狹窄、室間孔閉鎖等,這是新生兒腦積水較為常見的原因之一。 2.感染:如化膿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等,炎癥可導致腦脊液循環通路阻塞。 3.出血:產傷或顱內出血,血液阻塞腦脊液循環通路。 4.腫瘤:腦室內或腦附近的腫瘤可壓迫腦脊液循環通路。 5.其他原因:如遺傳因素、某些代謝性疾病等。 總之,新生兒腦積水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異常表現,如頭圍增大、囟門膨隆、嘔吐等,應立即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以便盡早明確診斷并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2024-10-21 18: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應積極到醫院根據實際病情進行對癥治療.先天性腦積水由于腦組織先天性發育異常所致的腦積水稱為先天性腦積水.形成腦積水的原因可能是腦脊液的分泌和吸收之間失去平衡,即腦脊液產生過多或吸收障礙.此外,腦脊液循環通路阻塞也是引起先天性腦積水的重要原因.先天性腦積水的主要特征是頭圍呈進行性增大.頭圍多在出生后數周或數月開始增大,也有出生時就明顯大于正常.頭圍增大以后,臉部相對較小,額部向前突出,頭皮繃緊變薄,兩眼球轉動或斜視或震顫,囟門(包括前囟,后囟)開大,顱骨骨縫分離.病情嚴重者可有頻繁嘔吐,煩躁不安和進食不佳.早期對智力沒有影響,晚期病例可出現表情呆滯,智力遲鈍,視力減退,肢體癱瘓.治療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一般輕度腦積水應先試用非手術治療,以脫水療法和全身支持療法為主,也可根據實際病情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適用于腦室內壓力較高(超過250mm水柱)或經非手術治療失敗的病例.嚴重腦積水如頭圍超過50cm,大腦皮質萎縮厚度在1cm以下,已合并有嚴重功能障礙及畸形者,手術療效及預后不佳.手術方式多采用腦脊液分流術.如腦室—心房分流術,腦室—矢狀竇分流術,腦室—腹腔分流術等.后一種術式安全,并發癥少,使用較多.所用分流管是一種帶有貯液囊,壓力閥裝置,并不透X線,以利于透視下檢查.術后注意防止發生并發癥,如凝血塊阻塞導管,心臟內血栓形成,心內膜炎,敗血癥等.
2024-10-21 18:3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腦積水是指顱內腦脊液容量增加。除神經體征外,常有精神衰退或癡呆。腦積水是因顱內疾病引起的腦脊液分泌過多或(和)循環、吸收障礙而致顱內腦脊液存量增加,腦室擴大的一種頑癥。臨床小兒多見頭顱增大、囟門擴大、緊張飽滿、顱縫開裂愈期不合、落日目、嘔吐、抽搐、語言及運動障礙,智力低下.留下后遺癥的概率根據嚴重程度決定。非手術治療:適用于早期或病情較輕,發展緩慢者,其方法(1)應用利尿劑或脫水劑,如乙酰唑胺、雙氫克尿塞、速尿、甘露醇等。(2)經前囪或腰椎反復穿刺放液。手術療法:手術治療對進行性腦積水,頭顱明顯增大,且大腦皮質厚度超過1cm者,可采取手術治療.但有些患者不宜手術治療如:對于重度腦積水,智能低下已失明、癱瘓,且腦實質明顯萎縮,大腦皮質厚度小于1cm者,均不適宜手術。醫生詢問:祝寶寶早日康復。
2024-10-21 18:3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什么情況啊?寶寶有腦積水那就抓緊時間治療啊!我們寶小時候也是缺氧造成腦損傷的,治療了3個療程現在好了!
2024-10-21 18:3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看到你們的不幸遭遇,真的非常同情!提供一些資料,也許幫不上什么忙,只能默默祝福你們了!先天性腦積水由于腦組織先天性發育異常所致的腦積水稱為先天性腦積水。形成腦積水的原因可能是腦脊液的分泌和吸收之間失去平衡,即腦脊液產生過多或吸收障礙。此外,腦脊液循環通路阻塞也是引起先天性腦積水的重要原因。先天性腦積水的主要特征是頭圍呈進行性增大。頭圍多在出生后數周或數月開始增大,也有出生時就明顯大于正常。頭圍增大以后,臉部相對較小,額部向前突出,頭皮繃緊變薄,兩眼球轉動或斜視或震顫,囟門(包括前囟、后囟)開大,顱骨骨縫分離。病情嚴重者可有頻繁嘔吐、煩躁不安和進食不佳。早期對智力沒有影響,晚期病例可出現表情呆滯、智力遲鈍、視力減退、肢體癱瘓。最后多因營養不良,發生褥瘡及呼吸道感染等并發癥而死亡。也有少數病例,病情會自行緩解或停止發展。因腦脊液循環通路阻塞引起的先天性腦積水可作手術治療。大多數患兒在1~2年內死亡。先天性腦積水腦脊髓液循環與分泌吸收障礙,過多的腦脊液積于腦室內,或在顱內蛛網膜下腔積存,稱為腦積水。多有顱內壓增高。嬰兒腦積水是常見的一類,多發生在兩歲以內的嬰兒。一、病因發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先天性畸形如中腦導水管狹窄及閉塞、小腦扁桃體下疝及第四腦室中孔或側孔閉鎖為主要病因。也可見后天性病變如顱內感染、出血、顱內腫瘤、外傷。按腦脊液系統功能障礙的性質可分為梗阻性(非交通性)腦積水及非梗阻性(交通性)腦積水。前者由于室間孔、第三腦室、中腦導水管、第四腦室及其中孔和側孔以及小腦延髓池的不通暢而發生;后者多因腦脊液分泌過剩或吸收障礙所致。由于長期腦室內壓增高,大腦組織受壓,發生退行性變,可變得極為菲薄。二、臨床表現嬰幼兒先天性腦積水多在出生后數周頭顱開始增大,一般經3~5個月方逐漸發現,也有出生時頭顱即增大者。臨床特別是因顱內壓增高引起頭顱進行性的異常增大,與周身發育不成比例。額部向前突出、眶頂受壓向下,雙眼球下視,眼球向下轉,致鞏膜上部露白,前囟擴大且張力增加,其它囟門也可擴大,顱骨骨縫分離,頭皮靜脈擴張。頭顱叩診呈“破壺音”。嬰幼兒骨縫未閉,顱內壓增高時,頭顱可以發生代償性擴大,故在早期顱內壓增高癥狀可以不明顯。但腦積水嚴重,進展較快時,亦可出現,其癥狀為反復嘔吐。腦退行性變,腦發育障礙,四肢中樞性癱瘓,尤以下肢為重,常有智力改變和發育障礙。視神經受壓萎縮,可致失明。眼球震顫,驚厥亦較常見。還常并發身體其它部位畸形。少數病例,腦積水在發展到一定時期后可自行停止,頭顱不再繼續增大,顱內壓亦不高,成為“靜止性腦積水”。三、診斷根據嬰幼兒頭顱增大突出等臨床典型癥狀,一般診斷無大困難。檢查時,對早期的可疑本癥的病兒,定期測量頭顱大小,包括周徑、前后徑及耳間徑。正常新生兒頭圍33~35cm。后囟出生后6周閉合,前囟于9~18個月之間閉合,這些數據可作參考。為進一步確定診斷,了解腦積水的性質和程度,可進行如下檢查:(一)顱骨X線平片可顯示頭顱增大,頭面比例不對稱,顱骨變薄,顱縫分離及前、后囟延遲閉合或明顯擴大等。(二)頭顱CT掃描可顯出擴大的腦室系統及腦實質性質,有助于鑒別是否有腦瘤等病。(三)頭顱超聲檢查中線波多無移位,側腦室或第三腦室均有擴大等。(四)前囟穿刺借以排除硬腦膜下血腫或水瘤,這兩種情況也常引起頭顱增大。還可了解腦皮質的厚度及腦室內壓力高低(正常嬰兒為50~60mm水柱)。(五)腦室造影對判斷有無導水管、第四腦室的梗阻、腦室擴大程度及有無腦室畸形,排除硬膜下血腫、水瘤以及區別交通性及非交通性腦積水有較大的意義。常選用腦室內注入水溶性碘劑。本病應與嬰兒硬腦膜下血腫或積液、顱內腫瘤、佝僂病等相鑒別。四、治療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一般輕度腦積水應先試用非手術治療,以脫水療法和全身支持療法為主。手術治療適用于腦室內壓力較高(超過250mm水柱)或經非手術治療失敗的病例。嚴重腦積水如頭圍超過50cm、大腦皮質萎縮厚度在1cm以下,已合并有嚴重功能障礙及畸形者,手術療效不佳。手術方式多采用腦脊液分流術。如腦室—心房分流術,腦室—矢狀竇分流術,腦室—腹腔分流術等。后一種術式安全,并發癥少,使用較多。所用分流管是一種帶有貯液囊、壓力閥裝置,并不透X線,以利于透視下檢查。術后注意防止發生并發癥,如凝血塊阻塞導管,心臟內血栓形成、心內膜炎、敗血癥等。
2024-10-22 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