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小名 住院醫師
家庭醫生診所
其他
內科
-
復雜性驚厥和癲癇在癥狀表現、發病機制、腦電圖特征、治療方法及預后等方面存在差異。要準確區分,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包括發作頻率、發作時長、伴隨癥狀、腦電圖結果以及家族病史等。 1. 癥狀表現:復雜性驚厥發作時癥狀可能更復雜多樣,如部分性發作、持續時間較長等。癲癇發作類型多樣,如強直-陣攣發作、失神發作等。 2. 發病機制:復雜性驚厥常由發熱、感染等誘因引起。癲癇則多與腦部結構異常、遺傳因素等有關。 3. 腦電圖特征:復雜性驚厥腦電圖可能無明顯異常,或在發作后恢復正常。癲癇患者腦電圖常有典型的癇樣放電。 4. 治療方法:復雜性驚厥主要針對誘因治療,如控制體溫、抗感染。癲癇常需長期規律服用抗癲癇藥物,如卡馬西平、丙戊酸鈉、苯妥英鈉等。 5. 預后:多數復雜性驚厥預后較好,隨著年齡增長可能不再發作。癲癇的預后因類型、治療情況而異。 總之,區分復雜性驚厥和癲癇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必要時進行相關檢查,由專業醫生做出準確診斷,并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
2024-10-21 18: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親愛的,如果寶寶體溫超過了39度就比較容易出現這個情況呢,所以親平時要注意點哦,一旦寶寶體溫升高過快應該及早帶寶寶就醫呢
2024-10-21 18:4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據你說的情況,小孩應該是高熱驚厥的情況,注意控制小孩的病情.對于小孩有腦積水的情況,也要積極對癥治療.
2024-10-21 18:4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37.5度溫度不是很高,是不會引起高熱驚覺的
2024-10-21 18:4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兒驚厥驚厥(convulsion)是小兒時期常見的急癥,表現為突然發作的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強直性和陣攣性抽搐。多數伴有意識障礙。小兒驚厥發病率為成人的10倍,尤以嬰幼兒多見。[病因]小兒驚厥的原因可分為兩類:按感染的有無,分為感染性(熱性驚厥)及非感染性(無熱驚厥)。按病變累及的部位分為顱內與顱外兩類。(一)感染性驚厥(熱性驚厥)1.顱內疾病病毒感染如病毒性腦炎、乙型腦炎。細菌感染如化膿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腦膿腫、靜脈竇血栓形成。霉菌感染如新型隱球菌腦膜炎等。寄生蟲感染如腦囊蟲病、腦型瘧疾、腦型血吸蟲病、腦型肺吸蟲病、弓形蟲病。2.顱外疾病高熱驚厥、中毒性腦病(重癥肺炎、百日咳、中毒性痢疾、敗血癥為原發病),破傷風等。(二)非感染性驚厥(無熱驚厥)1.顱內疾病顱腦損傷如產傷、腦外傷、新生兒窒息、顱內出血。腦發育異常如先天性腦積水、腦血管畸形、頭大(小)畸形、腦性癱瘓及神經皮膚綜合征。顱內占位性疾病如腦腫瘤、腦囊腫。癲癇綜合征如大發作、嬰兒痙攣癥。腦退行性病變如脫髓鞘性腦病、腦黃斑變性。2.顱外疾病代謝性疾病如低血鈣、低血糖、低血鎂,低血鈉、高血鈉、維生素B1或B6缺乏癥等。遺傳代謝性病如糖原累積病、半乳糖血癥、苯丙酮尿癥、肝豆狀核變性、粘多糖病。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腦病、尿毒癥、心律紊亂、嚴重貧血、食物或藥物及農藥中毒等。[發病機理](一)解剖及生理因素嬰幼兒易發生驚厥是因大腦發育尚未成熟,皮層神經細胞分化不全,因而皮層的分析鑒別及抑制功能較弱,其次神經元的樹突發育不全,軸突髓鞘未完全形成,興奮性沖動易于泛化而產生驚厥,當各種刺激因素作用于神經系統時,使神經細胞過度興奮而發生過度的反復放電活動。這種電活動可為局限性或全身性,臨床即表現為局限性或全身性抽搐。(二)生化因素1.血中鈣離子正常濃度可維持神經肌肉興奮性,當濃度降低或細胞內鈣離子超載時,使神經與肌膜對鈉離子通透性增高,容易發生除極化,導致驚厥發作。2,丁氨基丁酸(GABA)是神經抑制性介質,當維生素B6缺乏時妨礙GABA的合成,腦內GABA濃度降低后發生驚厥。3.腦神經細胞能量代謝障礙,可引起神經元功能紊亂,當缺氧時可產生大量自由基,作用神經細胞膜磷脂不飽合脂肪酸,產生過氧化脂質,使神經細胞破壞變性,通透性增高產生癲癇樣放電。過氧化脂質又能抑制突觸膜鈉、鉀ATP酶,使之失活引起突觸膜除極化致驚厥發作。低血糖最常引起神經元能量代謝障礙。4.細胞內外鈉離子的相對濃度可影響大腦的功能與驚厥閾值。血清鈉降低時,水由細胞外進入細胞內,使神經細胞水腫,顱內壓增高,重者可致驚厥。血清鈉增高時,鈉的濃度與神經肌肉應激性成正比,超過一定濃度易致驚厥。此外高熱使中樞神經過度興奮,對內外環境刺激的應激性增高,或者使神經元代謝率增高,氧及葡萄糖消耗增多而含量降低,使神經元功能紊亂,而引起驚厥。[臨床表現](一)驚厥典型表現為突然起病、意識喪失、頭向后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視、口吐白沫、牙關緊閉、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陣攣或強直性抽搐,嚴重者可出現頸項強直、角弓反張,呼吸不整、青紫或大小便失禁。驚厥持續時間數秒至數分或更長。繼而轉入嗜睡或昏迷狀態。如抽搐部位局限且恒定,常有定位意義。新生兒驚廒常表現為無定型多變的各種各、樣的異常動作,如呼吸暫停、不規則,兩眼凝視、陣發性蒼白或紫紺。嬰幼兒驚厥有時僅表現口角、眼角抽動,一側肢體抽動或雙側肢體交替抽動。(二)驚厥持續狀態指驚厥持續30分鐘以上,或兩次發作間歇期意識不能完全恢復者。為驚厥的危重型。由于驚厥時間過長可引起高熱、缺氧性腦損害、腦水腫甚至腦疝。(三)高熱驚厥常見于6個月至4歲小兒,驚厥多在發熱早期發生,持續時間短暫,在一次發熱疾病中很少連續發作多次,常在發熱12小時內發生,發作后意識恢復快,無神經系統陽性體征,熱退一周后腦電圖恢復正常,屬單純性高熱驚厥,預后良好。復雜性高熱驚厥發病年齡不定,常在6個月以前或6歲以后發生,起初為高熱驚厥,發作數次后低熱甚至無熱時也發生驚厥,有時反復發作多次,一次驚厥時間較長,超過15分鐘,腦電圖檢查在驚厥發作2周后仍為異常,預后較差。轉變為癲癇的可能性為15%~30%。[診斷]小兒驚厥應著重尋找原因。必須詳細采集病史,仔細檢查,包括神經系統檢查,結合必要的實驗室及輔助檢查綜合分析。(一)年齡不同年齡發生驚厥原因不同。1.新生兒以顱腦損傷(產傷)、窒息、顱內出血、核黃疸、腦發育畸形、代謝紊亂、破傷風、化膿性腦膜炎多見。2,嬰幼兒以高熱驚厥、低鈣血癥、顱內感染、嬰兒痙攣癥多見。3.學齡前兒童及學齡兒童以顱內感染、中毒性腦病、癲癇、腦寄生蟲病、高血壓腦病、中毒及腦腫瘤多見。(二)季節冬春季節以流腦、手足搐搦癥、高熱驚厥多見,夏秋季節以病毒性腦炎、中毒性痢疾多見。體格檢查時應注意驚厥發作時抽搐的狀態(全身或局部)。驚厥停止后注意神志、瞳孔大小、面色、呼吸、脈搏、肌張力、癱瘓及病理反射。嬰幼兒應注意查前囟門、顱縫、外耳道分泌物以及乳突壓痛,必要時檢查眼底。[實驗室及輔助檢查]血、尿、便常規,血白細胞增高提示細菌感染。夏季高熱驚厥、中毒癥狀重者應用冷鹽水灌腸取大便檢查。根據需要做血糖、血鈣、血鎂、血鈉、尿素氮及肌酐等檢查。疑有顱內感染時應做腦脊液檢查。頭顱X光平片、腦血管造影、氣腦造影等可協助診斷腦腫瘤及腦血管疾病,必要時做頭顱CT。腦電圖有助于癲癇的診斷。[急救處理]一般驚厥處理(一)控制驚厥1.針刺法針人中、合谷、十宣、內關、涌泉等穴。2~3分鐘不能止驚者可用下列藥物。2.止驚藥物(1)安定每次0.2—0.3mg/kg,最大劑量不超10mg,直接靜注,速度lmg/分,用后1~2分鐘發生療效。靜注有困難者,可按每次o.5mg/kg保留灌腸,安定注射液在直腸迅速直接吸收,通常在4~10分鐘發生療效。應注意本藥對呼吸、心跳有抑制作用。(2)水合氯醛每次50~60mg/kg,配成10%溶液,保留灌腸。(3)苯巴比妥鈉每次8~10mg/kg肌內注射。(4)氯丙嗪每次1~2mg/kg肌內注射。(5)異戊巴比妥鈉(阿米妥鈉)每次5mg/kg,用10%葡萄糖稀釋成1%溶液以lml/分速度靜注,驚止即停注。(二)一般處理使患幾側臥,解開衣領,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嘔吐物,以防吸入窒息,保持呼吸道通暢。在上、下磨牙間安放牙墊,防止舌咬傷。嚴重者給氧。高熱者物理降溫或給解熱藥物。(三)控制感染感染性驚厥應選用抗生素。(四)病因治療針對不同病因,給予相應治療。驚厥持續狀態的處理1.立即止驚同一般驚厥處理。2,控制高熱可用物理降溫(頭部冰帽或冷敷)和藥物降溫或人工冬眠配合降溫。3.加強護理密切觀察患兒體溫、呼吸、心率、血壓、膚色、瞳孔大小和尿量。4.降低顱內壓抽搐持續2個小時以上,易有腦水腫,應采用脫水療法以降低顱內壓。處理原則見急性顱內壓增高征。5.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無嚴重體液喪失者按基礎代謝補充液體,按60一80m1/kg·d,保持輕度脫水和低鈉狀態,以利控制腦水腫。6,神經營養劑與抗氧化劑治療應用維生素A、E、C與甘露醇等抗氧化劑可防治驚厥性腦損傷。同時可并用維生素B1、B6、B12、腦復康等神經營養藥物。
2024-10-22 0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