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皮膚瘙癢癥狀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皮膚干燥、過敏反應、感染、內分泌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 1. 皮膚干燥:皮膚水分流失過多,角質層受損,導致瘙癢。可通過使用保濕護膚品,增加環境濕度改善。 2. 過敏反應:接觸過敏原,如花粉、塵螨、某些食物等,引發過敏導致瘙癢。需避免接觸過敏原,必要時服用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撲爾敏。 3. 感染:細菌、真菌或病毒感染皮膚,如毛囊炎、手足癬等。針對不同感染使用相應的抗感染藥物,如莫匹羅星軟膏、酮康唑乳膏、阿昔洛韋乳膏。 4. 內分泌疾病: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等,影響代謝導致皮膚瘙癢。治療原發病,控制病情有助于緩解瘙癢。 5. 神經系統疾病:如神經衰弱、腦動脈硬化等,神經功能異常引起皮膚瘙癢。需針對神經系統疾病進行治療,并注意休息和心理調節。 總之,皮膚瘙癢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若瘙癢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查明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0-13 13: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皮膚瘙癢是指自覺皮膚瘙癢的癥狀.多因風邪外襲,或因血熱內擾,或血虛失養等所致.常見于各種皮膚疾病,以及食物過敏,藥物過敏,經前隱疹,妊娠風疹,陰癢等病.一些皮膚瘙癢,特別明顯的,持續性或復發性瘙癢,卻無任何先行或同時并發的皮疹,則大都是多種疾患的信號,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早作治療,以免釀成大病.(一)內分泌系統疾病:"甲亢"和"甲減"病人大約有19%發生皮膚瘙癢,但兩者還有區別,"甲亢"的瘙癢出現較早,因"甲亢"者皮膚較潮濕,故夏季大多加重;而"甲減"的瘙癢出現較遲,且發展緩慢,皮膚更加干燥粗糙,更易誘發冬季瘙癢.糖尿病人因血糖升高,使機體免疫力和抗病力明顯下降,更易受細菌,病毒感染而誘發皮膚瘙癢.(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神經衰弱,腦動脈硬化,腦水腫和腦腫瘤等疾患,會降低中樞感受器止癢閾值,導致皮膚瘙癢.更奇妙的是,腦瘤浸潤到第四腦室底部時,會引起面部鼻孔附近皮膚劇烈而持久的瘙癢,繼而發展到整個面頰部.(三)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慢性腎炎病人,尤其是進入后期(尿毒癥期),因血液中尿毒素和尿素等代謝物無法排出體外,而在體內大量潴留,并隨汗液排出體表,故引起全身性頑固瘙癢,其癢難忍.中老年婦女常因月經不調,白帶增多,外陰不潔,卵巢病變,或因陰道滴蟲和真菌感染而致外陰炎癥等,常可發生外陰瘙癢.(四)惡性腫瘤:大多數腫瘤都可因癌細胞和代謝物刺激神經末梢,而引起全身性皮膚瘙癢.胃癌和肝癌初期常全身輕微發癢,隨著癌程進展而瘙癢加劇.淋巴系統癌如蕈樣肉芽腫,何杰金氏病等都伴有全身性皮膚瘙癢.直腸和結腸癌常表現為肛門瘙癢;各種白血病,肺癌和食道癌等伴有泛發性瘙癢.(五)血液系統疾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大都伴有全身性皮膚瘙癢,有的表現為灼痛和刺痛,夏季加重,熱浴后更甚,半小時后緩解,奇妙的是阿斯匹林可減緩此種瘙癢.缺鐵性貧血患者約15%-20%出現全身或局部性瘙癢,補鐵和糾正貧血后,即可解除瘙癢.(六)消化系統疾病:常見的肝膽疾病,包括阻塞性黃疸,溶血性黃疸等,因血清和皮膚中膽鹽濃度升高,刺激神經末梢而引起全身性皮膚瘙癢.孕婦因懷孕時內分泌紊亂會導致"妊娠性瘙癢",原因為懷孕時雌激素和孕激素升高,產后會自動消失凡患有持續性,復發性和頑固性的皮膚瘙癢癥,而又不能用皮膚來滿意解釋時,就應考慮到上述種種疾病的可能性.應及早到醫院診治,找出致病的病根,對癥治療,以絕后患.
2024-10-13 13:1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皮膚瘙癢是一種自覺皮膚瘙癢而無原發性損害的皮膚病。臨床上可分為全身性皮膚瘙癢和局限性皮膚瘙癢,后者多局限在肛門和外陰部。全身性皮膚瘙癢常見原因為內分泌失調和冬季瘙癢,肝腎疾病、惡性腫瘤、以及精神性因素也可引起瘙癢,過度清潔皮膚造成皮膚脫脂干燥而產生瘙癢。常見癥狀有劇烈瘙癢:可見于全身或局限于肛門、陰囊或女陰部,為陣發性、癢感劇烈,常在夜間加重,影響睡眠。病人常用手抓撓不止;繼發性皮損:因抓撓過度而發生抓痕、血瘀,日久可出現濕疹化、苔蘚樣變及色素沉著。1、川芎15g,桂枝、白芍、大棗、生姜、蟬蛻、炙甘草各10g,肉桂6g,蜈蚣1條 (研沖)。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扶正祛邪,調和氣血。主治全身性皮膚瘙癢 癥,風寒癥。2、熟地黃、露蜂房、丹參、地膚子、苦參各100g,蟬衣、烏梢蛇各50g。將上藥共研為極細末,過120目篩后備用(裝瓶密閉)。用時,每服藥末4g,每日3次。1周 為1個療程。直至痊愈止。主治皮膚瘙癢癥。3、槐花、茜草、丹皮、紫草各20g,銀花、蚤休、白鮮皮各15g,甘草10g。每日1 劑,水煎3次,前2煎分2次服,第3煎待溫后外洗。清熱解毒,涼血活血,祛瘀透 疹。主治全身性皮膚瘙癢癥,風熱癥。4、木香10g,炒棗仁20g,陳皮、大腹皮、地膚子、帶皮苓、苦參、白鮮皮、防風、 荊芥各9g,浮萍6g。每日1劑,水煎服。行氣安神,散風利濕。用治各種頑固性皮 膚瘙癢癥。5、制首烏、生龍骨、生牡蠣各20g,龍眼肉、茯神、炒棗仁、當歸、秦艽各10g,蟬 蛻、胡麻仁各8g,大棗4枚,炙甘草5g。水煎,每日1劑,2次服。主治皮膚瘙癢癥。
2024-10-13 13:1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濕疹歸根結底可能由于寶寶體內的某些原因引起的皮膚過敏,是容易反復的,不會一次起了就不會再起的,特別容易反復,需要隨著寶寶年齡增加,抵抗力的增加會慢慢不起了。飲食是要忌口的,不要吃海鮮和豆類及雞蛋,這些都是容易誘發濕疹的。給你介紹個方子,很管用的,濕疹膏一般含有激素,給寶寶用了不太好,去藥店買寫凡士林,干黃連,把黃連弄碎后放在凡士林里,寶寶睡覺的時候給寶寶用上,寶寶醒后給寶寶擦掉,2天就好的差不多了,然后就不用黃連了,繼續給寶寶擦幾天凡士林,小臉就光溜溜了,我家寶寶也起濕疹,這個是中醫院的大夫給的方子,沒激素,很不錯熱的時候濕疹厲害,涼快了就不明顯,這就是濕疹。所以應該保持皮膚干燥,不要讓寶寶皮膚沾水,不要受潮,盡量少洗澡洗頭洗臉吧。因為那樣會讓濕疹更厲害的。建議帶寶寶去醫院查個過敏源,看對什么過敏就好了,可以提前預防一下。寶寶應該是過敏性體質,所以濕疹才這么厲害的
2024-10-13 13:1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皮膚瘙癢是指無原發皮疹,但有瘙癢的一種皮膚病.皮膚瘙癢癥屬于神經精神性皮膚病,是一種皮膚神經官能癥疾患.臨床上將只有皮膚瘙癢而無原發性皮膚損害者稱之為瘙癢癥.屬中醫“癢風”的范疇.皮膚瘙癢分普通型和過敏型.可全身發生,尤以面,背和四肢為多.普通型皮膚瘙癢一般是皮膚太干燥造成的,可以口服魚肝油丸,多種維生素片等,使用西藥要必須經過專業醫生的診斷,指導,不可盲目自行用藥,尤其是含激素類的藥物.治療綜述 主要有飲食療法,藥物療法等.積極治療原發病,如肝膽疾患,習慣性便秘,糖尿病等.同時應加強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1,首先應去除病因,如因風寒或暑熱而致者,應調適寒溫,避免暑熱及寒冷刺激;如對食物誘發者,當忌油膩酒酪,魚蝦海味等. 2,瘙癢處應避免過度搔抓,摩擦,熱水洗燙等方式止癢,不用堿性強的肥皂洗浴.內衣應柔軟松寬,以棉織品為好.避免羽絨,尼龍及毛織品衣服貼身穿戴. 3,陰癢患者,應保持局部清潔衛生,切忌搔抓不潔.不濫用強刺激的外涂藥物.同時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防患于未然.平時情緒逸怡,忌憂思惱怒,精神力求欣快. 4,治療皮膚瘙癢常用西藥抗組胺藥,鈣劑及激素等.由于這些藥物禁忌多,常引起嗜睡,乏力及其他副反應,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慢性病人很難堅持治療.膚癢顆粒具有用藥安全可靠,副反應少等優點,糖尿病合并皮膚瘙癢患者也適用.膚癢顆粒對濕盛型皮膚病療效顯著,急性蕁麻疹,急性濕疹可加用賽庚啶或其他抗組胺藥. 5,中醫認為,風邪,濕邪,熱邪,血虛,蟲淫等為致病的主要原因,治療應以疏風祛濕,清熱解毒,養血潤燥,活血化瘀為原則,以達到驅邪扶正止癢之功效.[1] 外用藥方 外用藥方面就情況就比較復雜了,需要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來酌情選用藥物: 面部的皮膚瘙癢 一般來說,如果是面部的皮膚瘙癢,可用4~6層浸滿3%濃度硼酸溶液的紗布,在面部進行濕敷,持續時間約為1小時,然后薄薄的涂上一層艾洛松軟膏,每天使用一次.此類外用藥有收斂,保護皮膚作用,還有抗過敏,消退紅疹作用,對面部皮膚無不良刺激,不會發生面部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等皮質激素類副作用.另外,在治療期間必須停用所有護膚品. 頸部后側,背部,四肢,手背,足背 皮膚瘙癢如果發生在頸部后側,背部,四肢伸側,手背和足背等部位,可選用皮炎平軟霜,無極膏,抗敏止癢水等藥物.此類藥物有神經麻痹性止癢和抗過敏作用,不過對皮膚刺激性也比較強,由于上述部位的表皮角質層比較厚,所以比較可以耐受此類藥物對皮膚輕微的不良刺激. 胸部,腹部,臀部 皮膚瘙癢發生在頸部前側,胸部,腹部,臀部,四肢屈側,可選用爐甘石洗劑,氧化鋅洗劑,此類藥物對皮膚有安撫,保護,涼爽止癢作用,無刺激性.因為這些部位表皮的角質層比較薄,不能選用以酒精為溶劑的藥水,例如抗敏止癢水,皮炎寧酊等. 腋下,臍周,腹股溝 皮膚瘙癢發生在腋下,臍周,腹股溝,外陰部,肛門,可選用復方咪康唑軟霜,派瑞松霜(又稱復方達克寧霜),膚康王霜,寶龍康霜,復方康鈉樂霜等.此類藥物有抗敏止癢和抗真菌感染作用.因為上述部位皮膚分泌物較多,皮膚經常處于濕潤狀態,當這些部位皮膚發生瘙癢時,往往同時會伴有各種類型的真菌感染,所以上述藥物很適合使用于這些部位的皮膚瘙癢. 另外要強調的是,以上所提到的藥物使用信息僅可用于參考,不管是內服的還是外用的藥物,建議還是應該在經過專業醫生的診斷之后在其指導下合理使用,因為盲目用藥很有可能會對皮膚造成不良影響,產生副作用. 特別要注意,在發生皮膚瘙癢時,不要隨意自行使用一些含激素的外用藥膏如皮炎平,無極膏,膚輕松等皮質類固醇霜.這種激素類藥物在開始使用的時候可能效果很好,一涂之后能使某些皮膚癥狀很快消失,可是這種藥物在長期使用一段時間后很有可能會發生涂藥部位皮膚異常,如繼發感染,毛囊炎,毛細血管擴張,激素性皮炎,皮膚萎縮,色素沉著等副作用,女性還可能出現毛發增多等嚴重反應. 另外用了激素類藥物后容易產生依賴性或耐藥性,而且還可能導致過敏,造成患處皮膚出現干燥,粗糙,脫屑,甚至有淺細的裂紋. 因此,建議如果皮膚只是比較輕微的局部瘙癢,應該用一些不含激素的有潤膚作用的外用藥就可以了(魚肝油軟膏.尿素軟膏等皆可選用).如果是比較嚴重的瘙癢和明顯的大范圍皮疹,或是皮膚出現紅腫,潰瘍,滲液等皮炎癥狀,千萬不要擅自選用藥物進行治療,應該立即去醫院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外用及內服藥品,以免病情進一步惡化.[2]
2024-10-13 1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