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眼重癥肌無力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會導致眼部肌肉無力和疲勞。治療眼重癥肌無力,可選擇綜合實力強的三甲醫院,其具備專業的醫療團隊、先進的設備及豐富的治療經驗。常見的選擇有神經內科實力突出的醫院,或在神經免疫疾病方面有專長的醫療機構。同時,患者還可考慮醫療資源豐富的地區的醫院。 1. 三甲醫院:通常擁有齊全的醫療設備和多學科專家團隊,能為患者提供全面的診斷和綜合治療方案。 2. 神經內科專長醫院:在神經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能針對眼重癥肌無力進行精準治療。 3. 神經免疫疾病專長機構:專注于免疫相關疾病,對眼重癥肌無力這類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深入研究和獨特的治療方法。 4. 醫療資源豐富地區的醫院:能獲取最新的治療技術和藥物,為患者提供更多治療選擇。 5. 教學醫院:往往參與前沿的醫學研究和臨床試驗,患者有機會嘗試新的治療方法。 總之,選擇治療眼重癥肌無力的醫院時,應綜合考慮醫院的醫療水平、專家團隊、設備條件等因素。患者可通過咨詢醫生、病友或上網查詢等方式,了解相關醫院的情況,以便做出明智的選擇。
2024-10-13 13: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眼皮下垂是指提上瞼肌和平滑肌的功能不全或喪失,以致上瞼呈現部分或全部下垂,由于影響美觀,很多愛美人士進行眼皮下垂手術,通常情況下,眼皮下垂可以分為兩類,針對每位患者的不同情況,都可以實施眼皮下垂手術.眼皮下垂分為先天性眼皮下垂和后天性眼皮下垂.先天性眼皮下垂,絕大多數是因提上瞼肌發育不全或缺損,或因支配提上瞼肌神經缺損而引起.患兒出生時即有上眼皮下垂,常表現為孩子不睜眼.其中75—80%為單眼性,20—25%為雙眼性.前者因患眼視力發育受到影響,故可出現弱視.另一類屬后天性上眼皮下垂,其原因有外傷性,神經原性,肌原性及機械性等四種.其中肌原性者以重癥肌無力引起者多見.不知道其他的,反正我在北京空軍總醫院激光整形美容中心做的效果很好,我老公都說了不錯.嘿嘿...
2024-10-13 13:3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重癥肌無力眼肌型的情況是所有類型中最輕的,所以首先在心態上面可以輕松一點.以上所有的觀點合在一起,無非就是中藥療法和西醫療法本人建議在治療的時候,找中醫大夫看看,堅持喝中藥,這個對于眼肌型的恢復都是很有用的.至于西醫,一般對于沒有經驗者,往往會給患者用上激素,激素用上以后治療起來相對速度較快,但是副作用和遠期療效可能不太好...特別是,復發以后就比較難治療在用中藥的同時,還可以配合針灸,這對于重癥肌無力眼肌型的治療幫助很大推薦治療眼肌型的專家給你吧:上海眼病防治中心陳濟東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李庚和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劉小斌希望我的回答會給你帶來方便,祝你早日健康.
2024-10-13 13:3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看周圍的媽媽們都是給寶寶帶上弱視鏡了,等過一段時間治愈過來了就可以摘掉眼鏡了。
2024-10-13 13:3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重癥肌無力的首發癥狀多起于眼部,主要表現為上瞼下垂,上瞼退縮,眼外肌麻痹,瞳孔異常及輻輳和調節異常.另有一類單純眼型重癥肌無力癥(ocularmyastheniagravis),長期有上述眼部癥狀,甚至兩眼的眼外肌大部分麻痹,眼球完全不能轉動,但不出現全身肌肉癥狀.治療編輯本段 1.藥物治療 (1)抗膽堿酯酶藥物:是治療本病最主要的藥物.此類藥物能抑制乙酰膽堿酯酶,減少乙酰膽堿的破壞,增加乙酰膽堿與AChR的結合,從而提高神經肌肉的興奮性,達到改善癥狀的目的.目前常用的藥物有3種:新斯的明(neostigmine),溴吡斯的明(pyridostigmine)及安貝氯胺(mytelase).新斯的明片一般用量是15~45mg,3~4次/d,作用時間較短,過量易出現腹痛,腹瀉等毒蕈堿樣副作用,同時服用適量的阿托品可減輕上述副作用.此藥主要適用于初期輕癥病例及急性加重病例,可與其他抗膽堿酯酶藥物合用.溴吡斯的明每次服用量為60mg,3次/d,此藥作用時間較長,副作用也較輕,對上瞼下垂延髓肌麻痹效果好,安全范圍大.安貝氯胺作用時間長,安全范圍小,易引起蓄積中毒,宜小劑量開始,常用于全身型重癥肌無力,每次服用量5~10mg,3次/d.應用上述藥物至病情穩定緩解后,可酌情減量或完全停用. 此外,可用0.5%及1%溴化雙斯的明作為點眼用,為治療本病上瞼下垂的首選藥物.為了增加抗膽堿酯酶藥物的效果或減少抗膽堿酯酶藥物的用量,可聯合應用麻黃堿,胍乙啶(guanidine),螺內酯(spironolaction)等藥物,這些藥物有增加神經末梢游離乙酰膽堿的作用,但與抗膽堿酯酶藥物相比,作用較弱.鈣劑能保持細胞內的鈣離子濃度,在聯合用藥中效果最好.另有一大類藥物,包括突觸受體競爭劑,肌膜抑制劑與呼吸抑制劑,如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劑,抗心律失常藥和一些抗生素類(尤其是鏈霉素族)藥,有類似箭毒樣作用或鎂的作用,能抑制乙酰膽堿,在應用抗膽堿酯酶藥物時,應禁用. (2)皮質類固醇藥物:目前廣泛應用于全身型和眼肌型重癥肌無力的治療.國內有人應用潑尼松大劑量療法治療眼肌型重癥肌無力8例,治愈6例,2例顯效.眼瞼下垂于治療后6~18天開始好轉,眼球運動障礙18~26天消失.上瞼下垂一般治療后5~14天改善,眼球運動障礙2~5周改善或消失.崔國義報道43例,治愈和基本治愈35例,占81.4%,復發8例占22.9%.皮質類固醇治療重癥肌無力的機制為:①糾正胸腺免疫功能的異常;②抑制胸腺生發中心的形成;③改善受胸腺調節的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④抑制血清中運動終板抗體的產生;⑤促進神經肌肉接頭處乙酰膽堿的釋放,從而改善神經肌肉的傳導功能.實驗證實了糖皮質激素可使胸腺細胞核固縮,深染,核裂.通過糖皮質激素受體(CGP)的作用,影響胸腺細胞周期相關蛋白的合成,進而誘導免疫細胞凋亡,胸腺萎縮,造成免疫功能抑制.
2024-10-14 06:14
-
追問是開放提問,不一定是原來醫師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