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耳朵耳鳴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耳部疾病、全身性疾病、心理因素、藥物副作用、環境因素等。 1.耳部疾病:中耳炎、外耳道炎、耵聹栓塞等耳部炎癥或異物刺激,會影響耳部正常功能,導致耳鳴。 2.全身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貧血等慢性疾病,可能影響耳部的血液供應和神經功能,引發耳鳴。 3.心理因素:長期處于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中,容易導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進而引起耳鳴。 4.藥物副作用:某些藥物如慶大霉素、鏈霉素、阿司匹林等,可能對耳部神經產生損害,引起耳鳴。 5.環境因素:長期暴露在高強度噪音環境中,會損傷耳部神經,造成耳鳴。 總之,耳鳴的原因較為復雜。如果出現耳鳴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的耳部檢查和相關身體檢查,以確定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避免長時間處于噪音環境中。
2024-10-13 13: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耳鳴是指自覺耳內鳴響,常常是耳聾的先兆.耳鳴是患者耳內或頭內有聲音的主觀感覺,因聽覺機能紊亂而引起.由耳部病變引起的常與耳聾或眩暈同時存在.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則可不伴有耳聾或眩暈.患者忍受耳鳴的能力各異.治療應針對根本的疾病,因為根本疾病的緩解可改善耳鳴.耳鳴又可根據其特征分為持續性耳鳴與節律性耳鳴持續性耳鳴可有單一頻率或多頻率聲調的混合,多為主觀性耳鳴。節律性耳鳴多與血管跳動一致偶爾與呼吸一致,耳鳴的頻率較低。如為肌肉收縮引起則耳鳴的頻率較高。節律性耳鳴,多為客觀性耳鳴。
2024-10-13 13:0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耳鳴是指人們在沒有任何外界刺激條件下所產生的異常聲音感覺.如感覺耳內有蟬鳴聲,嗡嗡聲,嘶嘶聲等單調或混雜的響聲,實際上周圍環境中并無相應的聲音,也就是說耳鳴只是一種主觀感覺.耳鳴可以短暫或持續性存在.嚴重的耳鳴可以擾得人一刻不得安寧,令人十分緊張.如果是短暫性忽來忽去的耳鳴,一般是生理現象,不必過分緊張,可聽之任之.如果是持續性耳鳴,尤其是伴有耳聾,眩暈,頭痛等其他癥狀,則要提高警惕,盡早就醫.
2024-10-13 13:0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缺鈣和缺蛋白,記得補鈣,多吃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
2024-10-13 13:0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耳鳴屬于頑癥,耳鳴也可由耳部疾并神經系統疾并貧血、腦供血不足、腎虛等疾病引起。可以到當地正規醫院耳科或神經內科就診檢查,明確診斷后再進行治療。突發性耳鳴為耳鼻咽喉科急重癥之一,目前尚無一種公認的特效藥物。然而本病的預后比其它感音神經性耳聾好,一般估計不經治療亦有半數能獲得不同程度的聽力恢復。但是,積極治療,突發性耳鳴顯然優于消極觀望,治療越早,預后越好。發病一周即開始治療者,8%以上患者病情可獲痊愈,或部分恢復;病程超過一月者,也不應放棄治療,因病變可能仍在恢復過程中。突發性耳鳴治療期間應定期作測聽試驗,若聽力不斷改善者,治療不宜中斷,多次復查不變者才考慮停止治療。 耳鳴的發生是很突然的,大多發生在數小時到一二天內,少數人伴有惡心、嘔吐和眩暈。應激性耳鳴只要發現及時,治療得早,可以在短期內得到痊愈或大部分恢復。所以當你碰到不稱心之事,要善于控制感情,保持冷靜,切勿情緒過分激動。 從醫學上講,突發性耳鳴屬于一種急癥,需要及時就醫,一般不能超過3天。如果一直延誤治療的話,會對聽力造成嚴重的損害,嚴重的可能幾天內就會出現聽力下降的現象,甚至聽力消失,造成耳聾。一般來講,突發性耳聾常發病于成年人,一般為單側發病,發病時,患者感覺到耳朵里突然出現“砰砰”或“卡嗒”聲,隨即聽力消失。這種疾病常由內耳外傷、感染、梅毒、藥物中毒,聽神經瘤等因素引起,也有原因不明的突發性耳聾。感冒、疲勞,情緒激動、飲酒、用力擤鼻涕等也可誘發本病。
2024-10-14 0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