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膽囊炎患者的飲食需要特別注意,包括控制脂肪攝入、選擇清淡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規律進餐、保證營養均衡等。 1. 控制脂肪攝入:減少動物脂肪、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的攝取,如肥肉、炸雞等。因為高脂肪食物會刺激膽囊收縮,引發疼痛。 2. 選擇清淡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如青菜、蘋果等,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有助于消化。 3. 避免刺激性食物:遠離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及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飲品。 4. 規律進餐:定時定量進食,避免暴飲暴食,以免加重膽囊負擔。 5. 保證營養均衡:攝入適量的蛋白質,如瘦肉、魚類、豆類等,同時注意碳水化合物的補充。 總之,膽囊炎患者遵循科學合理的飲食原則,有助于減輕癥狀、預防發作,促進病情恢復。但飲食調整不能替代專業治療,如有不適,應及時就醫。
2024-10-13 13: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膽囊炎,膽石癥患者的日常飲食應注意什么(1)膽囊炎在急性發作期,忌食油炸,煎的食物,忌食蛋類,肉湯及飲酒;進食應限于低脂肪,低蛋白,少量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隨著病癥的消退可逐漸加入少量脂肪及蛋白食物,如瘦肉,魚,蛋,奶和水果及鮮菜等.(2)慢性膽囊炎患者,平日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應進大量飲料(1500~2000ml),以稀釋膽汁.每2~3小時進食1次,以刺激膽汁分泌.吃易消化的蛋白質,每天50g.勿吃動物腦,腎,蛋黃,油炸食物,辛辣品.(3)膽囊炎,膽石癥患者,在飲食規律方面,宜定時定量,少吃多餐,不宜過飽.在飲食結構上,嚴格控制脂肪和含膽固醇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動物內臟等,因為膽結石形成與體內膽固醇過高和代謝障礙有一定關系.不可飲酒和進食辛辣食物,宜多吃蘿卜,青菜,豆類,豆漿等副食.蘿卜有利膽作用,并能幫助脂肪的消化吸收;青菜含大量維生素,纖維素;豆類含豐富的植物蛋白.此外,還應補充一些水果,果汁等,以彌補炎癥造成的津液和維生素的損失.(4)膽囊炎,膽石癥患者一般宜進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肥肉,油炸食品,含油脂多的干果,子仁類食物及蛋黃,動物腦,肝,腎及魚子等食品均宜嚴格控制.平時飲食亦應進易消化,少渣滓食物以避免產生氣體.一切酒類,刺激性食物,濃烈的調味品均可促進膽囊收縮,使膽道括約肌不能及時松弛,造成膽汁流出,從而使膽囊炎急性發作,所以均應避免.急性發作時宜予低脂,易消化半流食或流食;重者應予禁食,胃腸減壓及靜脈補液.慢性膽囊炎,膽石癥患者食療方舉例:(1)玉米油或芝麻油煮番茄湯,適量,間日服1次.(2)核桃肉,早,晚各1個.(3)金蘆飲:即用金錢草30克,鮮蘆根100克(干者50克),赤豆30克,綠豆30克.先將金錢草,蘆根加水適量.煮30分鐘后,去渣取汁,入赤豆,綠豆煮熟,一日分數次飲湯吃豆.總之,患膽囊炎的病人,其飲食安排不僅適用于急性發作時,即使在靜止期或恢復期也應如此,以防復發
2024-10-13 13:0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飲食要做到“五要”“五忌”:五要:1.講究飲食衛生,防止細菌、蟲卵從口入。2.多吃蔬菜與水果,如:菠菜、韭菜、芹菜、蘋果、香蕉等。3.盡量用植物油烹調,忌用動物油,以蒸、燴為主,避免炸、煎。4.適量進食瘦肉、魚、雞以及豆類制品。5.多吃一些促進膽汁分泌和松弛膽道括約肌及利膽食物如山楂、烏梅、玉米須(泡水)。五忌:1.忌吃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心、肝、腦、腸、蛋黃、松花蛋、魚子、巧克力等。2.忌吃高脂肪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蛋糕、點心、油條等。3.忌暴飲暴食。4.忌辛辣刺激調味品,如辣椒、花椒粉、咖哩粉等。5.忌煙、酒、咖啡,避免其刺激膽道括約肌,使膽道括約肌痙攣,從而膽汁排出困難。膽囊炎和膽結石的治療有三個方面:飲食療法、藥物療法及手術療法。飲食療法:發作時禁食并輸液,癥狀改善后,給流食,但要避免含油食品、酒和咖啡。藥物治療:,水煎內服,能標本兼治膽囊炎,效果好。手術治療:手術是根治膽囊炎和膽石癥的有效方法,但是并非所有的老人都能承受手術,這取決于病人的全身狀況和有無膽囊炎等炎癥。
2024-10-13 13:0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膽囊屬于消化系統,和胃腸發炎一樣,都得有忌口,不光生冷(如皮蛋,生水果,涼菜飯,冷飲,冰糕冰淇淋等),多種粗糧,糠麩,老玉米,膨化粗糧如爆米花,豆子,地瓜,多纖維蔬菜(芹菜,韭菜,竹筍,豆芽等),易產生氣的蔬菜(洋蔥,生蘿卜等)之類易引起腸道脹氣或瀉吐的食物;核桃,花生,油條,油餅,蛋糕,花式面包,油酥點心,薩其馬,披薩,果脯,大塊肉,動物的肝腎腦內臟肥肉皮,魚子,蟹黃,蛋黃,咸蛋等油炸和油膩厚味的食物;味道強烈的調味品(咖喱,辣椒,胡椒等)都不能吃。平時要吃些清淡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的食物。蝦,豆腐,西紅柿,山藥,棗,脫脂奶,木耳,牛肉,香菇,精瘦豬肉,魚肉,菜花,白菜,萵筍,西葫蘆,絲瓜等食物喝膽炎舒調理效果好。
2024-10-13 13:0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慢性膽囊炎一部分為急性膽囊炎遷延而成,但多數既往并無急性發作史.約70%的病人伴有結石.由于膽石刺激,加上在長期慢性炎癥的基礎上,有過反復多次的急性發作,可使膽囊萎縮或囊壁纖維組織增生肥厚,終致囊腔縮小,功能喪失.若膽囊管為結石,炎性粘連或疤痕完全阻塞,膽汁無法流進膽囊,而膽囊內原有的膽汁,因膽色素逐漸被吸收,粘膜仍不斷分泌無色水樣粘液(白膽汁),即可形成膽囊積水;當繼發感染,則演變為膽囊積膿.(1)有規律的進食(一日三餐)是預防結石的最好方法:因為未進食時膽囊中充滿了膽汁,膽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膽汁變濃,此時膽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膽汁的粘稠度亦增加,終于形成膽泥.如果進食,當食物進入十二指腸時反應性地分泌膽囊收縮激素,使膽囊收縮,這時大量粘稠的和含有膽泥的膽汁被排出到達腸道內,因此可以防止結石的形成. (2)適度營養并適當限制飲食中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膽固醇結石的形成和膽汁中含有較多量的膽固醇有關.吃得過多,特別是食物中有較多的脂肪和膽固醇,就會使膽汁中膽固醇的濃度增高,會促使膽固醇結石的形成.近年,我國人民的生活得到較大的改善,人們的飲食由以前的“溫飽”型逐漸向吃好,吃精轉變,魚,肉,禽,蛋等食品的消耗量正在逐年增加.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帶來了一些因吃得過好,過多而引起的“富貴病”,如肥胖癥,冠心病和膽結石.要預防這些“富貴病”,就要注意營養適度,特別要注意不食用過多的膽固醇和動物脂肪.所謂適度的營養,就是要對人們的飲食的質和量都加以一定的限制,要求飲食的質量全面地提供各種比例合適的營養物質,而食物的量則以能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為度.根據適度營養的原則,并參照我國人民目前的飲食習慣和消費水平,我國的營養學家提出了以下的每人每月較為合理的食物組成:谷類14kg,薯類3kg,豆類1kg,肉1.5kg,魚0.5kg和水果1kg.當然,以上標準只是適用于從事一般活動的普通成年人.此外,參加適當的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對防止營養過度也有一定的幫助. (3)保證攝入足夠量的蛋白質:蛋白質是維持我們身體健康所必需的一種營養物質.據研究,蛋白質攝入量的長期不足,與膽色素結石的形成有關.因此,保證飲食中有足夠的蛋白質,就會有助于預防膽色素結石的發生.事實上,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膳食中蛋白質量已有明顯增高,因此我國患膽色素結石的人數已有減少的傾向.但在我國有些地區,特別是農村,膽色素結石仍很常見. (4)講究衛生,防止腸道蛔蟲的感染.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必須洗凈,搞好環境衛生等,是預防蛔蟲病的有效措施,因而對預防膽色素結石也很有幫助. (5)積極治療腸蛔蟲癥和膽道蛔蟲癥:發現腸蛔蟲癥后,應及時服用驅蟲藥,以免蛔蟲鉆入膽道,萬一得了膽道蛔蟲癥,更應積極治療,以防日久發生膽色素結石. (6)保持膽囊的收縮功能,防止膽汁長期淤滯:對長期禁食使用靜脈內營養的病人,應定期使用膽囊收縮藥物,如膽囊收縮素等.[編輯本段]膽囊炎病人的飲食禁忌 人在進餐后,脂肪及胃酸刺激小腸粘膜產生膽囊收縮素引起膽囊收縮,把膽汁排進小腸,參與脂肪的消化與吸收.若膽囊膽管粘膜發炎,膽管阻塞,膽汗排出不暢,脂肪,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就會受影響.同時,膽汗中膽固醇與膽酸鹽的比例發生改變,膽固醇濃度升高,因而容易發生膽囊膽管結石. 進食脂肪后,膽囊收縮,右上腹出現疼痛,甚至劇痛,惡心等.因此,膽囊炎病人要限制食油量,急性期每日限20~30克內,好轉時限50~60克內,忌吃肥肉. 飲食以清淡少渣易消化為宜,忌食辣椒,洋蔥,蘿卜等刺激性強,含粗纖維的食物;忌少餐多量,應少量多餐,并多飲湯水,以利膽汗的分泌和排出;忌食產氣和帶氣味的果菜豆類,以免加重腹脹.
2024-10-13 1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