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羅圈腿又稱“O 型腿”,其形成原因較為復雜,遺傳因素是其中之一,但并非唯一因素,還包括營養不良、不良姿勢、骨骼發育異常、外傷等。 1.遺傳因素:部分羅圈腿可能與遺傳相關。如果家族中有多人存在羅圈腿,其后代患病風險可能增加。但遺傳并非絕對,只是增加了患病的可能性。 2.營養不良:在兒童生長發育期間,缺乏維生素 D、鈣等營養物質,影響骨骼發育,可能導致羅圈腿。 3.不良姿勢:長期保持不正確的站姿、坐姿,如走路外八字、蹺二郎腿等,會使膝關節受力不均,增加羅圈腿的發生風險。 4.骨骼發育異常:某些疾病如佝僂病、軟骨發育不全等,會影響骨骼的正常生長和發育,導致羅圈腿。 5.外傷:膝關節受到嚴重外傷,如骨折愈合不良,也可能引起羅圈腿。 綜上所述,羅圈腿的形成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對于羅圈腿,應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勢和均衡的營養,預防羅圈腿的發生。
2024-10-13 14: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莊緒山 醫師
山東省莒南縣相溝衛生院
其他
外科
-
造成寶寶羅圈腿的原因很多,如軟骨營養障礙等,但以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為多,早期以多汗、易驚為主要癥狀,如不及時糾正,會影響骨骼發育。佝僂病患兒長到1歲左右,學站學走路時,腿部難以負荷身體的重量,就會導致下肢朝外側彎曲而形成羅圈腿。要以科學的養育方法預防小兒羅圈腿的發生。合理喂養,多去戶外活動。由于幼兒處于身體發育階段,腿部力量常不能過度承受身體重量,容易引起腿的變形,因此不要過早、過久地站立和學步,少用學步車。不要過早穿較硬的皮鞋,因為嬰幼兒腿部力量較弱,學行走時穿硬質的鞋,會影響下肢正常發育。
2024-10-13 14: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不會遺傳的,羅圈腿其實是小時候缺鈣引起的,只要你的孩子不缺鈣,而且別太早讓他學步就行。嬰兒的腿都是有點彎的,長大一點自然就直了。記著千萬別讓孩子早練習走路,不缺鈣的孩子早學步也會壓的骨骼彎的。
2024-10-13 14:1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不會遺傳的,羅圈腿其實是小時候缺鈣引起的,只要你的孩子不缺鈣,而且別太早讓他學步就行.嬰兒的腿都是有點彎的,長大一點自然就直了.記著千萬別讓孩子早練習走路,不缺鈣的孩子早學步也會壓的骨骼彎的.
2024-10-13 14:1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羅圈腿是有一定遺傳性的 羅圈腿,又叫O型腿.可以矯正,方法如下: “O”型腿的矯正方法具體如下: (1)直立,兩腳并攏,兩手扶膝做兩膝向正前方的下蹲起立運動,做20~3O次. (2)彎腰,兩手扶膝做向左的和向右的繞環運動,做20~30次. (3)兩腳開立稍大,彎腰,兩手扶膝做兩膝向內相靠停耗練習,每次停耗10秒鐘,做5~10次. (4)兩腳平行站立.先以腳跟為軸,做腳尖外展和內旋 運動;再以腳尖為軸,做腳跟外展和內旋運動,各做20~30次. (5)坐在椅子上,盡力用小腿夾住書,堅持一定時間.如果用橡皮帶將兩膝捆住做,效果更加顯著. (6)跪坐在腿上,塌腰,兩腳慢慢向外向前移動,腰部隨之也逐漸直起來.做15~20次.
2024-10-14 0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