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輕度外部性腦積水是一種發生在嬰幼兒時期的腦脊液異常積聚情況,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產傷、感染、腦發育不良等。癥狀可能不明顯,也可能有頭圍增大、前囟膨隆等。治療方法包括觀察隨訪、藥物治療和必要時的手術治療等。 1.原因:產傷導致顱內出血,影響腦脊液循環;感染引發腦膜炎癥,影響腦脊液吸收;腦發育不良,致使腦脊液產生和吸收失衡。 2.癥狀:部分患兒無明顯癥狀,僅在檢查時發現。有癥狀者可能出現頭圍異常增大、前囟飽滿膨隆、顱骨縫分離等。 3.診斷:通常依靠頭顱 B 超、CT 或磁共振成像(MRI)等檢查來明確診斷。 4.治療:病情較輕、無明顯進展者,可先觀察隨訪。藥物方面,可使用呋塞米、螺內酯等利尿劑減輕腦積水。若積水持續加重,可能需要進行手術,如腦室腹腔分流術。 5.預后:多數輕度患兒經過及時治療可恢復良好,不影響生長發育和智力水平。但少數嚴重者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后遺癥。 總之,輕度外部性腦積水需要引起重視,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以改善患兒預后。家長應密切觀察孩子的情況,定期帶孩子復查,遵循醫生的建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4-10-13 14:5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小兒腦積水,或稱兒童腦積水,是指年齡在14歲以下的兒童所患的腦積水。1.本病主要手術治療,可分三類:(1)去除阻塞原因的手術;(2)減少腦脊液分泌的手術;(3)腦脊液分流術。 2.術前顱內高壓明顯者可用脫水降顱壓治療。糾正腦水腫、降低顱內壓以20%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為主藥,甚至可使用人血白蛋白。 3.對癥、預防感染、營養神經等治療。
2024-10-13 14:5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小兒腦積水,或稱兒童腦積水,是指年齡在14歲以下的兒童所患的腦積水。1.本病主要手術治療,可分三類:(1)去除阻塞原因的手術;(2)減少腦脊液分泌的手術;(3)腦脊液分流術。 2.術前顱內高壓明顯者可用脫水降顱壓治療。糾正腦水腫、降低顱內壓以20%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為主藥,甚至可使用人血白蛋白。 3.對癥、預防感染、營養神經等治療。
2024-10-13 14:5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親,這種情況是由于顱腔內壓力增大,導致頭圍增大,頭發稀疏,前鹵門縫隙變大,可導致手腳麻痹,視力障礙等。治療:消除腦積液,降低腦壓,并繼續接受檢查。
2024-10-13 14:5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胚胎50天,即出現CSF循環.大多數CSF是由側腦室脈絡叢產生,每天約500ml,平均每分鐘形成0.35~0.4ml.CSF產生的機制還不清楚,主動分泌和由血清滲出均有可能.自兩側側腦室產生的CSF,通過室間孔流至第3腦室,再經中腦導水管流至第4腦室,然后通過其正中孔(Magendi孔)和左右側孔(Luschka孔)流至枕大池、橋小腦角池和橋池,最后,CSF向上流至小腦蛛網膜下腔,經環池、4疊體池、腳間池和交叉池,至大腦半球表面的蛛網膜下腔;向下流至脊髓蛛網膜下腔.腦脊液循環的主要動力是腦搏動.影響CSF循環的因素還有:新形成的CSF的流出、體位效應和室管膜上皮的纖毛運動.大部分CSF經矢狀竇兩旁的蛛網膜顆粒吸收到上矢狀竇內.小部分CSF可在脊髓蛛網膜下腔內吸收.
2024-10-13 1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