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學華 醫師
寧海縣城關醫院
一級
皮膚科
-
新生兒濕疹的癥狀多樣,主要包括皮膚紅斑、丘疹、水皰、滲液、結痂、皮膚粗糙、瘙癢等。 1.皮膚紅斑:在濕疹初發時,皮膚會出現紅色的斑塊,通常邊界不太清晰。 2.丘疹:表現為皮膚上突出的小顆粒狀隆起。 3.水皰:可能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的小水皰。 4.滲液:當濕疹嚴重時,水皰破裂會有液體滲出。 5.結痂:滲液干燥后會形成痂皮。 6.皮膚粗糙:長期濕疹會導致皮膚變得粗糙、干燥。 7.瘙癢:患兒會不自覺地搔抓,影響睡眠和情緒。 新生兒濕疹需要家長密切關注,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13 13: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新生兒濕疹癥狀圖片是我們俗稱的奶癬,發病時間:多在出生1-3個月,1-2歲減輕及痊愈。分類:根據發病年齡、部位、季節分別為三類(1)脂溢型:多為3個月以內的小嬰兒,多發于頰部、前額、眉間。新生兒濕疹癥狀圖片癥狀為皮膚潮紅,覆有黃色油膩的痂,痂頂有黃漿液性。之后擴散到后頸,頦下,腋及腹股溝,表現為潮紅、擦爛及滲出。可以通過6個月飲食改變而自愈(2)滲出型:多見于3-6個月肥胖的嬰兒,兩頰可見對稱性米粒大小紅色丘疹,伴有紅斑及,連成片狀。水皰會破潰、滲出、結痂。抓癢嚴重時,會有出帶血跡的抓痕,造成鮮紅色濕爛面。嚴重者可以擴散到全臉或全身。如有繼發感染可見膿皰及局部淋巴結腫大、發熱。(3)干燥型:多見于6個月-1歲的瘦弱小兒,好發于頭皮、眉間等部位,也有長在四肢、軀干外側。新生兒濕疹癥狀圖片的癥狀為皮膚紅腫,有斑片狀密集小丘疹,伴有鱗屑結痂及硬性糠皮樣脫屑,無滲出。由于會引起陣發性劇烈的瘙癢,導致嬰兒睡眠不安、哭鬧。當轉為慢性時,長期抓癢,皮膚表面有抓痕、皸裂或結血痂,造成為輕度浸潤肥厚。新生兒濕疹癥狀輕的表現為淺紅斑片,有少量脫屑;嚴重的發展為紅斑長有水皰,甚至糜爛、滲出、浸淫成片,并會不斷擴散蔓延。過多摩擦、搔抓、洗燙,加重糜爛、滲出。皮膚破損容易繼發感染,周圍淋巴結腫大,并伴有全身的癥狀,如:發熱,胃口差,大便干結,小便赤黃。發病時常會有陣發性劇烈的瘙癢,遇暖更嚴重。并且該病容易復發。
2024-10-13 13:5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濕疹是比較難治的皮膚病,主要是要靠中西醫以及自身的調理①盡可能追尋病因,隔絕致敏源,避免再刺激。去除病灶,治療全身慢性疾患,如消化不良、腸寄生蟲病、糖尿病、精神神經異常、小腿靜脈曲張等。 ②注意皮膚衛生,勿用熱水或肥皂清洗皮損,不任用刺激性止癢藥物。 ③禁食酒類、辛辣刺激性食品,避免魚蝦等易于致敏和不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觀察飲食與發病的關系。 ④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過度緊張。1、飲食多選用清熱利濕的食物。如綠豆、赤小豆、莧菜、薺菜、馬齒莧、冬瓜、黃瓜、萵筍等,少食魚、蝦、牛羊肉和刺激性食物。 2、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紹葉菜汁、胡蘿卜水、鮮果汁、西紅柿汁、菜泥、果泥等,以調節寶寶的生理功能,減輕皮膚過敏反應。 3、以保持正常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食物應以清淡為主,少加鹽和糖,以免造成體內水和鈉過多的積存,加重皮疹的滲出及痛和癢感,導致皮膚發生糜爛。
2024-10-13 13:5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兒濕疹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皮膚病,2~3個月的嬰兒就可發生濕疹,4-5個月時較重,1歲以后逐漸減輕,到2歲以后大多數可以自愈,但少數可以延伸到幼兒或兒童期。如果癥狀較輕,可以不用治療,如果癥狀較重,(利珍霜)治療嬰兒濕疹有好效果,應用方法是:直接局部涂抹,一日三次日常保健如下: 1.皮膚保持清潔,避免刺激,如搔抓、日曬、風吹等;為防抓傷皮膚,應經常給小兒剪指甲、清洗雙手或戴上手套。 2.注意飲食,大一點的寶寶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瘦肉等,常食綠豆和絲瓜。如懷疑某食物過敏,乳母也應停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食魚、蝦等海產品和柑等食物。 3.小兒衣服要寬大,最好用柔軟透氣的棉布料來做,不用毛織品、化纖制品、深顏色布料,以防過敏。 4.不要用堿性肥皂和過熱的水洗澡。
2024-10-13 13:5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新生兒濕疹癥狀圖片,嬰兒濕疹的癥狀圖片不用看了,應該是濕疹了。嬰兒濕疹,俗稱“奶癬”,是一種對牛奶、母乳和雞蛋白等食物過敏而引起的變態反應皮膚病,它也可能是一種由遺傳性素質引起的皮膚病,如果爸爸媽媽小時候患濕疹,他們的寶寶也容易得濕疹。小寶寶的皮膚十分嬌嫩,很輕微的刺激就能使寶寶的皮膚患病。嬰兒濕疹一般都出現在出生后1月到2歲這段時間,又以2-3個月的寶寶最嚴重。常發生于雙頰、頭皮、額部、眉間、頸部、頜下或耳后,也可擴展到其他部位。皮疹形態大同小異,有的嬰兒是在潮紅的皮膚表面覆有黃色油膩性鱗屑或痂皮,有的卻是在潮紅的皮膚上散布著疹子與小水皰。新生兒濕疹癥狀圖片,得了奶癬以后,應采取以下幾項治療措施:1、總的治療原則是:找出原因,對癥治療,合理喂養,精心護理。一般說來,先要觀察有沒有食物過敏,特別是牛奶、母乳或雞蛋白等動物蛋白的過敏;其次,母親吃魚、蝦、蟹、雞等,也可通過母乳傳給嬰兒,在吃這些動物性食品后,應觀察嬰兒的皮膚病是否加重,如果與上述情況有關,嬰兒應改變喂養方法;如母乳過敏,改用牛奶,牛奶過敏則改用母乳,或在喂奶期間母親不吃魚、蝦、蟹等食物。與此同時要及時治療嬰兒的消化不良,大便秘結和腹瀉等。嬰兒的皮膚比較柔嫩,抵抗力較差,要保持局部清潔,避免感染,滲水結痂時,不要用熱水肥皂擦洗,免得滲液越來越多,結痂越來越厚,應該用植物油輕輕涂擦,不要強行把痂皮剝下。2、常用的內用藥有苯海拉明糖漿、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C等,有繼發感染時還要加用抗生素。3、外用藥要視皮膚病變狀態而定,出水糜爛或紅腫時,用2%硼酸水溶液或0.1雷佛奴水溶液濕敷,滲液與糜爛消失后,外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制劑,如濕疹霜、祛濕油、膚輕松霜等。
2024-10-14 0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