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汪治國 副主任醫師
咸寧市中心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脂溢性皮炎好發于皮脂腺分布較多的地方,如頭皮、面部、胸部及皺褶部。發生于頭皮部位,開始為輕度潮紅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狀鱗屑,伴輕度瘙癢,皮疹擴展,可見油膩性鱗屑性地圖狀斑片;嚴重者伴有滲出、厚痂、有臭味,可侵犯整個頭部。頭發可脫落、稀疏。面部損害多見于鼻翼、鼻唇溝和眉弓,有淡紅色斑,覆以油膩性黃色鱗屑,常滿面油光。胸部、肩胛部,初為小的紅褐色毛囊丘疹伴油膩性鱗屑,以后漸成為中央具有細鱗屑,邊緣有暗紅色丘疹及較大的油膩性的環狀斑片。皺褶部多見于腋窩、乳房下、臍部和腹股溝等,為境界清楚的紅斑、屑少,濕潤,常伴為糜爛、滲出。多見于30歲至50歲,尤其是肥胖的中年人。本病慢性經過,易反復發作,常伴為毛囊炎、瞼緣炎,面部常與痤瘡、酒渣鼻螨蟲皮炎并發。 脂溢性皮炎的防治方面,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生活中要注意調節飲食,多吃蔬菜,限制多脂、多糖飲食,忌食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及局部搔抓,生活有規律,保持足夠睡眠。第二,藥物內服治療。可用維生素B6、B2或復合維生素B,煙酰胺等。瘙癢劇烈可用止癢鎮靜劑如抗組胺藥,炎癥明顯或繼發感染可用抗生素如四環素或紅霉素。第三,外用療法以去脂、殺菌、消炎、止癢為治療原則,外用膚脂平即可。
2024-10-13 17: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脂溢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多發生在頭皮、面部、胸背等皮脂腺豐富的部位。治療脂溢性皮炎的藥物主要有外用藥物和口服藥物,如糖皮質激素、抗真菌藥、抗生素、維生素類藥物等。 1.糖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具有抗炎、抗過敏作用,但不宜長期使用。 2.抗真菌藥:像酮康唑洗劑、咪康唑乳膏等,能抑制真菌生長。 3.抗生素:如紅霉素軟膏、四環素片等,用于有明顯炎癥或繼發感染時。 4.維生素類藥物:口服維生素 B6、B2 等,有助于調節皮脂分泌。 5.其他:水楊酸制劑可改善角質代謝,二硫化硒洗劑有抗皮脂溢出作用。 脂溢性皮炎的治療需要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藥物,同時要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少吃辛辣油膩食物。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規范治療。
2024-10-13 14:3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病情分析:脂溢性皮炎多發生在皮質腺多的部位,如頭皮、耳后、面部,尤以眉部及鼻唇溝最為顯著。此外,頸部、腋窩、腹股溝及外陰部等易摩擦的部位也可發生;病變特點為紅斑和鱗屑境界清楚,雖圓形或卵圓形,相互融合而呈多環狀或地圖狀。頭皮損害處有油膩性的橙黃色鱗屑,有不同程度的癢感。治療時,可酌情選用以下非處方藥。1.1%~3%水楊酸軟膏涂于患處,每日1~2次;如病變在頭部可選用0.5%~2%溶液劑,涂于患處,每日l~2次。應用本品治療時,避免接觸眼睛或其他部位的黏膜;本品經皮膚吸收迅速,但由尿中排出較緩慢,故不宜長期大面積使用,否則會出現頭暈、神志模糊、精神錯亂、呼吸急促、持續性耳鳴、頭痛等中毒癥狀;用藥部位如出現燒灼感或瘙癢,局部紅腫等,應停用本品改換其他藥品;本品對糖尿病、四肢血管疾病、嬰幼兒,不可應用濃度過高或面積過大,以防引起念珠菌病或潰瘍。
2024-10-13 14:3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1.不要過-度使用去油、去角質產品:雖然脂溢性皮膚炎常常生長于皮脂腺較多處,但是過-度去油、去角質很容易誘發它的發生,偏偏一般女性卻特愛在這個區域作去油、去角質的工作,像是使用妙鼻貼、敷去角質面膜2.給予適當的保護:一旦產生脂溢性皮膚炎,除了要避免進一步傷害,還可以使用一些低敏度的乳霜保護,盡快形成良好的皮脂膜3.不可過-度清潔:在脂溢性皮膚炎的肌膚上,使用刺-激性較低的洗面奶,4.不用卸妝液、水洗式卸妝油等卸妝產品,對于脂溢性皮炎用什么修復,可以用含有中藥成分的樸安堂參膚霜,外用法,有效達到對各種皮膚炎癥問題的解決和恢復。
2024-10-13 14:3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脂溢性皮炎用什么藥用藥指導:皮炎病程較長,易反復,患者要建立治療信心,使用成分中要是含有薄荷腦、荊芥提取物、防風提取物、細辛提取物等這幾味提取物的外用純中藥藥膏來進行治療,能迅速改變表皮癥狀,疏通毛孔,增強表皮細胞活力,調節內分泌,促進皮膚組織細胞再生。(詳情可查看我的博客)日常生活中應注意:1、避免皮膚局部刺激,如熱水燙洗,過度搔抓等。2、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煙酒。盡量少吃或者不吃海鮮牛羊肉等發物。3、不可濫用止癢和刺激性的外用藥物,如碘酒、藥酒等。4、盡量少接觸化學成份用品,長期接觸的話也會導致癥狀加劇的。
2024-10-13 14: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