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垂體瘤術后泌乳素高但有生育需求,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定期復查、調整生活方式、手術評估、中醫調理等。 1.藥物治療:可選用溴隱亭、卡麥角林、喹高利特等藥物。這些藥物能有效抑制泌乳素分泌,但需遵醫囑使用。 2.定期復查:監測泌乳素水平、垂體磁共振成像等,了解病情變化,以便調整治療方案。 3.調整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睡眠、減輕壓力、均衡飲食、適度運動,有助于改善內分泌環境。 4.手術評估: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需重新評估手術的可能性及風險。 5.中醫調理:通過中藥調理身體機能,輔助改善內分泌失調,但不能替代主要治療。 垂體瘤術后泌乳素高想懷孕的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綜合運用多種方法,爭取早日實現生育愿望。同時,治療過程中要保持良好心態,相信科學的治療手段。
2024-10-21 16:2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根據你的問題考慮最好到專業的大型內分泌醫院系統檢查看看,確診后積極對癥治療.
2024-10-21 16:2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任何腫瘤到了晚期,表明已經病入膏肓,好不好只能看天意了。
2024-10-21 16:2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描述的情況,調整溴隱亭的服用量即可.
2024-10-21 16:2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腦垂體為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內含數種內分泌細胞,分泌多種內分泌素,如果某一內分泌細胞生長腺瘤,則可發生特殊的臨床表現.其詳細情況分別敘述如下: 1.不同種類垂體腺瘤的內分泌表現 (1)生長激素細胞腺瘤:早期瘤僅數毫米大小,主要表現為分泌生長激素過多.未成年病人可發生生長過速,甚至發育成巨人.成人以后為肢端肥大的表現.如面容改變,額頭變大,下頜突出,鼻大唇厚,手指變粗,穿鞋戴帽覺緊,數次更換較大的型號,甚至必須特地制作,有的病人并有飯量增多,毛發皮膚粗糙,色素沉著,手指麻木等.重者感全身乏力,頭痛關節痛,性功能減退,閉經不育,甚至并發糖尿病. (2)催乳素細胞腺瘤:主要表現為閉經,溢乳,不育,重者腋毛脫落,皮膚蒼白細膩,皮下脂肪增多,還有乏力,易倦,嗜睡,頭痛,性功能減退等.男性則表現為性欲減退,陽萎,乳腺增生,胡須稀少,重者生殖器官萎縮,精子數目減少,不育等,男性女性變者不多. (3)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細胞腺瘤:臨床表現為身體向心性肥胖,滿月臉,水牛背,多血質,腹部大腿部皮膚有紫紋,毳毛增多等.重者閉經,性欲減退,全身乏力,甚至臥床不起.有的病人并有高血壓,糖尿病等. (4)甲狀腺刺激素細胞瘤:少見,由于垂體甲狀腺刺激素分泌過盛,引起甲亢癥狀,在垂體瘤摘除后甲亢癥狀即消失.另有甲狀腺機能低下反饋引起垂體腺發生局灶增生,漸漸發展成垂體腺瘤,長大后也可引起蝶鞍擴大,附近組織受壓迫的癥狀. (5)濾泡刺激素細胞腺瘤:非常少見,只有個別報告臨床有性功能減退,閉經,不育,精子數目減少等. (6)黑色素刺激素細胞腺瘤:非常少見,只有個別報告病人皮膚黑色沉著,不伴皮質醇增多. (7)內分泌功能不活躍腺瘤:早期病人無特殊感覺腫瘤長大,可壓迫垂體致垂體功能不足的臨床表現. (8)惡性垂體瘤:病史短,病情進展快,不只是腫瘤長大壓迫垂體組織,并且向4周侵犯,致鞍底骨質破壞或浸入海綿竇,引起動眼神經麻痹或外展神經麻痹.有時腫瘤穿破鞍底長至蝶竇內,短時期內神經癥狀暫不明顯. 2.視力視野障礙:早期垂體腺瘤常無視力視野障礙.如腫瘤長大,向上伸展,壓迫視交叉,則出現視野缺損,外上象限首先受影響,紅視野最先表現出來.以后病變增大,壓迫較重,則白視野也受影響,漸漸缺損可擴大至雙顳側偏盲.如果未及時治療,視野缺損可再擴大,并且視力也有減退,以致全盲.因為垂體瘤多為良性,初期病變可持續相當時間,待病情嚴重時,視力視野障礙可突然加劇,如果腫瘤偏于一側,可致單眼偏盲或失明. 3.其他神經癥狀和體征:如果垂體瘤向后上生長壓迫垂體柄或下丘腦,可致多飲多尿;如果腫瘤向側方生長侵犯海綿竇壁,則出現動眼神經或外展神經麻痹;如果腫瘤穿過鞍隔再向上生長致額葉腹側部,有時出現精神癥狀;如果腫瘤向后上生長阻塞第三腦室前部和室間孔,則出現頭痛嘔吐等顱內壓增高癥狀;如果腫瘤向后生長,可壓迫腦干致昏迷,癱瘓或去大腦強直等.
2024-10-22 02:41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垂體瘤? 垂體瘤(pituitary tumors)是一組來自腺垂體和神經垂體及胚胎期顱咽管囊殘余鱗狀上皮細胞發生的腫瘤。臨床上有明顯癥狀的垂體腫瘤約占顱內腫瘤的10%~12%,無癥狀性垂體腫瘤在尸解時被發現者較多。本病可于起病后不同時期內被發現,有輕重不等的臨床表現,大多數為無癥狀性。日益增大的瘤體壓迫可引起頭痛、視野缺損、甲狀腺或。腎上腺功能減退等綜合征,在出現這些癥狀以前就有性功能減退癥狀而就醫。第二性征的退化是本病的晚期表現,而睪丸萎縮則出現較早。國內報道老年人垂體瘤發病率存2%~12%之間,以60歲左右最多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