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子宮腺肌癥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主要由子宮內膜腺體及間質侵入子宮肌層引起。得了子宮腺肌癥,可通過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介入治療等方法來緩解癥狀、控制病情。具體包括使用藥物、手術方式選擇、日常注意事項、定期復查、中醫調理等。 1.藥物治療:可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布洛芬、萘普生等緩解疼痛;使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如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抑制卵巢功能,使異位的子宮內膜萎縮;還可使用孕激素如地屈孕酮等來改善癥狀。但藥物使用需遵醫囑。 2.手術治療:對于癥狀嚴重、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可考慮手術治療。包括子宮全切術、子宮腺肌病病灶切除術等。 3.介入治療:如子宮動脈栓塞術,能減少子宮血供,使病灶萎縮。 4.日常注意事項:注意保暖,避免著涼;規律作息,避免勞累;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精神緊張。 5.定期復查:定期進行婦科檢查、超聲檢查等,監測病情變化。 6.中醫調理:可在醫生指導下,通過中藥調理身體,改善體質。 子宮腺肌癥的治療需根據患者的年齡、癥狀、生育需求等綜合考慮,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改善生活方式,以提高生活質量。
2024-10-21 16: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子宮腺肌癥,是由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層引起的一種良性病變.病變處呈現交錯的粗條狀肌纖維帶和纖維帶,有暗紅色出血點或小區出現其中,很少有息肉狀子宮內膜可向漿膜層突出,組織切片可見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繼發痛經發生在年齡較長婦女,即年近40歲時,痛經逐漸加重,往往是痙攣性,以至不能堅持日常工作.痛經是由于在經期異位內膜水腫,出血,刺激肌壁痙攣性收縮所致.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少數可有月經前后點滴出血,這是由于子宮體積增大,子宮腔內膜面積增加,及子宮肌壁間異位子宮內膜影響子宮肌纖維收縮之故.若患者年輕,癥狀不重,可觀察和對癥治療,孕激素,雄激素,棉酚等可減輕癥狀.癥狀嚴重或無須保留生育功能者可作子宮切除,盡量保留卵巢.如合并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者,也盡可能切除病灶而保留卵巢功能,使患者走向自然絕經.要求生育者,可用激素治療6~12個月,停藥扣希望能在短期內受孕.如系在手術探查時發現,應考慮切除腺肌瘤而保留子宮.
2024-10-21 16: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子宮腺肌癥,是由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層引起的一種良性病變子宮腺肌癥是子宮的肌肉和腺體發生了毛病.子宮由三層組織組成,里面是子宮內膜,中間是肌肉,外面是一層和腹膜一樣的漿膜.正常情況,子宮內膜應在肌層下面,它們之間有界限.假如子宮內膜和表淺的肌肉層受到損傷,如分娩,多次人工流產和刮宮等,子宮內膜將乘虛而入.它們在子宮肌肉里生長發育,并刺激周圍的肌細胞增生,就形成了子宮腺肌癥癥狀: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少數可有月經前后點滴出血,痛經逐漸加重,往往是痙攣性治療措施 如果癥狀不重,可觀察和對癥治療,孕激素,雄激素,棉酚等可減輕癥狀.癥狀嚴重或無須保留生育功能者可作子宮切除,盡量保留卵巢.如合并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者,也盡可能切除病灶而保留卵巢功能,使患者走向自然絕經.預防措施 及時發現和治療生殖道狹窄或梗阻性疾病,少生育,少做人工流產或刮宮術,有可能減少其發病機會
2024-10-21 16:0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痛經的原因非常復雜,常見的是婦科炎癥和子宮腺肌癥,建議你最好去醫院進行詳細檢查,等確診以后在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比較好.平常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另外一定注意月經期不要同房和洗澡,避免接觸冷水和洗冷水腳,避免吃辛辣生冷食物.可以試試紅糖水,紅糖性溫.有溫里的作用,可以疏通筋脈,幫助月經排除的作用.你好,痛經的原因是由于子宮內膜合成的前列腺素過高,引起子宮異常收縮而發生的。引起痛經的原因很多:如過食生冷刺激性食物,還有一些婦科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癥、子宮肌瘤以及盆腔炎等,也可以加重痛經的癥狀,需要到醫院檢查確診,然后再考慮治療問題,切勿盲目用藥。另外一定注意月經期不要同房和洗澡,避免接觸冷水和洗冷水腳,避免吃辛辣生冷食物.可以試試紅糖水,紅糖性溫.有溫里的作用,可以疏通筋脈,幫助月經排除的作用.
2024-10-21 16:0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為什么會得子宮腺肌癥?子宮腺肌癥到底是怎么回事?類似這樣的問題,在我多年的臨床接診中是患者朋友也經常提到的。經過我多年的臨床研究總結歸納,認為造成子宮肌腺瘤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先天性的后位子宮。有些年輕未婚甚至是未生育的患者朋友,患上子宮腺肌癥的原因是由于子宮后傾,經血排出不暢,因經血內有大量的內膜組織,在宮內存留時間較長,如伴有痛經引起子宮肌層痙攣性收縮,宮內壓力增高,子宮內膜會有異位到子宮肌層的可能.二、醫源性的原因:1、刮宮。刮宮術可破壞子宮內膜的基底層,內膜組織可延基底層的破損處侵潤到子宮肌層內,在每月的月經周期變化中,在子宮肌層廣泛侵入并繁殖,這種功能性的內膜組織還可造成出血,在子宮肌層形成很多出血點。2、節育環放置時間較長,環嵌頓到子宮肌層,同時也將內膜組織帶到子宮肌層內形成子宮肌腺瘤。3、剖腹產。做剖腹產時極容易將子宮內膜組織帶到子宮肌層和其它地方,有的還可形成切口部位的巧克力囊腫。以上是從子宮腺肌癥的發病病因角度來闡述的,下面我再從子宮腺肌癥的醫學病理角度闡述一下,為什么會得子宮腺肌癥?子宮腺肌癥是怎么回事?這樣廣大患者朋友會了解的更清楚一些:子宮腺肌癥是正常子宮內膜異位到子宮肌層,在月經期形成增生、水腫、出血等癥狀,是造成痛經的主要原因。異位內膜浸潤到子宮肌層后,在每次來月經時,可在子宮肌層形成出血,并大量繁殖。子宮肌層結構致密,異位內膜在肌層內的廣泛出血,使肌層張力增高,子宮平滑肌痙攣性收縮,就可造成痛經。異位內膜組織每月這種周期性活動并侵潤繁殖,使痛經癥狀逐月加重,子宮肌層明顯增厚,子宮也越來越大。痛經時臥床休息的體位,滯留的經血長時間不能排出,由于重力的關系,異位內膜組織易向宮底和子宮后壁侵潤,在這兩個部位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的病例居多,而剖腹產在子宮前壁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的占多數。痛經會隨病情加重而加劇。疼痛難忍,夜不能寐。需吃強效止痛藥方能緩解。異位內膜組織在卵巢上形成的巧克力囊腫,雖然也會導致痛經,但是其痛經的程度遠比子宮腺肌癥要輕,巧克力囊腫患者因為在經期囊腫內張力增高,患側有持續的隱痛,但不會很嚴重。
2024-10-21 1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