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腦積水是由于腦脊液生成過多、循環受阻或吸收障礙,導致顱內腦脊液積聚過多的疾病。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中醫治療、康復治療及生活方式調整等。 1.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利尿劑,如呋塞米、氫氯噻嗪等,可減少腦脊液生成;脫水劑,如甘露醇,能減輕腦水腫。但藥物治療效果有限,通常作為輔助手段。 2.手術治療:包括腦室腹腔分流術、第三腦室造瘺術等。腦室腹腔分流術是將過多的腦脊液引流到腹腔;第三腦室造瘺術則是重新建立腦脊液循環通路。 3.中醫治療:通過中藥調理和針灸等方法,改善患者身體狀況,促進康復。 4.康復治療:如物理治療、認知訓練等,有助于恢復患者的神經功能。 5.生活方式調整: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頭部受傷,飲食清淡均衡。 腦積水的治療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方法,綜合治療往往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患者應及時就醫,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0-21 17:3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一.什么是交通性腦積水交通性腦積水是指由于第四腦室出口以后的正常腦脊液通路受阻或吸收障礙所致的腦積水,其病因主要有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膜炎,顱腦損傷以及靜脈栓塞.亦可見于腦膜癌病,腦脊液吸收功能障礙等.交通性腦積水常累及大腦底面和半球凸面之間的腦池和蛛網膜下腔,主要表現為腦室系統擴大,腦溝變淺變平或消失.此外,囚炎癥造成者可表現為基底池,蛛網膜顆粒的粘連和阻塞.其他原因引起的病理改變則根據病變性質不同而異.由于粘連或腦外占位病變所致者,還可見病變鄰近的腦池,腦溝擴大.二.臨床表現:交通性腦積水臨床上主要為顱內高壓征象,可出現頭痛,嘔吐,復視和視神經乳頭水腫.三.交通性腦積水的診斷1,臨床特征:正常蛛網膜顆粒吸收腦脊液的能力為脈絡叢產生腦脊液能力的3倍.由于腦脊液流動阻滯發生于腦室之外,所以患兒常出現頭顱進行性增大并伴有顱內壓增高征象.2,影像學特征:CT與MRI可以顯示下列異常:①3個腦室對稱性擴大,并無阻塞處;②后顱窩基底池可以顯示;③第四腦室擴大,位置居中;④小腦后池可擴大.MRI矢狀面與冠狀面掃描可發現致病的原因.四.腦積水的治療(一)腦積水西醫治療:1.非手術治療適用于早期或病情較輕,發展緩慢者,目的在于減少腦脊液的分泌或增加機體的水分排出,其方法:A:應用利尿劑,如乙酰唑胺,雙氫克尿塞,速尿,甘露醇等.B:經前囟或腰椎反復穿刺放液.2.手術療法手術治療對進行性腦積水,頭顱明顯增大,且大腦皮質厚度小于1cm者,可采取手術治療.手術可分為以下幾種:A:減少腦脊液分泌的手術:脈絡叢切除術后的灼燒術,現少用.B:解除腦室梗阻病因手術:如大腦導水管形成術或擴張術,正中孔切開術及顱內占位病變摘除術等.C:腦脊液分流手術:手術目的是建立腦脊液循環通路,解除腦脊液的積蓄,兼用于交通性或非交通腦積水.常用的分流術包括顱內分流和顱外分流,顱內分流有腦室——小腦延髓池引流術,三腦室造瘺術.顱外分流手術有腦室——心房分流術及腦室——腹腔分流術,側腦室——腹腔,上矢狀竇,心房,頸外靜脈等分流術.注意可有感染危險.(二)腦積水中醫治療:腦積水的形成,中醫學多責之于先天不足,氣血虧損,或外感時邪,郁阻經絡,水濕停聚.此外,頭部外傷瘀血亦可導致本病.本病病位在腦髓,涉及經絡,臟腑,屬本虛標實之證,脾腎虧損為本,痰瘀阻絡,水濕內停為標.故臨床上應根據標本緩急,進行辨證施治,其治療原則是急則治其標,多祛濕利水;緩則治其本,溫補脾腎是其關鍵.詳細分型治法從略.其他尚有敷貼法,如封囟散,加味天靈散等按顱裂部位外敷以及穴位敷貼法等;針灸療法;推拿療法等.采用中藥,針灸,敷貼療法治療腦積水有一定療效,但多屬零散報導,其深度和廣度均不夠理想,治療效果未達到突破的程度.
2024-10-21 17:3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老年人腦積水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原因:(1)先天畸形,如中腦導水管狹窄,膈膜形成或閉鎖,室間孔閉鎖畸形(第四腦室正中孔或側空閉鎖),腦血管畸形,脊柱裂,小腦扁桃體下疝等.(2)感染,胎兒宮內感染如各種病毒,原蟲和梅毒螺旋體感染性腦膜炎未能及早控制,增生的纖維組織阻塞了腦脊液的循環孔道,或胎兒顱內炎癥也可使腦池,蛛網膜下腔和蛛網膜粒粘連閉塞.(3)出血,顱內出血后引起的纖維增生,產傷顱內出血吸收不良等.(4)腫瘤,可阻塞腦脊液循環的任何一部分,較多見于第四腦室附近,或脈絡叢乳頭狀瘤.(5)其他,某些遺傳性代謝病,圍產期及新生兒窒息,嚴重的維生素A缺乏等.(一)腦積水西醫治療:1.非手術治療適用于早期或病情較輕,發展緩慢者,目的在于減少腦脊液的分泌或增加機體的水分排出,其方法:A:應用利尿劑,如乙酰唑胺,雙氫克尿塞,速尿,甘露醇等.B:經前囟或腰椎反復穿刺放液.2.手術療法手術治療對進行性腦積水,頭顱明顯增大,且大腦皮質厚度小于1cm者,可采取手術治療.手術可分為以下幾種:A:減少腦脊液分泌的手術:脈絡叢切除術后的灼燒術,現少用.B:解除腦室梗阻病因手術:如大腦導水管形成術或擴張術,正中孔切開術及顱內占位病變摘除術等.C:腦脊液分流手術:手術目的是建立腦脊液循環通路,解除腦脊液的積蓄,兼用于交通性或非交通腦積水.常用的分流術包括顱內分流和顱外分流,顱內分流有腦室——小腦延髓池引流術,三腦室造瘺術.顱外分流手術有腦室——心房分流術及腦室——腹腔分流術,側腦室——腹腔,上矢狀竇,心房,頸外靜脈等分流術.注意可有感染危險.(二)腦積水中醫治療:腦積水的形成,中醫學多責之于先天不足,氣血虧損,或外感時邪,郁阻經絡,水濕停聚.此外,頭部外傷瘀血亦可導致本病.本病病位在腦髓,涉及經絡,臟腑,屬本虛標實之證,脾腎虧損為本,痰瘀阻絡,水濕內停為標.故臨床上應根據標本緩急,進行辨證施治,其治療原則是急則治其標,多祛濕利水;緩則治其本,溫補脾腎是其關鍵.詳細分型治法從略.其他尚有敷貼法,如封囟散,加味天靈散等按顱裂部位外敷以及穴位敷貼法等;針灸療法;推拿療法等.采用中藥,針灸,敷貼療法治療腦積水有一定療效,但多屬零散報導,其深度和廣度均不夠理想,治療效果未達到突破的程度.
2024-10-21 17:3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沒有治療的。10以下正常的。15就不好了。一般寶寶都會吸收的。我當時和你一樣。下個月檢查時候就吸收了。別太擔心。放松心情。祝福你。
2024-10-21 17:3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一,什么是外部性腦積水外部性腦積水是指顱內蛛網膜下腔的積液增多,即顱骨和大腦組織之間的一個腔隙內水的積聚過多.正常情況下,蛛網膜下腔有少量的液體,其數量由于分泌和排泄處于動態平衡下而保持恒定.但是,如果在病理情況下如腦膜炎癥和蛛網膜下腔內血管炎癥和出血,則會出現腦脊液分泌增多或和排出障礙而導致蛛網膜下腔液體潴留,另外,在大腦額葉萎縮或發育不良的情況下,由于大腦與顱骨之間蛛網膜下腔空隙增大,也會出現繼發性液體增多.外部性腦積水不同于通常所說的先天性或炎癥性腦積水,后者是指腦室內積水增多,其結果是積水壓迫腦組織而出現腦萎縮,預后差,多需手術治療.而外部性腦積水是室外型的積水,預后較好,一般不需要手術治療.二,產生外部性腦積水的原因凡在圍產期產生的對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損害的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外部性腦積水.主要的原因有:嬰兒在分娩時有窒息,缺氧,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蛛網膜下腔出血,額部萎縮,核黃疸,早產等.出現上述情況者可導致外部性腦積水,但也有部分患兒不能找到原因.三,外部性腦積水對小兒生長發育的影響近50%的患有外部性腦積水的患兒生長發育正常,但也有約一半的小兒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不同程度的異常或遺留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后遺癥.如較嚴重的有:癱瘓,智能發育落后,癲癇等,輕者有:運動發育遲緩,一過性抽搐發作,熱性驚厥,言語發育落后,體重不增加,難喂養,易興奮,易激惹,多動,注意力難集中,學習困難或障礙.但總的來說,最常見為:運動發育遲緩,言語發育遲緩,行為問題.四,如何早期發現外部性腦積水外部性腦積水多數可在半歲前發現,但在2個月齡前作頭部CT或頭部B超不一定有外部性腦積水的表現.如果發現有以下情況則應引起警惕:1,多哭,易興奮,激惹,易驚叫,驚跳.2,睡眠不寧,易醒,入睡難,持續睡眠時間短,每日總睡眠時間〈15小時.3,喂養困難,吮奶差,易吐奶.上述表現雖不一定是外部性腦積水,但也有可能影響嬰兒今后的精神和心理發育.如在發育過程中發現下列有情況也應引起警惕:1,頭圍大于正常同齡嬰兒或頭圍增大快,前囟大或閉合遲.2,反應差,遲鈍,手腳活動差,對聲音,色彩無反應.3,身體僵硬伸直或輕弱無力.五,如何診斷外部性腦積水確診外部性腦積水主要靠頭部CT,頭部核磁共振或頭部B超.頭部B超價廉,許多基層醫院都可做,但準確性有限(80%準確性),可作為早期篩查和定期復查的方法.頭部核磁共振具有很高的準確性,但價格貴,不適宜常規檢查.而頭部CT是目前診斷外部性腦積水的主要方法,其價格相宜,且影像清晰,可符合診斷的要求.外部性腦積水的發現在于家長的早期發現仔細觀察,如發現有異常及時向專科醫師咨詢和檢查.六,外部性腦積水的治療對外部性腦積水的治療,提倡越早越好,一般來說半歲以前治療效果最理想.治療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治療所發現的異常,如驚跳,激惹,抽搐,癱瘓等.二是對今后在發育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異常進行預防性治療,如運動發育較同齡兒遲緩,十五個月還未能叫爸爸,媽媽或發音不清等,需早期進行干預治療,以保證今后生長發育正常.治療的方法和時間需根據病情而決定,輕-中度功能障礙或發育異常者,也需治療1-3個月以上.除醫生建議須在醫院住院治療外,多數可在門診定期復診,由醫生指導在家中治療.七,外部性腦積水的預后如何?大多數的外部性腦積水可自行吸收痊愈,但有30%-40%患者可能有運動發育遲緩,特殊的運動技能障礙,語言發育落后,學習困難,行為障礙(如多動,注意力難集中,沖動,違拗等),僅極少數可能會遺留有癱瘓,癲癇,智力低下等嚴重神經系統后遺癥.一,什么是外部性腦積水外部性腦積水是指顱內蛛網膜下腔的積液增多,即顱骨和大腦組織之間的一個腔隙內水的積聚過多.正常情況下,蛛網膜下腔有少量的液體,其數量由于分泌和排泄處于動態平衡下而保持恒定.但是,如果在病理情況下如腦膜炎癥和蛛網膜下腔內血管炎癥和出血,則會出現腦脊液分泌增多或和排出障礙而導致蛛網膜下腔液體潴留,另外,在大腦額葉萎縮或發育不良的情況下,由于大腦與顱骨之間蛛網膜下腔空隙增大,也會出現繼發性液體增多.外部性腦積水不同于通常所說的先天性或炎癥性腦積水,后者是指腦室內積水增多,其結果是積水壓迫腦組織而出現腦萎縮,預后差,多需手術治療.而外部性腦積水是室外型的積水,預后較好,一般不需要手術治療.二,產生外部性腦積水的原因凡在圍產期產生的對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損害的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外部性腦積水.主要的原因有:嬰兒在分娩時有窒息,缺氧,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蛛網膜下腔出血,額部萎縮,核黃疸,早產等.出現上述情況者可導致外部性腦積水,但也有部分患兒不能找到原因.三,外部性腦積水對小兒生長發育的影響近50%的患有外部性腦積水的患兒生長發育正常,但也有約一半的小兒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不同程度的異常或遺留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后遺癥.如較嚴重的有:癱瘓,智能發育落后,癲癇等,輕者有:運動發育遲緩,一過性抽搐發作,熱性驚厥,言語發育落后,體重不增加,難喂養,易興奮,易激惹,多動,注意力難集中,學習困難或障礙.但總的來說,最常見為:運動發育遲緩,言語發育遲緩,行為問題.四,如何早期發現外部性腦積水外部性腦積水多數可在半歲前發現,但在2個月齡前作頭部CT或頭部B超不一定有外部性腦積水的表現.如果發現有以下情況則應引起警惕:1,多哭,易興奮,激惹,易驚叫,驚跳.2,睡眠不寧,易醒,入睡難,持續睡眠時間短,每日總睡眠時間〈15小時.3,喂養困難,吮奶差,易吐奶.上述表現雖不一定是外部性腦積水,但也有可能影響嬰兒今后的精神和心理發育.如在發育過程中發現下列有情況也應引起警惕:1,頭圍大于正常同齡嬰兒或頭圍增大快,前囟大或閉合遲.2,反應差,遲鈍,手腳活動差,對聲音,色彩無反應.3,身體僵硬伸直或輕弱無力.五,如何診斷外部性腦積水確診外部性腦積水主要靠頭部CT,頭部核磁共振或頭部B超.頭部B超價廉,許多基層醫院都可做,但準確性有限(80%準確性),可作為早期篩查和定期復查的方法.頭部核磁共振具有很高的準確性,但價格貴,不適宜常規檢查.而頭部CT是目前診斷外部性腦積水的主要方法,其價格相宜,且影像清晰,可符合診斷的要求.外部性腦積水的發現在于家長的早期發現仔細觀察,如發現有異常及時向專科醫師咨詢和檢查.六,外部性腦積水的治療對外部性腦積水的治療,提倡越早越好,一般來說半歲以前治療效果最理想.治療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治療所發現的異常,如驚跳,激惹,抽搐,癱瘓等.二是對今后在發育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異常進行預防性治療,如運動發育較同齡兒遲緩,十五個月還未能叫爸爸,媽媽或發音不清等,需早期進行干預治療,以保證今后生長發育正常.治療的方法和時間需根據病情而決定,輕-中度功能障礙或發育異常者,也需治療1-3個月以上.除醫生建議須在醫院住院治療外,多數可在門診定期復診,由醫生指導在家中治療.七,外部性腦積水的預后如何?大多數的外部性腦積水可自行吸收痊愈,但有30%-40%患者可能有運動發育遲緩,特殊的運動技能障礙,語言發育落后,學習困難,行為障礙(如多動,注意力難集中,沖動,違拗等),僅極少數可能會遺留有癱瘓,癲癇,智力低下等嚴重神經系統后遺癥.
2024-10-21 1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