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心肌梗塞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疾病,由于冠狀動脈供血急劇減少或中斷,導致心肌持久而嚴重的缺血缺氧,引起心肌壞死。其發病與多種因素相關,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痙攣、心肌需氧量增加、心肌供氧量減少等。 1.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這是心肌梗塞最常見的原因。動脈壁內脂質沉積,形成斑塊,使血管狹窄,最終導致阻塞。 2.血栓形成:斑塊破裂后,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阻塞血管。 3.血管痙攣:血管突然收縮,減少心肌供血。 4.心肌需氧量增加:劇烈運動、情緒激動等導致心肌需氧增多,而供血不足。 5.心肌供氧量減少:如低血壓、貧血等情況,使心肌得不到足夠的氧氣供應。 總之,心肌梗塞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疾病,一旦出現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應立即就醫。早期診斷和治療對于挽救生命、改善預后至關重要。患者平時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體檢,預防心肌梗塞的發生。
2024-10-21 16: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心肌梗塞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壞死,為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冠狀動脈的血流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出現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終導致心肌的缺血性壞死.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在臨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劇烈疼痛,發熱,白細胞計數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電圖反映心肌急性損傷,缺血和壞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變,并可出現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屬冠心病的嚴重類型.心肌梗塞的原因,多數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或在此基礎上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管腔堵塞所致.
2024-10-21 16:1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您說的病應該是心肌梗死,此病是指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冠狀動脈功能不全)所引起的心肌壞死,典型癥狀是胸骨后疼痛。心肌嚴重而持久缺血,會造成胸部憋悶性疼痛,乏力,氣短。心電圖檢查會有特征性改變,是診斷心肌梗死的主要診斷方法對于此病要及早發現,及早住院,積極治療,不能延誤病情。飲食要清淡,少吃油膩油炸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要按時服藥,定期復診。平時不能過度勞累,干重活。生活中要放松精神,保持良好心態。平時一定要注意保持大便通暢,這是不能忽視和小看的關鍵問題
2024-10-21 16:1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是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血栓形成、冠狀動脈的分支堵塞,使一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應而壞死的病癥。多發生于中年以后。發病時有劇烈而持久的性質類似心絞痛的前胸痛、心悸、氣喘、脈搏微弱、血壓降低等癥狀,服用硝酸甘油無效,可產生嚴重后果。心電圖和血清酶檢查對診斷有重要價值。發病后應立即進行監護救治。
2024-10-21 16:1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見的心血管危重癥。典型的AMI診斷一般無困難,而非典型的AMI則可能導致誤診而貽誤搶救時機.臨床表現多伴有面色蒼白、倦怠無力、大汗。此外還伴有不典型癥狀:上腹痛,背痛,咽部不適,腹瀉、頻繁便意,咽喉部疼痛,牙痛,胸部刺痛,下頜角疼痛,胸部不適,胸部癢感,氣短、呼吸困難。心電圖發病初期無病理性Q波者,有T波高尖者,ST段抬高者,ST段壓低者,心電圖無異常者。隨病情進展出現病理性Q波或ST-T演變過程。心肌酶隨病程進展肌酸磷酸激酶(CK)多呈數倍增高,個別輕微增高或不增高。AMI患者的典型臨床表現為壓榨樣胸部悶痛、伴瀕死感。心電圖示:病理性Q波、ST段抬高、T波倒置。心肌酶增高。但臨床上有不典型病例,其癥狀不典型,尤其老年人并發糖尿病者。其心電圖無典型病理性Q波、無心肌酶增高。若患者為多支冠脈病變,梗死分布面積廣泛,尤其多處對應性梗死因梗死向量互相抵消,可不出現梗死圖形,右室心肌梗死心電圖改變常在1天內消失,過早、過遲檢查均能導致誤診
2024-10-21 22:07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一種急癥。是由于冠狀動脈急性閉塞,使部分心肌因嚴重而持久的缺血發生的局部壞死。95%以上的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致。如果冠狀動脈閉塞較慢,側支循環形成較好,則可不發生心肌梗死。非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如冠狀動詠栓塞、冠狀動脈炎、主動脈夾層累及冠狀動脈開口、冠狀動脈先天畸形、心肌橋等,均會導致心肌梗死。本病在歐美常見,美國35~84歲人群中年發病率男性為71‰,女性為22%。;每年約有80萬人發生心肌梗死,45萬人再梗死。在我國本病遠不如歐美多見,70和80年代北京、河北、哈爾濱、黑龍江、上海、廣卅等省市年發病率僅0.2‰~0.6‰,其中以華北地區最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