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含量異常增多的情況,通常反映腎臟功能出現問題,其成因復雜,包括腎小球損傷、腎小管功能障礙、腎血管病變、全身性疾病影響以及生理性因素等。 1.腎小球損傷:腎小球濾過膜受損,如腎小球腎炎,導致蛋白質濾出增多。 2.腎小管功能障礙:腎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如腎盂腎炎,使原本應被重吸收的蛋白質進入尿液。 3.腎血管病變:腎動脈硬化等血管問題,影響腎臟正常功能,引發蛋白尿。 4.全身性疾病: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等,因基礎疾病損害腎臟,出現蛋白尿。 5.生理性因素:劇烈運動、發熱、寒冷、精神緊張等,可引起短暫性蛋白尿。 總之,蛋白尿可能是腎臟疾病的信號,也可能是其他疾病或生理狀態的表現。一旦發現蛋白尿,應及時就醫,進行進一步檢查,如尿常規、腎功能檢查等,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21 16:3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什么是蛋白尿,當腎功能處于正常時,腎小球對血漿蛋白濾過作用及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正常,人尿中蛋白量極低。由于尿中蛋白含量較低,尿常規定性檢查尿蛋白為陰性,24小時一般不超過150mg。當尿中蛋白含量超出150mg時,即定性為蛋白尿。醫學上將蛋白尿分為功能性蛋白尿、體位性蛋白尿以及病理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多是由于機體內、外環境因素變化所致暫時出現蛋白尿,程度輕,持續時間短,無泌尿系統器質性病變,當影響因素消除,尿蛋白消失。對衡量腎功能無太大意義。體位性蛋白尿又稱之為直立性蛋白尿。直立位或脊柱前凸位時出現的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是一種由各種腎臟及腎外疾病所致的蛋白質,多數為持續性蛋白尿。它又可分為腎小球性蛋白尿、腎小管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及組織性蛋白尿,但不論是哪種病理性蛋白尿都代表著腎功能出現異常。相較于功能性蛋白尿與體位性蛋白尿意義大。經過上述對什么是蛋白尿的講述,相信大家對什么是蛋白尿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當發現尿中有蛋白質出現時進行排除,判斷是否是功能性蛋白尿,但我們建議大家不論哪種蛋白尿都要提高注意,如果排除功能性蛋白尿的情況,應盡早選擇正規醫院進行詳細診斷,發現腎功能損害,應及早去正規專業的醫院診治。
2024-10-21 16:3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您好,蛋白尿是一種很常見的癥狀,當尿中蛋白含量超過正常范圍,尿常規定性檢查尿蛋白陽性或24小時尿蛋白定量>150m9就是蛋白尿,蛋白尿是腎病的一大典型癥狀,但尿蛋白漏出的多少并不能體現腎病病情輕重。輕度慢性腎病患者尿蛋白漏出少不一定說明腎臟病理損傷輕,大量蛋白尿也不能說明腎病病理損傷嚴重。如如微小病變型腎炎及輕度系膜增殖性腎炎,腎臟病變輕微,但每日尿蛋白量可達幾克甚至十幾克。一般來說蛋白尿分為選擇性蛋白尿、非選擇性蛋白尿、選擇性蛋白尿,指蛋白質電泳特點是以分子量較小的蛋白質為主,如白蛋白、α1球蛋白、轉鐵蛋白及γ球蛋白。分子量較大的蛋白質,如α2球蛋白、纖維蛋白原、β脂蛋白等含量較少。上面就是關于什么是蛋白尿的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相關咨詢問題:如何預防蛋白尿的發生孕婦蛋白尿是怎么回事蛋白尿是怎么回事?蛋白尿的后果會很嚴重嗎?
2024-10-21 16:3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泡沫比較多,很有可能是蛋白尿,最好去醫院做個尿常規檢查,這個現在只能看出來有蛋白尿,什么引起的還好檢查,好多病都可以引起蛋白尿的,在正常情況下,由于腎小球濾過膜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質(多指分子量較小的蛋白質)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mg),蛋白質定性檢查時,呈陰性反應. 在病理情況下,如患有腎病時,濾過膜的濾過作用會發生改變.慢性腎炎,紫癜性腎炎,狼瘡性腎炎,糖尿病腎病等典型的診斷標準之一就是尿常規檢查時,蛋白尿和血尿同時出現異常,高度懷疑腎病.正常尿液中蛋白質甚少,不超過7~10mg/24h,用普通尿常規檢查測不出. 當尿中蛋白質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規檢查即可測出,稱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則稱為大量蛋白尿.腎病綜合癥其中最主要的一個癥狀表現就是大量尿蛋白,那么尿蛋白有什么危害呢?尿蛋白的發生不僅僅是營養蛋白的大量流失,并且蛋白尿對腎小球,腎小管等都會造成損害,從而造成腎臟纖維化.研究已經證實,尿蛋白的發生是造成尿毒癥的第一個獨立的危險因素,尿蛋白最大的危害在于毒蝕腎臟,引發尿毒癥.那么尿蛋白究竟有哪些具體的危害呢?(1)尿蛋白的系膜毒性:在腎衰模型中,可以觀察到血清蛋白在腎小球系膜中的蓄積,這些大分子物質在系膜區的聚集可引起系膜細胞損傷,增生各系膜基質合成增加,從而產生腎小球硬化.尿蛋白腎病模型中,腎小球中有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載脂蛋白B以及載脂蛋白A沉積這些聚集最終也可導致腎小球硬化.(2)尿蛋白對近曲小管細胞的毒性作用:發生尿蛋白時,進入腎小管上皮細胞內的蛋白量增加,使溶酶體活性增加,提示蛋白引起溶酶體溢入小管細胞漿,隨后的細胞損傷可刺激炎癥和疤痕形成.(3)尿蛋白引起的小管細胞生物學變化:出現尿蛋白的許多腎臟病都存在著細胞過度增生,代表著一種非適應性反應,導致腎衰.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蛋白質可直接調理小管細胞功能,改變其生長特性及其細胞因子和基質蛋白表型表達,可導致小管基底側釋放PDGF,FN和MCP-1,誘導纖維化過程.(4)尿蛋白引起小管間質缺氧加重:尿蛋白重吸收各消化大量蛋白質需額外能量,可造成小管細胞缺氧,以致引起小管細胞損傷.可見,尿蛋白的危害性是具大的,如果不趁早治療,那么就會讓我們的腎臟受到更為嚴重的侵害,后果自然是十分沉重的.
2024-10-22 05: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