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癥是由于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或作用缺陷導致的疾病。常見癥狀包括生長發育遲緩、智力低下、特殊面容等。致病因素包括甲狀腺發育不全、甲狀腺激素合成障礙、碘缺乏、母親孕期甲狀腺功能異常等。治療方法主要是補充甲狀腺激素。 1.甲狀腺發育不全:這是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癥的常見原因之一。胎兒時期甲狀腺發育異常,導致出生后甲狀腺無法正常合成和分泌甲狀腺激素。 2.甲狀腺激素合成障礙:甲狀腺激素合成過程中的關鍵酶缺失或功能異常,影響激素的正常合成。 3.碘缺乏: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重要原料,孕期及嬰幼兒期碘攝入不足,易引發該病。 4.母親孕期甲狀腺功能異常:母親在孕期患有甲狀腺疾病,如甲亢、甲減等,可能影響胎兒甲狀腺的發育和功能。 5.其他因素:如遺傳因素、某些藥物影響等。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癥若能早期診斷和治療,患兒的生長發育和智力水平通常能得到較好的改善。家長應重視新生兒篩查,一旦確診,需在醫生指導下長期規范治療,定期復查甲狀腺功能。
2024-10-21 17: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甲狀腺激素TSH合成,分泌或生物效應不足所致的一組全身性內分泌疾病,簡稱甲減.根據發病年齡,病理生理改變的不同,臨床上可分為呆小病,幼年型甲減,成人成年型甲減三類. 臨床型甲減可分為重型和輕型,前者癥狀明顯,累及的系統廣泛,常呈粘液性水腫表現,后者癥狀較輕或不典型.主要的表現有低基礎代謝率癥群:疲乏,行動遲緩,嗜睡,記憶力明顯減退,且注意力不集中,因周圍血循環差和能量產生降低以致異常怕冷,無汗及體溫低于正常.粘液性水腫面容,皮膚蒼白,精神遲鈍,嗜睡,理解力和記憶力減退.目力,聽覺,觸覺,嗅覺均遲鈍,伴有耳鳴,頭暈.有時可呈神經質或可發生妄想,幻覺,抑郁或偏狂.嚴重者可有精神失常,呈木僵,癡呆,昏睡狀,肌肉松弛無力,心血管系統癥狀,消化系統以及內分泌,呼吸系統等各個系統的癥狀.甲減的治療主要是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有的病人還需進行病因治療:若是因為藥物導致的甲減,減量或停用后,甲減可以自行消失;若是下丘腦或垂體有大腫瘤,行腫瘤切除后,甲減有可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若是亞急性甲狀腺炎引起的甲減,亞急性甲狀腺炎治愈后,甲減也會消失;若是長期缺碘引起的甲減,需補充碘的攝入.
2024-10-21 17: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癥(CH)是因先天性因素使甲狀腺激素合成障礙,分泌減少,導致患兒生長障礙,智力發育落后,是兒科最常見內分泌疾病之一.患兒在出生時往往缺乏疾病的特異表現,一般要到6月齡才逐步出現固有的臨床癥狀,并日趨嚴重.然而,一旦出現了疾病的臨床癥狀,即使治療,其智力低下也難以恢復.患兒早期診斷治療,可望正常發育;延誤治療,則因不可逆的神經系統損傷造成終身殘疾,甚至成為癡呆.處理原則:1.采用甲狀腺素替代療法;2.正規治療2-3年停藥1個月,復查甲狀腺功能,甲狀腺B超或甲狀腺同位素掃描,根據檢查結果調整治療方案;3.定期進行體格和智能發育情況評估.如果患兒在出生后1~4個月內開始治療,預后較佳,智力可達到正常水平;如果臨床上未能早期診斷而在6個月后才開始治療,雖然給予甲狀腺素可以改善嬰兒生長狀況,但是正常的智力仍會受到嚴重損害.有研究證明1歲以內患兒經過治療智力落后不明顯,1歲以上患兒雖經治療仍落有不同程度智力落后,反應遲鈍.所以現在應立即進行正規治療,盡量改善發育及智力水平.
2024-10-21 17:0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寶媽別太過擔心。我家寶寶{雙胞胎其中一個}也曾接到醫院給的這個通知。當初我跟你的心情差不多。建議你打電話仔細詢問所抽取血樣的數值。如果數值不是跟最高值差距太多,{我家寶寶的血樣數值距離最高值沒有差太多}你大可不必擔心因為抽血的間隔時間長,或者血樣受到感染都有可能造成血樣數值的誤差。我家寶寶復查的結果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寶媽別過分擔心你情緒不好直接影響寶寶的哺乳。相信你的寶寶是健康的~祝寶寶健康美麗快樂成長~{我寶寶現在3個月~}
2024-10-21 17:0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據你的敘述,我的建議如下.嬰幼兒甲狀腺功能低下有稱為“散發性呆小癥”或“克丁病”,是一種先天性的甲狀腺缺如或發育不良引起的疾病.最早可以表現在新生兒階段.它的癥狀主要為智力發育障礙—精神呆滯,活動少,不愛哭鬧,哭聲粗啞,汗少,皮膚粗糙,便秘,唇厚鼻梁寬平,體型矮小,上身比下身長等.新生兒或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發生率大約1/4000活產嬰兒.最常見的原因是先天性甲狀腺缺失(無甲狀腺),需要終身治療.癥狀和體征包括有發紺,持續高膽紅素血癥,喂養困難,哭聲嘶啞,臍疝,呼吸困難,巨舌,囟門大以及骨骼發育遲緩.比較少見的,新生兒暫時的甲狀腺功能低下.通過常規的新生兒濾紙篩查程序的檢查,可以在通過臨床癥狀確診以前發現疾病.實驗室檢查包括測定血清甲狀腺素(T4)及甲狀腺刺激激素(TSH).確診后應立即用L-甲狀腺素治療并嚴密觀察.適當的開始劑量是每天口服10~15μg/kg(這樣能快速地達到正常的血清T4濃度),隨后在嬰兒期調整藥物劑量以維持血清T4濃度在10~15μg/dl(129~193nmol/L)之間.1歲以后,常用劑量是每天4~6μg/kg,維持血清T4和TSH滴定濃度在正常范圍內.必須注意防止藥物過量,以免產生醫源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經過治療,大多數嬰兒的運動和智能發育正常.注意早期治療,祝你的孩子早日康復.
2024-10-22 00: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