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缺氧缺血性腦病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腦組織缺氧缺血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常見原因包括圍生期窒息、心臟驟停、嚴重貧血、呼吸衰竭、一氧化碳中毒等。治療方法包括支持治療、藥物治療、康復治療等。 1. 圍生期窒息:胎兒在出生前、出生時或出生后不久發生缺氧,導致腦組織損傷。這是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常見原因。 2. 心臟驟停:心臟突然停止跳動,使腦部供血中斷,引發腦組織缺氧缺血。 3. 嚴重貧血:血紅蛋白不足,攜帶氧氣能力下降,導致腦組織缺氧。 4. 呼吸衰竭:呼吸功能障礙,無法有效攝取氧氣和排出二氧化碳,影響腦部供氧。 5. 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使其失去攜氧能力,造成腦組織缺氧。 總之,缺氧缺血性腦病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患者應在正規醫院接受全面評估,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并積極配合康復訓練,以提高生活質量和恢復健康。
2024-10-21 12:4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缺血缺氧性腦病,大多有早產難產史。1輕度表現為過度興奮,易激惹,肢體可出現顫動,,呼吸規則,瞳孔無改變。一天內癥狀好轉,預后佳。2中度患兒嗜睡,反應遲鈍,肌張力降低,擁抱反射和吸吮反射減弱,常有驚厥,呼吸可能不規則,瞳孔可能縮小,癥狀在三天內已很明顯,約一周內消失,存活者可能留有后遺癥。3重癥患兒神志不清,肌張力松軟,擁抱反射和吸吮反射消失,反復發生驚厥,呼吸不規則,瞳孔不對稱,對光反應消失,病死率高,多在一周內死亡,存活者癥狀可持續數周,留有后遺癥。常見的后遺癥有腦性癱瘓、腦積水、智能低下、癲癇等,如腦室周圍白質軟化可能遺有
2024-10-21 12:4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我家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就診斷是缺血缺氧性腦病,醫生又是往最壞的方面講,當時把我們嚇壞了。后來住了十四天院,也是輸液,這是第一療程,一個月以后又去打的第二療程,又打了十天,之后又做的磁共振,現在好了。醫生說這種病發現以后就得治療,而且新生兒到一歲之間屬于最佳治療時機。還有就是,平時多跟他溝通,多給他做身體撫觸,多給他聽一些比較輕緩的音樂。祝你們的寶寶早日康復!
2024-10-21 12:4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1.治療原則 (1)早治:窒息復蘇后出現神經癥狀即應開始治療,最好在24小時內,最長不超過48小時。 (2)采取綜合措施:保證機體內環境穩定和各臟器功能的正常運轉,對癥處理,恢復神經細胞的能量代謝,促使受損神經細胞的修復和再生。 (3)治療應及時細心:每項治療措施都應在規定時間內精心操作,保證按時達到每階段的治療效果。 (4)足夠療程:中度HIE需治療10~14天,重度HIE治療20~28天,甚至延至新生兒期后,療程過短,影響效果,對輕度HIE不需過多干預,但應觀察癥情變化及時處理。 (5)爭取家長的信賴與配合,即使重度HIE經過積極治療也可減輕或避免神經系統后遺癥發生。 2.生后3天內的治療 主要針對窒息缺氧所致多器官功能損害,保證機體內環境穩定;積極控制各種神經癥狀。 (1)維持良好的通氣、換氣功能,使血氣和pH值保持在正常范圍。窒息復蘇后低流量吸氧6小時,有青紫呼吸困難者加大吸入氧濃度和延長吸氧時間;有代謝性酸中毒者可酌情給小劑量碳酸氫鈉糾酸;有輕度呼吸性酸中毒PaCO2<9.33kPa(70mmHg)者清理呼吸道和吸氧,重度呼吸性酸中毒經上述處理不見好轉,可考慮用呼吸機做人工通氣并攝胸片明確肺部病變性質和程度。 (2)維持周身和各臟器足夠的血液灌流,使心率和血壓保持在正常范圍。心音低鈍、心率<120/min,或皮色蒼白、肢端發涼(上肢達肘關節、下肢達膝關節),前臂內側皮膚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3秒者,用多巴胺靜滴,劑量為2.5~5.0μg/(kgomin),診斷為缺氧缺血性心肌損害者,根據病情可考慮用多巴酚丁胺和果糖。 (3)維持血糖在正常高值(5.0mmol/L),以保證神經細胞代謝所需。入院最初2~3天應有血糖監測,根據血糖值調整輸入葡萄糖量,如無明顯顱內壓增高、嘔吐和頻繁驚厥者,可及早經口或鼻飼喂糖水或奶,防止白天血糖過高,晚上血糖過低,葡萄糖滴入速度以6~8mg/(kg.min)為宜。 (4)控制驚厥HIE驚厥常在12小時內發生,首選苯巴比妥,負荷量為15~20mg/kg,肌肉注射,12小時后給維持量5mg/(kg.d),一般用到臨床癥狀明顯好轉停藥。用苯巴比妥后如驚厥仍不止,可加用短效鎮靜藥,如水合氯醛50mg/kg肛門注入,或安定0.3~0.5mg/kg靜脈滴注。有興奮激惹患兒,雖未發生驚厥,也可早期應用苯巴比妥10~20mg/kg。 (5)降低顱內壓顱壓增高最早在生后4小時出現,一般在24小時左右更明顯,如第1天內出現前囟張力增加,可靜注速尿1.0mg/kg,6小時后如前囟仍緊張或膨隆,可用甘露醇0.25~0.5g/kg靜脈注射,4~6小時后可重復應用,第2、3天逐漸延長時間,力爭在2~3天內使顱壓明顯下降便可停藥。生后3天內靜脈輸液量限制在60~80ml/(kg.d),速度控制在3ml/(kg.h)左右,有明顯腎功能損害者,甘露醇應慎用。顱壓增高同時合并PaCO2增高(>9.33kPa)者,可考慮用機械通氣減輕腦水腫。 (6)消除腦干癥狀重度HIE出現深度昏迷,呼吸變淺變慢,節律不齊或呼吸暫停;瞳孔縮小或擴大,對光反應消失;眼球固定或有震顫;皮色蒼白,肢端發涼和心音低鈍,皮膚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延長;或頻繁發作驚厥且用藥物難以控制,便應及早開始應用納絡酮,劑量為0.05~0.10mg/kg,靜脈注射,隨后改為0.03~0.05mg/(kg.h)靜滴,持續4~6小時,連用2~3天,或用至癥狀明顯好轉時。 (7)其他為清除自由基可酌情用VitC0.5g/d靜脈滴注或VitE10~50mg/d口服;合并顱內出血者應用VitK15~10mg/d靜注或肌注,連用2~3天。促進神經細胞代謝藥物在24小時后便可及早使用。 3.生后4~10天的治療 在機體內環境已穩定,臟器功能已恢復,神經癥狀已減輕的基礎上,應用促進神經細胞代謝藥物或改善腦血流的藥物,消除因缺氧缺血引起的能量代謝障礙,使受損神經細胞逐漸恢復其功能。以下各種藥物可任選一種。 (1)促進神經細胞代謝藥物生后24小時便可用胞二磷膽堿100~125mg/d或麗珠賽樂(國產腦活素)2~5ml/d靜脈滴注,加入50ml液體內,10~14天為一療程,上述二藥可任選一藥應用。 (2)復方丹參注射液能調節微循環,改善腦缺血區血液供給,從而消除神經細胞能量代謝障礙。生后24小時便可應用,用法為6~10ml/d,靜脈滴注,連用10~14天為一療程。 (3)經上述治療,中度HIE患兒及部分重度HIE患兒病情從第4~5天起可開始好轉,如會哭會吮乳,肌張力見恢復,驚厥停止,顱壓增高消失等,至第7天最多至第9天病情便明顯好轉。此類患兒繼續治療至10~14天便可出院,通常不會產生神經系統后遺癥。 (4)重度HIE患兒治療至第10天,仍不見明顯好轉,如意識遲鈍或昏迷,肌張力低下,原始反謝引不出,不會吮乳,或仍有驚厥和顱壓增高,提示病情嚴重,預后可能不良,需延長治療時間和強化治療。此類患兒仍需注意喂養,在患兒可承受的基礎上,供給足夠的奶量和熱卡,防止產生低血糖。 本階段治療過程中,需逐日注意觀察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的變化,是否在第4~5天開始好轉,第7~9天明顯好轉,最好用NBNA評分及腦電圖監測。 4.生后10天后的治療 主要針對重度HIE患兒對上階段治療效果不滿意者,需繼續治療以防止產生神經系統后遺癥,治療重點為: (1)麗珠賽樂(國產腦活素)、復方丹參注射液,可反復應用2~3個療程。 (2)有條件者可加用腦細胞生長肽(bFGF)治療。
2024-10-21 18:3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缺氧缺血性腦病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腦組織缺氧缺血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常見原因包括圍生期窒息、心臟驟停、嚴重貧血、呼吸衰竭、一氧化碳中毒等。治療方法包括支持治療、藥物治療、康復治療等。 1. 圍生期窒息:胎兒在出生前、出生時或出生后不久發生缺氧,導致腦組織損傷。這是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常見原因。 2. 心臟驟停:心臟突然停止跳動,使腦部供血中斷,引發腦組織缺氧缺血。 3. 嚴重貧血:血紅蛋白不足,攜帶氧氣能力下降,導致腦組織缺氧。 4. 呼吸衰竭:呼吸功能障礙,無法有效攝取氧氣和排出二氧化碳,影響腦部供氧。 5. 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使其失去攜氧能力,造成腦組織缺氧。 總之,缺氧缺血性腦病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患者應在正規醫院接受全面評估,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并積極配合康復訓練,以提高生活質量和恢復健康。
2024-10-21 21:10
-